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东晋诗人)

陶渊明

东晋诗人共4个含义

  • 东晋诗人

  • 中视威豪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出品的电视剧

  • 韦琪演唱歌曲

  • 诗歌·七言长律

收起

陶渊明(公元352或365年-公元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杰出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江西首位文学巨匠。陶渊明诗文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清高耿介,洒脱恬淡。影响了几代文人的思想和创作。作品有《饮酒》《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等。陶渊明作品共传世诗125首,文12篇,被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出生日期公元352(壬子年)或365年(乙丑年

出生地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

字号字元亮
号“五柳先生”

逝世日期公元427年丁卯年

别名陶潜

职业诗人、辞赋家

代表作品陶渊明集

主要成就田园诗派创始人、文学史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

本名陶渊明

所处时代东晋→南北朝

民族族群汉族

私谥靖节

更多

作品集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酉阳桃花源五柳广场雕塑 渊明曾祖或为陶侃(尚存争议,但二者的亲缘关系是肯定的[1])。外祖父孟嘉,晋代名士,娶陶侃第十女。祖父做过太守(祖父名字有二说,或名岱或名茂[2]),父亲是个“寄迹风云,寘兹愠喜”的人,具体事迹已不可考。有一庶妹,小渊明三岁,后嫁给程姓人家,故陶诗文提及她时称程氏妹。就其父尚有一妾看来,渊明最初的家境不算太坏。八岁时渊明父去世,家境逐渐没落。十二岁庶母辞世,渊明后来作文章回忆这段往事时写道:“慈妣早世,时尚孺婴。我年二六,尔才九龄”(《祭程氏妹文》)。二十岁时家境尤其贫困,有诗可证:“弱年逢家乏”(《有会而作》)。

渊明“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3]荣木》序曰:“总角闻道”,《饮酒》其十六:“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他早年曾受过儒家教育,有过“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志向;在那个老庄盛行的年代,他也受到了道家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喜欢自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又爱琴书:“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与子俨等疏》)。他的身上,同时具有道家和儒家两种修养。[4]

仕宦生涯

借山归隐图(佟春凤国画作品) 二十岁时,渊明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以谋生路。《饮酒》其十:“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即是回忆他的游宦生涯。在此阶段他为生活所迫出任的低级官吏详情已不可考。在短暂的居家生活后,二十九岁时,他出任江州祭酒(此官职具体负责事务尚待考),不久便不堪吏职,辞官归家。不久,州里又召他做主簿,他辞却了此事,依旧在家闲居。

隆安二年(公元398年),渊明加入桓玄幕。隆安四年初(公元400年)奉使入都,五月从都还家,于规林被大风所阻,有诗《庚子岁五月从都还阻风规林》,表达了他对归家的渴望和对园林对旧居的怀念。一年后因母丧回浔阳居丧。三年丁忧期满,渊明怀着“四十无闻,斯不足畏”的观念再度出仕,出任镇军将军刘裕参军。此时他的心情是矛盾的,既想为官一展宏图,可在出仕后却仍然眷念田园,“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义熙元年(公元405年)三月,渊明为建威将军刘敬宣参军,经钱溪使都,有《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诗云:“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眷彼品物存,义风都未隔”,“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动荡于仕与耕之间已有十余年,他已厌倦了也看透了官宦生活。[5]

参考资料

  • [1] 李长之陶渊明传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26
  • [2] 李长之陶渊明传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35
  • [3] 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中华书局2003848
  • [4] 李长之陶渊明传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1-37
  • [5] 李长之陶渊明传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38-59
  • [6] 李长之陶渊明传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60-117
  • [7] 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中华书局2003852-865
  • [8]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02-104
  • [9] 北京大学中文系陶渊明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32
  • [10] 北京大学中文系陶渊明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311-14
  • [11]陶渊明纪念馆中国网2014-09-03[引]
  • [12] 北京大学中文系陶渊明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31-22
  • [13] 北京大学中文系陶渊明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323-117
  • [14] 北京大学中文系陶渊明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3119-131
  • [15] 北京大学中文系陶渊明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3132-174
  • [16] 北京大学中文系陶渊明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3175-264
  • [17] 北京大学中文系陶渊明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3266-358
  • [18] 田晓菲尘几录中华书局200762
  • [19] 北京大学中文系陶渊明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313-14
  • [20] 北京大学中文系陶渊明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33-6

更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