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科】心智的特征——读丹尼尔·韦格纳等《人心的本质》一书有感

【心理学科】
智的特征

——读丹尼尔·韦格纳等《人心的本质》一书有感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丹尼尔·韦格纳是一个传奇人物,他开创的“谷歌效应”“白熊实验”“交互记忆”等研究改变了许多人的学习和工作方式。《人心的本质》一书是他在被诊断出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与霍金相同的疾病)之前构想出来,这种退行性疾病慢慢破坏了他的行动能力。韦格纳邀请他的弟子库尔特·格雷帮他把想法转化成文字,这本书也成了他的最后一部著作。
    本书向读者提供了一个思维工具——心智知觉地图,这是一个用于解释复杂人类人性和行为的极简思维工具。作者利用这一工具讨论了在人机关系、敌对关系、组织等日常情境和事件下,如何利用心智知觉来理解和预测人类心理和行为,同时也对日常生活中一系列不可思议的、匪夷所思的、有趣的、可怕的、滑稽的现象做出了解释。
    一,心智知觉地图
    在顶级的学术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大多数的篇幅都是比较长的,因为需要将提出问题、创建观点、实证研究、数据分析、结论剖析等各环节所做的工作将清楚,便于他人对研究的真实性加以判断,或者重复开展研究。
    但也有例外的情况。2006年,丹尼尔·韦格纳、库尔特·格雷及其合作者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心智知觉的维度》一文,这篇文章的长度仅半页纸,应该是在《科学》杂志上所发表的最短的心理学论文之一。他们使用了十分传统的因素分析方法,对人们熟悉的17个心智能力进行了分类,分为感受性和能动性两大类。
    感受性体现的是人具有的内心生活、情感和感受的能力。它包括感到饥饿、恐惧、痛苦、快乐、愤怒和渴望的能力,还包括人格、意识、骄傲、尴尬和喜悦等心理表现。感受性与输入有关,感受性的身体线索是传感器,也就是将感觉传递到大脑的身体部分。眼睛、耳朵、鼻子、皮肤、触须和触角都是大脑了解周围世界的途径。有感受性的心智能够感觉到触摸热炉子的感觉,能享受看马戏的乐趣。感受性是从内部看心智的状态是什么样的,做一个人、一只猫或一条狗是什么感觉。由于感受性涉及心智的内部,因此对其他人来说,它非常难以捉摸。
    能动性由一组不同的心智能力构成:自控、道德、记忆、情绪识别、计划、沟通和思考。这些能力的主题不是感觉和情感,而是思考和行动。有能动性就是指能够采取主动的行为,能对环境做出反应,比如向日葵的花盘会向着太阳,太阳转到哪儿,它们就跟着转过去。有能动性的人能做计划,执行计划,能思考,有记忆,能进行情感交流,能自我控制。构成能动性的心智能力是人的能力、智力和行动的基础。相比较而言,能动性更透明,因为它是从外部看到的心智的样子。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存在体的行为和反应来判断其计划和思考能力。换种说法就是,能动性与输出有关,关系到心智所产生的动作和行为。
    一个心智成熟的人,往往既具有很高的感受性,能感受人间的悲欢离合,体验人生的五味杂陈;又具有很高的能动性,具有独立的人格,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如果一个人的感受性很强,能动性很弱,那他活得就像个婴儿,社会上流行的“巨婴”就是这样的人;反过来,如果一个人能动性很强,感受性很弱,那他活得就像一个机器。我们眼中的那些“强人”,往往就属于这样的类型。
    二,重新认识道德
    募捐行为是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如果你留意捐款中的行为以及他人的评价,就会发现其中充满矛盾之处。比如说,一个身上只有100元的人,捐出了90元钱,会被人们极力称赞;而另一个人有1亿的资金,捐出了50万,则会被人们骂的体无完肤。这看似矛盾的行为背后有怎样的心智特点呢?
    亚里士多德把道德世界分为道德主体和道德受体。从心智的角度来看,道德主体是道德世界中有思想的行动者,具有能动性,承担着道德责任;而道德受体是道德世界中易受伤害的感受者,具有感受性并享有道德权利。
一个心智成熟的人,具有能动性,是道德主体,要承担伤害他人的责任;又具有感受性,是道德受体,享有免受他人伤害的权力。而一个幼儿则不同,他的感受性强,能动性弱,享有受保护的权利,无需承担伤害他人的责任。那些残忍的罪犯则正好相反,他们的能动性强,感受性弱,总是去伤害他人,自然也就失去了享受保护的权利。
