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篇|三十而已,何必定义。
我没有看《三十而已》,是没有追着看。
主要我一直挺害怕这种女性群像戏的。害怕所谓的“政治正确”,害怕编剧、导演的用力过猛,害怕最后的“烂尾”。事实上,它们常常发生。
虽然没有正经打开电视或视频网站追着看,还是每天被各大平台的各种剪辑片段轰炸。也算是看到了“精华”吧。
给我的印象就是,虽然打着宣传“独立女性”的旗号,但能引起热议的或直白点说侧重的营销点还是围绕在“感情”这件事上。
当然,我昨天说过,感情很重要。
这里当然不是要打脸,不过现实是30+的成年人没有那么多时间“为情所困”。在感情前面,排着自己、排着事业,感情真的不是“头等大事”。
之前看新闻,调查说00后基本都是不婚主义,结果一出,舆论倒是对他们很宽容。因为觉得00后是新新人类,这样的想法很正常。但回过头,就是对80、90代30+女性的焦虑和恶意,那些话掰着手指头就知道是什么,就不一一列举了。
80、90这一代放在现在确实有些尴尬。在家长眼里,我们是“高不成低不就”;于自身而言,在70年代传统思想和00代独特自我的浪潮夹缝里求生存。一边是对自由、自我的渴望,一边要应付家长的控制、世俗的价值观。退一步,就是委曲求全,进一步,则有对未知的恐惧。
但这些焦灼在一起,并不完完全全只是归咎于“情感”或是“婚姻”。虽然我们聊天时常常会谈论到对理想爱情的憧憬和向往,但说到底它并不沉重,只是浮于浅层的某些情绪罢了。我们常常是半认真半调侃地在诉说疑惑,实际上心态还是放松的。
排在这之上,真正让我们焦虑和恐慌的,是如何能够“成为自己”:包括生活、工作、理想和自我价值的实现,都要比感情来的更重要和迫切。
有个成语叫三十而立,好像到了30就必须一夜长大。其实不是的。30岁也只不过是打开了人生旅途中的主线任务3.0。是对你完成20代任务的升级和嘉奖,难度系数更高、内容更复杂和综合。
但你不能说因为到了三十,我就一定能做得更好。毕竟任务内容不同,本质上它对你来说还是崭新的、未知的、不熟悉的。你所有的底气和实力,大概就是20岁开始慢慢累积的对世界、对人情世故的经历和认知。但好的地方在于,你开始渐渐清晰自己“想要什么”和“不想要什么”。
其实,30岁依旧是年轻的。在旺盛的斗志力、强劲的执行力、清晰的目标性方面,20代显然不是它的对手。这个年纪对于世界依旧充满好奇,有很多想要去付诸实现的东西。所以,这个年纪的人,其实真的蛮少把“感情”挂在嘴边。
那句很直白又很对的话是这么说的:老子不想谈什么狗屁爱情,老子只想搞钱。
或许你说钱太庸俗(并不),说狗屁爱情太极端。事实上你问大部分人,他们还是相信爱情的。但他们更相信在自己能够充分给予自己安全感之后,再去谈爱情才更接近理想。
你看这就是20代迈入30岁之后的心境转变。20代向往“风花雪月”,谈星星,谈月亮,谈四季轮回就是不谈钱。安全感的来源是“别人”,仰仗的是“脚踏祥云而来的盖世英雄”,但并不知道原来路还很长,精彩的还在后面。
但大部分人还是焦虑过30岁的到来。刚开始是单纯对于年龄上的焦虑,后来是对于不符合普罗大众所认知的生活轨迹的焦虑,再后来是面对工作停滞不前的焦虑。真的完完全全迈入30,焦虑感反倒并不那么重了。
可能因为已经是盖棺定论的事实,反倒坦然不少。毕竟也不过是漫长岁月的平凡过程而已嘛~但你说完完全全不焦虑那也是不可能的。
我们会担忧,但担忧的内容早就不一样了。我们更担忧的是关于“自己”:担忧那些理想能不能实现?人生价值能不能实现?想要的生活能不能实现?我能不能给到自己足够的安全感?而那个“脚踏祥云的盖世英雄”似乎是忘了,其实是不再第一顺位罢了。
人嘛,总是要学会爱自己,才能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啊!一腔孤勇的“抛头颅、洒热血、为你受冷风吹、为你与世界为敌”看似伟大,其实给到对方的更多是压力大!
所以啊,唯有自给自足安全感,拥有独立的财务和思想,才能更好地遇见20代心心念念的“理想且纯粹的感情啊。”
那句被说烂的“知世故而不世故才是真正的成熟”形容30岁非常妥帖,恰到好处。
既有对未来的憧憬和浪漫期待,也有对现实的清晰认知。知道眼前的苟且是为了更快的实现诗和远方,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顺位排序。
30岁没有什么必须要做、独立自主没有标准答案、“独立女性”思想更没有什么应该且必要的“政治正确”。
焦虑和美好,不是靠“贩卖”来的,而是它本就存在。我们要做的,从始至终都是学习如何平衡好两者的关系。20岁的时候、30岁的时候、40岁的时候都是如此。
我们幸运的是生长在物质不再匮乏、信息开放的时代,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向内看”,也才有更多的机会去实践“做自己”这件事。可能到了八十岁我们依旧还有很多未完成的心愿,但人生的丰盈比起结果来我想也会毫不逊色。
三十而已,何必去狭隘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