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气象异常现象

大地震之前,经常会出现气象异常现象,主要表现有震前闷热,人焦灼烦躁,久旱不雨或霪雨绵绵,黄雾四塞,日光晦暗,怪风狂起,六月冰雹等。大量的地震调查资料表明,气象异常现象是地震来临前的一种征兆。

在古今中外的地震纪录中,对气象异常现象有很多记载,最典型的是气温异常现象,既有升温,也有降温,有时气温升降幅度极大,甚至会出现寒冬腊月“温暖如春,酷暑盛夏忽有冷气袭人”等反季节现象。在中国明清时期,这些现象被列为“震兆六端”之一。

地震之前,为什么会出现气象异常现象呢?要想回答这一问题,还要从软流圈中岩浆流的运动特性说起。

大地震发生之前,软流圈中的岩浆流处在涡旋运动状态,这种涡旋运动类似于海洋漩涡。根据流体的运动规律,如果上、下层海水的旋转速度不一致,上层海水旋转速度快,下层海水旋转速度慢,即上层海水的旋转速度大于下层海水的旋转速度;那么,漩涡中心的压强就会由上至下逐渐增大,整个漩涡呈上升态势,称上升漩涡。例如,海上龙卷风就是这样一种漩涡,它能把海上的船只和海水吸入空中,遵循的就是这一原理。

反之,如果上层海水的旋转速度慢,下层海水旋转速度快,即上层海水的旋转速度小于下层海水的旋转速度;那么,漩涡中心的压强就会由上至下逐渐减小,整个漩涡呈下降态势,称下降漩涡。海洋发生风暴潮时,许多失踪的船只就是被这类漩涡吞噬的。

同样道理,如果软流圈中的岩浆流上层旋转速度快,下层旋转速度慢,那么,就会形成上升漩涡。这种漩涡作用于岩石层底部,将产生一种向上的作用力,导致岩石层内部压力不断增大。

地下岩石层并不是完整的固体,内部分布着许多空腔和断裂带裂隙,其中蕴藏着大量的液体和气体,如地下水脉、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气体。我们知道,地层温度是一个变量,随着深度增加而升高,深度每增加100米,温度升高2~2.5℃;据此推算,在地下10千米处,温度至少在200℃以上。在岩浆流上升漩涡的作用下,岩石层内部压力增大,岩石层中的各种炽热气体受到挤压,就会沿着断裂带裂隙溢出地表,以对流的方式把地下热能传导出来,导致地表温度升高,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气温升高现象。[47]

震前气温升高现象主要表现为闷热、人焦灼烦躁、久旱不雨等。例如,很多地方发生地震时,在前一天或几天中,天气会非常的炽热,这种热给人带来一种沉闷压抑的感觉,好像闷着一口气一样。这种情况发生在夏天时,太阳血红血红地挂在天上,令人害怕,人们会感到比往常更加难以忍受的炎热。如果发生在冬天,气温会突然回升,而且上升幅度很大,这在平常是不可能发生的。

据史料记载,绍兴五年(1135年)五月行都 (杭州)大燠四十余日,草木尽槁,山石灼人,暍死者甚众,行都地震。

1933年8月25日,四川迭溪发生7.5级地震,地震前罐县奇热,自入伏之日起至秋后之8月26日止,华氏表在每日正午则达一百零四五度间,早晚二时亦在九十五六度左右,最近已接连十八天无雨,且皆赤日丽天,长空无云,未有一时之阴暗,人皆谓为多年未遇之天气。25日忽起阴云,继以雷声,大有即将降雨之势,殊大风骤作,旋又云开日出矣。人们正在苦热之际,突然发生地震。

1679年河北省三河县和北京市平谷县8级地震,1973年山东菏泽地震等,震前酷热。 1966年邢台地震前7天内,平均气温由-13℃猛增至11℃。

1975年海城地震前,震区虽处寒冬腊月却温暖异常,不仅有围绕震中的高温异常区,还有围绕震中的夜间增温区,地震当日竞有赤膊干活者。1976年唐山地震前,整个唐山地区普遍感到闷热,当天夜里难以入眠。

除此以外,大量地下气体溢出地表,还会导致一系列天气变化,出现黄雾四塞、日光晦暗、怪风狂起等气象异常现象。例如,1973年四川省炉霍县发生了7.9级的大地震,地震之前的几个小时,当地狂风大作,怒号不止,黄沙漫天,人们根本就不能出行。

如果软流圈中的岩浆流上层旋转速度慢,下层旋转速度快,那么,就会形成下降漩涡。这种漩涡作用于岩石层底部,会产生一种向下的吸附力,岩石层内部压力将随之减弱。

岩石层中有许多断裂带裂隙,可以直达地表,像人体的肺部一样,具有一定的呼吸功能,随着压力的变化,岩石层既能向大气层排放气体,也可以从大气层吸收气体。当岩石层内部压力减小时,相对于地表大气层,这部分岩石层就变成了一个负压区,不仅不会对外排放气体,而且还会从大气层中吸收一部分空气补充进来。我们知道,大气层的温度分布是不均衡的,在0~10千米范围内的对流层,平均每上升100米降低0.6℃,在对流层顶端温度已下降到-53℃。[48]  当近地表空气被岩石层吸走了以后,周边的空气就会补充过来;其中,来自高空的冷空气会使震区气温急转直下,冷、热空气对流还会形成雨雪,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气温下降现象。

