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连载(261)《乡党篇》第21章,“入太庙,每事问。”

经史合参读经典
日积月累学圣贤
【原文】

入太庙,每事问。

【原文朗读】

【注释】 
太庙:孔子是鲁国人,鲁国的始祖是周公,此“太庙”指周公庙。
【翻译】 
晚年的孔子虽然退休不管事了,但每次进入周公庙还是不放心,对每件事都要过问过问。
【解读】 
在《论语》中有两处“入太庙,每事问”,在前面的《八佾篇第三》中,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zōu)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有不少学者认为这是错简,是无谓的重复,其实不是的。中国人的话语非常微妙,同样的话,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说,或者不同的人说,其味道是完全不一样的。同样的,在《论语》中有不少类似的话语,把它们放在不同的篇章中,其寓意也是不一样的。
本篇的名称是《乡党篇》,描述的是孔子在不同场合面对不同之人的不同表现。由此我们就知道了,《八佾篇第三》中说的是年轻时的孔子,他到太庙中学习礼仪。而《乡党篇第十》中说的是晚年的孔子,他不放心年轻人,到太庙中事事过问加以指导。
按理说,一个人退休了,就不能太过多干涉别人的工作了。孔子被聘为鲁国的“国老”,顾问顾问,其实是顾而不问。所以对于鲁国的政治大事,晚年的孔子是插不上话的,但是祭祀这种事情,孔子还是可以也非常乐意去关注的。正因为当时的社会礼仪败坏,所以孔子忧心忡忡不放心,每次进到太庙,都要详细地过问每一个细节。
【给我们人生的启示】
那么孔子的这种做法能给我们什么启示?主要是针对退休之人,不管你以前是多大的官,有多大的作为,都不能再贪恋权力干涉政治了。但有一件事完全可以继续做,那就是教育,就像孔子“入太庙,每事问”那样,既能发挥自己的余热,还不会讨人嫌。

版权声明: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合作QQ:304622491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