    由此可知,善和恶并非独立于人性而存在的神秘力量,而只是通过主体与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本书的作者为此给出了一个公式:
道德程度的高低=主体的能动性+受体的感受性
    由上述公式可知,所谓最大的善,就是一个能动性很弱的人保护一个感受性弱的人,比如一个孩子拖着残肢救下一个机器人;所谓最大的恶,则是一个能动性强的人伤害一个感受性强的人,比如一个机器人杀死一个小婴儿。相反,如说是一台强大的机器人救下一个孩子,公众就会觉得是应该的;如果是一个婴儿伤害一个机器人,人们又会说:孩子能有什么怀心思呢?
    理解了这一公式,就可以理解前面所说的捐款行为了。有100元的人是能动性很弱的人,他能捐出90元去保护一个感受性很弱的人,自然被人们称之为大善。而有1亿资产的人,是能动性非常强的人,他拿出钱来被大家看作是应该的。特别是,当你显得强大,有很强的能动性时,别人就会忽略你的感受性,由此造成偏见。这就是这个人捐了50万仍然被人指责的缘故。
    让我们再来举一个例子。你身边的一个人出了意外之后,你会毫不犹豫地予以帮助,而且出手大方;但如果有人向你募捐,说只要捐赠100元钱就能挽救一个忍饥挨饿的非洲孩子的生命,虽然你完全有能力做到这一点,但很有可能不会捐钱,不去管那个孩子的死活。这一现象背后的心智特点是怎样的呢?
    这涉及到人如何感受他人情感的机制。在感受他人情感的时候,人经常才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模拟,即用自己的感受来预测别人的感受。模拟是从人自身的感受性出发的,正是因为模拟,才使得人们之间产生了同情。二是推理,推理运用的是不带感情色彩的关于刺激与反应的理论——如果受到电击,就会感到疼痛——来做出推断的,推理的基础是我们的能动性。
    我们平时都生活在关系亲密的小团体中,人与人之间会产生共情,自然会关心那些我们亲眼所见的熟人的痛苦,因为模拟与我们类似的人的思想和情感是较为容易的。不过这种共情不太适合远离自己的其他人群。虽然现实社会中最需要帮助的人很多,但因为他们与我们的种族不同,还生活在遥远的地区,我们无法与他们产生共情,也不愿做出援助的行为。
    有了上述公式,有关道德的很多行为都可以加以解释了。
    三,极端行为背后的心智
    能否用这样的理论来解释历史上曾经发生的贩卖黑奴、种族灭绝等一系列惨绝人寰的恶行呢?
    本书的作者指出,当我们不喜欢某人、害怕某人或与之竞争,甚至贪恋某人时,都有可能对他们去人性化,剥夺他们的心智。就像我们在能动性和感受性两个维度上感知到心智一样,我们也从这两个维度上否认对方心智的存在。
    澳大利亚的心理学家尼古拉斯·哈斯拉姆和他的同事提出了两种去人性化的形式:机械化和动物化。
    机械化是把对方当作机器。我们都知道,机器具有很强的行动力,但是感受性很低,甚至可以说没有感受性。如果对方被当作没有情感、像机器一样思考的行动者,那他们就感受不到痛苦,人们就可以对他们为所欲为,人们会倾向于指责他们,而不是保护他们。就像反犹主义时期,犹太人被贴上了强大、富有、残酷的标签,从而导致一段时期内对犹太人的迫害。
    动物化是把对方当作动物。动物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感受性,但是行动力很低。把对方动物化会让自己认为高人一等,并用威权式的、家长式的统治方式来管理对方。伴随着大航海而来的,是非洲黑人被当做奴隶而四处贩卖。在那些白人的眼中,黑人是和自己不一样的种族,是低人一等的“野蛮人”,并将他们看作是缺乏理性、没有道德感的动物,持续不断地做着贩卖黑人的事情而心安理得。
    机械化和动物化都只是部分去人性化。在这两种情况中,人依然拥有一半的心智。更为严重是“物化”,即把人看成是根本没有心智的工具。没有心智的工具既没有感受性,也没有能动性,可以被随意处置。平日里吃饭的时候,那一盘盘的鱼肉、鸡肉、牛羊肉等装在碗里,人们大快朵颐,根本不去思考这些动物的心智,就是因为人们已经将其“物化”了。将人“物化”的最极端情况就是种族屠杀。执行希特勒种族灭绝方案的陆军中校阿道夫·艾希曼就是将犹太人当作工具,考虑的仅仅是如何运输他们,销毁他们。
    在这本书中,作者利用他们发明的这一公式,深入分析了人类社会与行为的诸多情境,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再展开讨论了。
 
    《人心的本质》 [加]丹尼尔·韦格纳、库尔特·格雷著,黄珏苹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