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本文化常识---【蜀之八仙】(潘长宏撰)

【蜀之八仙】指的是张道陵、严君平、容成公、李耳、董促舒、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在具体讲述蜀之八仙之前,先将其中二人各讲一故事,大家听。

第一个讲的是张道陵,东汉沛国(今江苏丰县)人,留侯张良的第八世孙,永平时拜江州(今重庆)令。章和年间征为太傅,官至三公之上,而他却“三诏不就”,浪迹江湖,远离官场到江西贵溪县龙虎山筑炉炼丹,修炼道成。汉顺帝时至河洛入蜀,在四川大邑县境内的鹄鸣山,(又称鹤鸣山)结茅修炼。永和六年作道书二十四篇,自称“太清玄元”,创立道派,凡入道者纳米五斗,故称“五斗米道”。建立二十四治(教区),教人悔过奉道,用符水咒法治病。《蜀记》中说他“避病虐于丘社之中,得咒鬼之术书为之,解使鬼法。”传四川青城山鬼蜮甚众,他率弟子降伏群魔,后人于山之巨石上刻“降魔”二字以记之。又传张道陵为蜀人驱病降妖,开山筑路,感动了太上老君,老君亲临鹄鸣山授于三洞众经,雌雄二剑,都功印一枚,赐名“天师”,后人便称他为“张天师”,青城山亦建“天师洞”道场以兹纪念。关于张道陵在四川驱鬼神,祛瘟疫的传说甚多,不一而举。

第二个讲述尔朱,其先祖为契丹胡人部落,世居尔朱川,因以为姓。考尔朱仙似有二人:一是谯秀所指的尔朱,当在晋以前,目前笔者实在无从稽考。二是唐末五代孟蜀时的尔朱,名洞,字通微,号归元子。传尔朱洞为北魏大将尔朱羽健之后,尔朱荣之族弟。此人曾遇异人得道,落魄于成都市,经常拣白石头往水里扔,弄得市民莫名其妙。后又卖丹药于市,每粒要钱十二万。太守很想买,尔朱洞说:“太守金多,非百二十万不卖。”这下激怒了太守,命人将他装进竹笼子里,投入岷江。大约他经宜宾入长江,在重庆始逆水而上,过合川漂至涪江上游,在绵州河边被姓石的渔人救捞起来时,他蜷伏在竹笼里睡得正香哩,后来便在绵州西山修道。此一说见于台湾高大鹏先生之《神仙传》。另一说他沿岷江流入了长江,完成史无前例的长江第一漂,直漂到巫溪县大宁镇为渔人所救。故大宁“有巨石如钟,下有三足,烟火之迹宛然,父老以为尔朱丹炉。”(见《方舆揽胜》)尔朱仙在绵州西山修道时曾去佛教圣地西域梵都“大漠”朝拜,得佛教真经,将释道合为一体。

容成公

上古皇帝之臣(又说为皇帝师,老子师)。尝栖太姥山炼药,后居崆峒山。年二百岁,善补导之术(道家的双修密法),守身养精气,发白复黑,牙齿掉了又重新长了出来,传说他最先创建律历,其著作有《荣成阴道》二十六卷,但未见传世。

他与蜀的关系可查的资料有下列几处:

1,居崆峒山,查崆峒山有多处,其一在四川平武县境内,山谷深险,直接番界;

2,居青城山。谯秀《蜀记》说,“容成分隐于鸿蒙”,鸿蒙即今之青城山;

3,《列仙传》云,容成为“老子师也”,老子居蜀,其师焉能不居蜀?因此,容成公列入蜀仙。

李八百

查李八百者有三人。

1,为周朝蜀人,传说他历夏自周活了八百岁,又说他一动能行八百里,故号李八百。《神仙传》中,葛洪写他为了考验汉中唐公昉求道是否心诚,故意使唐及一妻三妾为他舔恶疮毒脓,后授以度世之诀及丹经一卷,唐公昉终于入云台山中炼丹,丹成登仙而去。

2, 李八百是李脱。《晋书》中记:“时有道士李脱者,自言八百岁,故号(李八百)。”;

3,李八百为李阿。《抱朴子》:“蜀有李阿者,穴居不食,号曰(八百翁)”。葛洪《神仙传》:“李阿者,蜀人也,蜀人传世见之,不老如故,常乞于成都市,而所得随复以拯贫穷者。”李阿为“后汉蜀人”。李八百曾与其妹李真多修炼于三学山,即二十四化(治)的真多化。

李耳

即老子。老子有三种说法(见周生春《白话老子》)。

1,老子是老聃,楚苦县(今河南省鹿岜县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吏(图书馆长),退隐后著书五千字。

2,老子是战国人李耳,著《老子》;

3,老子是周太史瞻,战国中期人。不管老子有几种说法,但老子被道教捧为始祖这一点是公认的。《神仙传》中说:“老子者,母怀之七十二年乃生,生时割母腋而出,生而白首,故谓之老子。”又云:老子“生而能言”,指李树曰:“此为我姓”,故姓李。唐代李冗《独异志》记:“老君耳长七尺”,故名李耳。李耳曾为孔子师,刘向《列仙传》记:“仲尼至周见老子,知其圣人,乃师之。后周德衰,乃乘青牛西去,入大秦过西关。”又传说老子降生于成都青羊宫(唐以前称青羊观),故老子被列入蜀八仙。八仙中的老子是被神“化”了的李耳。

