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为何会拒绝马戛尔尼开放国门的请求?
总览清王朝长达276的统治,有功:开疆拓土,解决了历代王朝面临的周边威胁;有过,闭关锁国,致使我们失去了追赶世界发展潮流的机遇。
从时间来看,当欧洲地区刚步入工业社会时,为了找到足够庞大的海外市场,频频与清王朝沟通,希望能允许他们的工业品进入。当时,清王朝正处于康雍乾盛世的尾声,放眼世界实力犹在。为了清王朝这个市场,西方曾在乾隆晚期,派遣马戛尔尼前往华夏,觐见乾隆,希望打开华夏的厦门。
只不过,从结果来看,马戛尔尼非常失望,并没有说服清王朝统治者同意他的提议。
在漫长的历史中,西方对于能出产茶叶、丝绸和瓷器的古老东方都非常尊崇,马戛尔尼在抵达清王朝前,想必十分兴奋。
只是,清王朝对此事却十分冷淡。在马戛尔尼带着敬畏之心获得乾隆接见之前,清王朝统治中枢便为此事定了基调,即,“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现在看来,这位被称为“十全武功”的皇帝让人失望至极。然而,处于他们的那个时代,你能够做出,现在看来正确的决定吗?若开放国门,现在运行顺畅的官僚机构必然会出现问题,又得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来调整。要知道,此时的你早已是八十多岁月的老人了,精力早已大不如前。
此时的清王朝,其最高权力在一位老人手中,从古代封建王朝来看,皇帝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统治力必然会下降,概莫有例外者。
乾隆若同意马戛尔尼的要求,意味着必须对本来运行顺畅的官僚机构进行调整,其本质是治理农业社会的官僚机构无法适应工业社会的治理,这就必然会导致清王朝的动荡。
古人一直提醒后世,治大国如烹小鲜,这个道理对于乾隆来说早已烂熟于心。刚获得廓尔喀之战胜利的乾隆,正志得意满,面对西方的要求,拒绝是理所应当的。现在过得好好地,没必要给自己找不自在。
看一下,当时的欧洲为了创造工业发展的制度,前后经历数百年战乱,数位国王被推上了断头台。这些信息通过传教士之口,清王朝统治者是能够了解到的,面对这样的不确定性,放弃现在的安稳生活,对于任何一位统治者都难以抉择。
若乾隆还年轻的话,他也许会有尝试的想法。但此时的乾隆已经在位快六十年了,是一位耄耋老人。曾经的锐意进取早已被贪图安稳所取代,作为皇帝该有的都有了,因此,清静地度过余生便成为乾隆的基本想法。
结果,就是清王朝回绝了马戛尔尼的要求,关门过自己的小日子。只不过,半年世纪之后,我们以战败方被迫融入了世界大潮,让人扼腕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