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体诗笔记||我们年轻人为什么还在坚持初心?
导语
我从19岁时就开始学写旧体诗,今年已经33岁了。我和很多诗词界的朋友也经常交流,我很庆幸还有很多人在坚持写旧体诗。我原来以为我是比较年轻的,其实还有比我更年轻的90后诗人也在写旧体诗。
很多人对我们是有偏见的,认为我们的坚持是没有意义的。然而,我要说,我们始终在坚持我们的初心,不怕任何流言蜚语。
下面就根据别人的一些偏见,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大家就会明白,我们为什么依然在坚持初心,毫不动摇。
1、很多人对旧体诗不感兴趣,我们为什么还要写?
我们都知道,在当下,很多人并不喜欢旧体诗,或者说不是真正喜欢(叶公好龙)。我原来就听有的人说过,人要随大流,你身边的人都不喜欢旧体诗,你为什么还要写?
对这个问题,我是这么认为的。一个人总在意身边人的感受,那他还干得了大事吗?盲目从众、随大流,这样的人能有出息吗?你身边的人不喜欢数学,尤其高等数学枯燥难懂,你就不学数学了吗?你如果想考数学专业的研究生,你会因为他们而放弃高等数学的学习吗?你想学C语言编程,那些代码、术语,身边人也不感兴趣,他们也不懂。你会因为他们而放弃学习C语言,不搞编程了吗?我想,答案当然是不会。一个人想把一个东西学会,想把一件事情做成功,身边的人不感兴趣你就放弃吗?这显然是说不过去的。
我们作为知识分子,有传播文化的责任。大家对文化不感兴趣,我们可以想办法培养他们的兴趣,陶冶他们的情操。我们要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做了,总有支持我们的人。请注意,我们应该培养大家的兴趣,而不是迎合大家的兴趣。例如,很多人不喜欢书法,我们可以引导人们学习书法。很多人不喜欢国学,我们可以培养他们读经典的爱好。同样,大家不喜欢读旧体诗,我们可以想办法吸引他们关注。如果一味迎合大家的兴趣,那会出现什么情况?那些老爷爷、老奶奶,他们喜欢跳广场舞,我们专门怂恿他们晚上把音量开得很大,每天跳到很晚,这行不行?这样他们当然喜欢,但这不成了扰民吗?小朋友们不爱学习,喜欢玩游戏,我们专门请他们去网吧、游戏厅,让他们不上课,这行不行?这不是促使他们堕落吗?兴趣要靠引导,一味迎合是不行的。
2、年轻人动手能力差,还学旧体诗有意义吗?
其实,早在“文革”时对知识分子就有很多不友好的言论。有人说,知识分子动手能力差,没有起码的生活常识。我们很熟悉的,有人连麦子和韭菜都分不清。我们小时候,思想品德课本上也说,有的小孩读死书,连鸡蛋都不会剥。我们今天的年轻人也一样,长期在学校读书,动手实践能力的确很差,生活常识也有欠缺。于是,有人就说我们的风凉话:“你们怎么不去学习做家务,搞劳动,要去研究旧体诗这样东西呢?旧体诗是虚的,不能解决你的吃饭问题和婚姻问题啊!”
我想说的是,我们长期以来都认为实践论是完美无缺的,其实不然。动手能力固然很重要,但不能夸大它的影响。年轻人长期在学校,大部分时间在学习文化课,动手能力差是人之常情,这个不能去苛责。谁一生下来什么都会?生活中,处处留心皆学问。有些东西,第一次不知道,第二次、第三次,接触得多了,自然就会了。麦子和韭菜第一次不认识,别人说了两者的区别,第二次就不会再认错了。小孩不会剥鸡蛋,看看别人怎么剥的,或者问问大人不就会了吗?其实,有些东西第一次不懂并不羞耻,懂这些东西的人也没必要自豪,你也就比别人多了解那么一点点。你知道的东西,别人现在不知道,但很快也能了解;相反,别人知道的东西,你可能一辈子也学不会。我前面就说过,不是人人都适合学写旧体诗,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年轻人,脚踏实地固然很重要,但仰望星空同样重要。有人说人应该学会生活技能,解决吃饭问题,不然不能生存。这话是不错的,其实人不吃东西会饿死,动物不吃东西也会饿死。人不解决婚姻问题,无法延续下一代;同理,动物不交配,也不能延续下一代。我们教育年轻人,难道要把他们教育得和动物一模一样吗?年轻人难道不应该有精神追求吗?年轻人学习旧体诗,弘扬传统文化,难道有错吗?我们是应该把年轻人培养成有气质的文化人,还是应该把他们培养成动物呢?
3、旧体诗基本上不能产生经济利益,为什么还要写旧体诗?
我们都知道,在当下写旧体诗是很难赚到钱的。旧体诗是特殊的文学体裁,和新诗、散文、小说不一样。一般的文学刊物,新诗、散文、小说的版面很多,旧体诗的版面就非常少,可以发表的机会少,稿费自然也少。很多诗词刊物、大赛征稿,投了也没有稿费,有的甚至还要倒贴钱,愿意参加的人很少。有人也说过风凉话:“你写旧体诗,一不能升官,二不能发财,为什么还要写?”
其实,人类做的很多事情都不能用经济价值去衡量。人不能太功利,凡事想着物质利益,很多事情都是无法解释的。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你祭奠祖宗,希望他们保佑你有好运。如果你现实中没有好运,你以后就不祭奠了吗?谁都知道那是假的,为什么还要去祭奠?那是人的精神寄托,需要的是宗教般的虔诚。同理,我们写旧体诗,继承传统文化,这也是我们的精神寄托。
旧体诗是从古典诗歌中继承而来的,是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我们不能让它在我们手上失传,我们有责任把它传递下去。有了这样的觉悟,我们就不会去追问,这样的事情是否值得做。
总结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旧体诗的传承中,我们年轻一代会成为中流砥柱,我们坚信这项技艺不会在我们手中失传。
作者简介
李灿,生于1987年8月。湖北竹山人,祖籍湖北英山。有旧体诗收入《当代诗人词家作品汇编》,其他作品多发表在《演讲与口才》《堵河》《交通文化》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