《金刚川》就是那个大家等了很久的国产反战战争片
《金刚川》是一部突如其来的电影。
然而,却又是集中体现了20年中国影视工业水平的汇报成果。
在硬和软的两方面看,《金刚川》都是“国产战争片”的一次迭代。
《金刚川》就是那个大家等了很久的国产反战战争片
文|徐元
作者简介:电影记者、影评人,现为“枪稿”主编,曾任《电影世界》主编、《大众电影》副主编,经常遇到放映事故。
01
四位导演、三千现场演职员、两千特效技师,数月之间就告问世的《金刚川》,结结实实印证着“中国速度”。
而影片里的“中国速度”,就是那座桥不断被炸毁,又不断被重建,以至于让敌人都不得不感叹:“不可能,就是他们的武器。”(impossible is their weapon)
换言之,这就是“基建狂魔”的实力,能把种种不可能变成可能,不仅打赢了这场70年前的战争,还陆续在其他领域发力,一步步让中国屹立于世界,崛起为大国。
片中不断被炸毁、重建的桥
于是,电影讲的是1953年,却又奇妙而精准地映照出了此时此刻:两国对抗,一边是集体主义的大无畏,另一边则是个人主义的高科技。
甚至它所描写的这场70年前的战争本身,也成为一个隐喻:双方在战场上竭尽所能,最终达成了和局。这不但是两边拼死拼活互不退让的结果,而且还是历史进程必然的一步。
02
说到底,所有的战争的终极目的都是止战。尽管人人盼望和平,可和平总是依靠战争才告实现。这种矛盾性,其实也就是人类文明的本质。
我们因为摆脱兽性而建构了“文明”,然而“文明”最极致之体现——高度的科技水平(武器装备)、高度的组织能力(动员训练)、高度的理性思维(牺牲服从)加总起来的答案——却是最惨烈的战争。
战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无法避免
所以,《金刚川》之于中国电影的突破意义就在于,它彻底直面了战争那非人道的残酷,还原了战场上无日无之的突然、偶然和决然,展示了生命的美好如何在刹那间毁灭(女话务员牺牲一段最为典型),同时,还不吝于让“敌人”获得足够多的戏份和台词。
而在以往的国产战争片里,表现战争往往有两种倾向:首先,长期以来的主流类型或者说主旋律影片,总是把战争拍成了沙盘推演的模样,指挥官们谈笑间运筹帷幄而决胜千里,战斗场面也每每是大全景里的潮涨潮落,观众根本感受不到战争的酷烈,也体会不到敌人的分量。简言之,这是对战争的简化。
其次则是近些年崛起的“神剧”,它们无视历史事实,藐视物理法则,以无所不用其极地丑化、矮化敌人为乐,对暴力场面的使用,更是一种放荡又放肆的剥削滥用(那些林林总总的手撕鬼子、裤裆藏雷)。换言之,这是对战争的矮化。
而无论简化还是矮化,自然都不是对的做法。到了《金刚川》,对待战争,它不美化,不简化;对待敌人,它不丑化,不矮化。
影片中那些细致而又急促的暴力场面,以及用三个视野分别交待的战斗细节,和盘托出的正是战争的真相及全貌。特别是站在平等立场上去表现敌人的所言所行,让他们具备无可置疑的实力,才足以令这场战争、这次牺牲真正有分量、有意义。
在无情的炮火里,生命随时可能终结
03
好的战争片总是反战的。
但这个“反战”,并不是抽离地、无条件地反对战争,更不是鼓吹妥协退让和举手投降。优质战争电影的反战,在于既要分辨历史真相,还要讴歌生命及牺牲的可贵,并进而推导出和平来之不易,警醒任何人特别是后世子孙不要再轻启战端。
那么从这个标准来看,《金刚川》其实正是我们呼吁了多年的那个国产的、反战的战争电影。因为它所要表达的,不是仇恨,而是悲悯。而且这悲悯,还不仅仅是只针对我方的,同时也惠及了敌方。
描写美军飞行员的“对手”一章,就是《金刚川》最别具一格的地方。该段落之始,是飞行员希尔在高声背诵《启示录》:第一位天使吹号,就有冰雹和混杂着血的火,投在地上。地的三分之一烧掉了,树的三分之一烧掉了,所有的青草也烧掉了——他在实况解说自己的任务,又透着对地面上生灵涂炭的哀悼。
好的战争片不应该唤起仇恨
此后,他无惧死亡,为了要给被喀秋莎火炮击中的同袍报仇,掉转头来再度投入战斗。最终,也是求仁得仁,在和张飞(张译饰)的决斗中一起死去了。
从结果而论,希尔无疑是志愿军战士的恶魔,但有了这段以他为主角的章节之后,我们就不难明白,其实他也是“人”,而非“鬼”。可是,战争的残酷就源于恰恰是人而非其他,创造了炼狱。
影片最核心的段落,是希尔和张飞的对决。这是两个职业军人拿出看家本领,毫无保留地厮杀,虽然血腥得惨不忍睹,但又无愧于堂堂正正、坦坦荡荡。尽管《金刚川》的目标观众是我国同胞,可即便把它拿到国际市场,这种不偏不倚又悲天悯人的描写,显然也是能得到认可的。
所有目睹了这场决斗的人,都能体会到,这是一出庄严而惨烈的悲剧,我们无法不为之扼腕,并从而体认到战争的可怖、胜利的艰难。
张飞和美国兵最后都没有在这场战争中生还
04
从产业角度上看,《金刚川》是中国电影的又一次突破,我们的电影人能在如此紧张的制作周期里,拿出如此具备工业水准的作品。业界念兹在兹多年的“重工业”,显然已经可以蔚为可观。
而从创作角度上看,即便还有一些或大或小的瑕疵和遗憾,《金刚川》也称得上是国产战争片向前探索的重要一步。
一方面,它选择了极其微观的切口去展现那场宏大而漫长的战争,这是对主旋律类型的精准化、类型化的改造;另一方面,它又悄悄地卸下了尖锐的意识形态包袱,放弃了以往对敌人的脸谱化、妖魔化塑造,从而能够从更宏观的、更关照普遍人性的视野去展现战争、赞美和平。
影片以微小的个体为切口呈现战争
第三,前两者、即重工业的生产工艺和创作立场的变化,又结合而出了新局面:浓墨重彩、纤毫毕现的战斗场面,不仅让视听的感官刺激又上层楼,还在表达上,与当下主流的国际战争电影如《血战钢锯岭》《1917》等实现了接轨,放弃了以往对战争的浪漫化表达,转而使用毫不回避甚至无妨说是相当血腥的方式,直书战争的残酷,反衬和平的艰难,从而达成了更具普世价值的反战诉求。
所以,从《金刚川》这里,我们不但被先烈的牺牲所感动,又能体认到战争带给人类的无道。惟有人人都怀着悲悯之心,祈愿和平,曾经的那些惨烈,才能得其所哉。
编辑|浪浪
排版|透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