在明清时期的《震兆六端》一文中,对气温下降现象做了如下的描述:“时值盛夏,酷热蒸腾,挥汗如雨,蓦觉清凉如受冰雪,冷气袭人,肌为之粟,使必地震”。

据《成化实录》载:“四川乃坤维之首,越西为狄夷边防,自成化十六年七月至八月初旬,雪雨交作,寒气若冬,苗莠不实,是时不当寒而寒。八月初十日地震七次,至十五日昼夜不时连震二十余次,是地不当动而动。”

据说在海原大震前,出现了诸多地震征兆。“那一年也是持续大旱,气温异常且居高不下,天气或骤降雨雪,或土雾弥涌日月昏暗,或黑或黄大风扬沙肆暴,鸡犬不宁,无故乱啼凄叫,牛、马、羊、猪等家畜惊慌不安,飞禽惊鸣掠空而过,地下水位或升或降,西北天空光球滚动,山谷空响,地下炸雷隆隆。”

地震过后,软流圈中的岩浆流漩涡解体,对地下岩石层来说,来自底部的外力作用消失,内部压力将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这时,在地下岩石层与大气层之间,将发生与震前相反的气体对流,也可以引发气象异常现象。

对于气温升高的震区来说,岩石层内部压力发生变化,由高压区转为低压区;因而,震后将从大气层中吸收一部分空气补充进来,以平衡岩石层内外压力。如此一来,在接近地表的低空区,就形成了一个负压区,它会吸引周边的空气向震区流动。由于周边空气的温度低于震区空气的温度,因而,将出现气温下降现象,冷、热空气相遇发生对流,还会形成降雨。

对于气温下降的震区来说,岩石层内部压力发生变化,由低压区转为高压区;因而,震后将向地表排放出一部分地下气体,以平衡岩石层内外压力。由于地下气体的温度高于地表空气的温度,因而,将出现气温升高现象,冷、热空气相遇发生对流,也会形成降雨。

由此可见,地震之前,无论是气温升高地区,还是气温下降地区,地震过后,基本都会形成降雨。大量资料显示,地震过后出现降雨是一种普遍现象。汶川地震、唐山地震之后都出现了降雨。历史记载的一些大地震之后,通常也都伴随着降雨。据说地震的“震”字,上面是一个“雨”字头,就体现了这种关系。

综上所述,气象异常现象与地震的形成机制具有共同的起因,都与岩浆流的涡旋运动有关。软流圈中的岩浆流漩涡作用于地壳岩石层,将产生两种作用效应,一是在水平方向产生扭旋作用,导致舌岩体发生脱落,继而引发地震。二是在垂直方向产生作用,导致地下岩石层内部压力发生变化,引发气象异常现象。

以舌岩体脱落为标志,地震只是岩浆流涡旋作用的终极事件。通常情况下,大地震是几波岩浆流漩涡累积作用的结果,伴随着每一波岩浆流漩涡的生成与消失,都将出现气温升高或下降现象。据此推断,在整个地震孕育过程中,将周期性地发生气象异常现象。与临震征兆不同的是,在此期间所发生的气象异常比较平缓,气温升降幅度较小,持续时间较长,由气象异常转为气候异常,表现为天气干燥、旱灾或降雨、洪涝等自然灾害。

研究资料显示,气象异常现象常在地震的一天或几天之前出现,当发生大地震时,气象异常会在一年或几年前就表现出来。最常见的是起先天气特别的干燥,出现大旱灾,之后又阴雨不断,出现涝灾。或者先出现涝灾,后出现旱灾。也有的地方是旱灾和涝灾不断交替往复出现。这种奇怪的自然现象,在历次地震中都得到了证实。人们还发现,旱涝的程度与地震的震级存在着密切关系。

有地震工作者曾做过雨量与地震关系的研究,分析了1957年至1971年我国降水量的资料后,得出结论:在我国大地震前1~3年内,震中区往往是干旱区。如在1966年邢台地震、1969年渤海地震、1970年通海地震、1973年炉霍地震前一年,周围地区皆发生大旱。但是,有些原本属于干旱地区,震前一两年发生了洪涝。[49]

还有一种情况需要说明,地震的形成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并不是每一波岩浆流涡旋都能引发地震。但是,只要存在岩浆流涡旋运动,即使不发生地震,也会引发相应的气象异常现象。研究发现,确实存在这种情况,有些地方虽然出现了气象异常现象,却没有发生相应的地震。应该说,这是地震界的一种普遍现象,其他地震征兆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例如,动物活动异常现象,虽然有时候出现了这种地震征兆,却不一定会发生地震。

总之,气象异常现象与地震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大地震发生之前,一定会出现气象异常现象;而出现了气象异常现象,却未必会发生地震,这就是二者之间的关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