张道陵

一名张陵,东汉沛国(今江苏丰县)人,留侯张良的第八世孙,永平时拜江州(今重庆)令。

章和年间征为太傅,官至三公之上,而他却“三诏不就”,浪迹江湖,远离官场到江西贵溪县龙虎山筑炉炼丹,修炼道成。

汉顺帝时至河洛入蜀,在四川大邑县境内的鹄鸣山,(又称鹤鸣山)结茅修炼。永和六年作道书二十四篇,自称“太清玄元”,创立道派,凡入道者纳米五斗,故称“五斗米道”。建立二十四治(教区),教人悔过奉道,用符水咒法治病。

《蜀记》中说他“避病虐于丘社之中,得咒鬼之术书为之,解使鬼法。”传四川青城山鬼蜮甚众,他率弟子降伏群魔,后人于山之巨石上刻“降魔”二字以记之。

又传张道陵为蜀人驱病降妖,开山筑路,感动了太上老君,老君亲临鹄鸣山授于三洞众经,雌雄二剑,都功印一枚,赐名“天师”,后人便称他为“张天师”,青城山亦建“天师洞”道场以兹纪念。

关于张道陵在四川驱鬼神,祛瘟疫的传说甚多,不一而举。

严君平

本名严君平,又称蜀庄,因避明帝刘庄讳而改姓严,又名严遵。

四川绵竹人,汉代道学家,思想家。知天文,识星象。常卜筮于成都市,每天占卜几人得百许文钱够基本生活就行了,然后关门落帘读《老子》,其著作有《老子指归》,《道德指归论》等。西汉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扬雄曾拜他为师。

严君平无心仕途,当时益州牧想请他做官,被他婉言谢绝,终身不第,九十而卒。后人于武都山建“严仙观”,凿“君平池”以纪念他,成都亦曾有“严贞观”, 郫县郫简镇西北十五公里路的横山南头顶上有严君平的墓,唐代诗人罗隐书的“严君平的墓碑”,残碑至今尚存。

唐代李白,岑参都写有咏赞严君平的诗传世。

李白《古诗》:“君平既弃世,世亦弃君平。观变贫太易,探元化群生。寂寞缀道语,空帘闲幽情。……海客去已久,谁人测沉冥。”

岑参《严君平卜肆》诗云:“君平著卖卜,卜肆荒已久。至今杖头钱,时时地上有,不知支机石,还在人间否?”

严君平生于四川,卒于四川,列为蜀八仙当之无愧。

范长生

一名延九,又名重九,字元。涪陵丹兴(今黔江)人,十六国时成汉道士。

后居青城山为当地天师道道首,时拥有部曲千余家,颇有势力。范长生博学多艺,精晓天文术数。

传说他从后汉到西晋活了一百三十多岁,人称“范长寿”。刘备曾请他去做官,他执意不去,只好封他个“逍遥公”,并在青城山为他建造了“长生宫”(长生观),供其修真养性。

南宋诗人陆游有《长生观观月》诗云:“碧天万里月正中,清夜珥节长生宫”。明代杨升庵也有诗赞曰:“天谷隐者范长生,风御冷然独整缨,避世已高巢父节,让王还被务光名。”

“让王”之事见《晋书.李雄传》:西晋时,巴氐族人李特、李雄率流民起义,范长生曾助以粮食物资,使义军迅速占领成都,据有益州,李氏为答谢范长生,以其有名有德为蜀民敬重,“欲迎以为君而臣之,长生固辞”。

李雄于成都称帝,国号大成,“乃拜(范长生)为相,尊为范贤,号为天地太师”,并封西山侯。

范长生辅佐李雄大成国奉行道家“清净无为,与民生息”的政策,使巴蜀一度出现了一个政局稳定,民生富足的局面,故蜀民奉范长生为神明。

李雄还在灌县离堆为他建造了“范贤馆”,即今伏龙观旧址。范长生也有著作世面,如《易注》,《道德经解》等。

董仲舒

西汉唯心主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广川(今河北景县董故庄)人,景帝时为博士,武帝时任江都县等职。

晋.葛洪《神仙传》卷七道:“董仲君者,临准(今江苏泗洪或盱眙)人也,服气练形,二百余岁不老,曾被诬系狱,乃佯死,须臾出,狱吏乃异出之,忽失所在。”看来此君颇有道法,能隐形破墙而出。

另外还有两位董仲,亦可冠以“君(先生)”字称为董仲君。《神仙传》卷六李少君款提到的董仲君,汉武帝时任仪郎,为人刚直,博学五经,然不达道术,常耻笑别人服药学道,不久就大病数月不愈,才把仙道李少君送来的药服食,仅服一半便大病全无,再服一半,“气力如三十岁时”,于是始信仙术,弃官从道,白发转黑,形容甚盛,活了八十余岁,还劝儿子道生学道,后道生寻得秘方,活了三百多岁。

另一董仲是后汉千乘(今山东高青县东南)人,有名的孝子董永之子。董永卖身葬父感动了玉皇大帝的七仙女,下凡以身相许,才生下这位董仲君。传他“数书符镇怪,尝游京山之潼泉,以得山多虺毒,书二符镇之,其害遂绝。”今四川三台县新德乡有董永墓,董仲钡,董仙桥。既然董仲君曾隐居四川青城,又通晓道术,将他列入蜀八仙更为合宜。

尔朱仙

尔朱为复姓,其先祖为契丹胡人部落,世居尔朱川,因以为姓。

考尔朱仙似有二人:一是谯秀所指的尔朱,当在晋以前,目前笔者实在无从稽考。二是唐末五代孟蜀时的尔朱,名洞,字通微,号归元子。传尔朱洞为北魏大将尔朱羽健之后,尔朱荣之族弟。此人曾遇异人得道,落魄于成都市,经常拣白石头往水里扔,弄得市民莫名其妙。后又卖丹药于市,每粒要钱十二万。太守很想买,尔朱洞说:“太守金多,非百二十万不卖。”这下激怒了太守,命人将他装进竹笼子里,投入岷江。大约他经宜宾入长江,在重庆始逆水而上,过合川漂至涪江上游,在绵州河边被姓石的渔人救捞起来时,他蜷伏在竹笼里睡得正香哩,后来便在绵州西山修道。此一说见于台湾高大鹏先生之《神仙传》。

另一说他沿岷江流入了长江,完成史无前例的长江第一漂,直漂到巫溪县大宁镇为渔人所救。故大宁“有巨石如钟,下有三足,烟火之迹宛然,父老以为尔朱丹炉。”(见《方舆揽胜》)尔朱仙在绵州西山修道时曾去佛教圣地西域梵都“大漠”朝拜,得佛教真经,将释道合为一体。

(0)

相关推荐

  • 青城山和道教祖师张道陵无关?成汉国神秘军师范长生才是推手

    都江堰市青城山,今天是天下闻名的道教胜地,去过的人对这座名山的由来渊源,多半都知道流传张天师张道陵在青城山修道传道的种种传说.事实上,青城山作为道教发展过程重要的一个名胜之地,和通过附会一些神灵故事名 ...

  • 你知道我国的长城共有多少个关隘(潘长宏撰)

    长城在我们心中,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的象征. 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区市.根据此前文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 ...

  • “国学”之道(1)为人之道(潘长宏撰)

    第一.防微杜渐: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意思是?不要认为坏事很小就去做,不要认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讲的是做人的道理,善,即使是小善也必须要做:恶,即使是小恶也不能去做.小善能积成大善,小恶会 ...

  • “国学”之道(2)君臣之道(潘长宏撰)

    第一.君臣相比,君属于强势,臣属于弱势,其关系由强势君主导: 君臣关系问题是中国两千多年政治领域里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君臣关系的发展,可以从"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奴处&q ...

  • 《道德经》的思想折射出无限的光芒(潘长宏撰)

    <道德经>的思想折射出无限的光芒 作者:潘长宏 2021年10月22日 茫茫乾坤 峰峦叠嶂 祥云缭绕 瑞象紫光 九天玄女吞食了李子王 八十一年孕育胚胎 降生了皓首白髯仙风道骨儿郎 修行中李 ...

  • 国学之道(3)--- 养性之道(潘长宏撰)

    修身养性自古以为就是作为中国民族每一个子民终生所要做的事情,故人活到老学到老.这样人才能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来面对社会上的形形式式的问题.养性的本意有三点:1.谓修养身心,涵养天性.活,究竟 ...

  • 国学之道(4)处世之道(潘长宏撰)

    我们大家都知道,处世之道是国学的范畴!何谓处世之道?那就是在尘世间安然.无虞.顺利的生存下去,不招致别人的忌恨.仇视,不被别人打击.报复,讲的就是一个"藏"字. 中国人或许受老庄哲 ...

  • 一首闲庭置若歌(潘长宏撰)

    说道容易体道难,杂念不除等于闲, 红尘锁事常挂碍,深山隐居也徒然. 出家容易守规难,信愿全无总是闲, 净戒不持空费力,光头落发也徒然. 修行容易遇师难,不遇名师总是闲, 力承手脚空费力,瞎炼捣鼓也徒然 ...

  • 劝世醒世警世歌(潘长宏撰)

    天南海北走西东,纵观尘世万物拥, 秋冬枯来春乃荣,人生渺渺在其中. 浮生一世相捉弄,来来往往有何功? 早赶日出晚入梦,换了多少主人翁. 眼看杨柳与春风,人生恰似采花蜂, 金银财宝多少同,死后何曾在手中 ...

  •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卿卿性命!(潘长宏撰)

    言出做事莫乱行,软弱难欺有神灵, 害人害已怀怵惕,良心天理讲公平. 善恶施处终有报,只是来早与来迟, 虚实只有自家知,祸福因由心肚明! 居心叵测是根基,虚时却问百事疑, 欺世盗名终折福,天道朗朗总归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