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期】音频学《论语·季氏篇第13章》“问一得三”是何意?

音频学《论语·季氏篇第13章》“问一得三”是何意?

16·13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陈亢:是孔子的学生陈子禽。伯鱼:是孔子的儿子孔鲤。“异闻”,指有别于弟子们的传授。“远”字,在这里是不偏爱的意思。

这段话的意思是,陈亢问伯鱼说:“先生在您的父亲那里听到过比我们更多的传授吗?” 伯鱼回答说:“没有。他曾经一个人站在庭中,我快步恭敬地从旁走过。他问我:‘学诗没有?’我回答说:‘没有。’他告诉我:‘不学诗,就不知道怎么与人说话。’我退回去就开始学诗。过了几天,他又一个人站在庭中,我又快步恭敬地从旁走过。他问我:‘学礼没有?’我回答说:‘没有。’他告诉我:‘不学礼,就不知道怎么在社会上立足。’我退回去就开始学礼。我在私下里只听到过这两次教导。” 陈亢回去非常高兴地说:“我问一件事,却得到了三点收获:知道了要学诗,知道了要学礼,还知道了君子对他儿子并不偏私。”

陈亢“问一得三”的故事,对我们有何启示呢?本章所记,是孔子本身的故事,言简意赅而不失生动活泼。后人从中出典了“问一得三”这个成语,用以形容求之者少而得之者多;还把“父教”称之为“庭训”或“庭闻”。我们学习“问一得三”的故事,也有颇多的收获和启示:知道了诗教和礼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学诗,有助于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学礼,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我们还知道了,孔子做人做事,光明磊落,公正无私,不偏私其子,因而赢得人们的信任和尊重。

附:

【原文】

16·13  陈亢①问于伯鱼②曰:“子亦有异闻③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④其子也。”

【注释】

陈亢:孔子的学生陈子禽。②伯鱼:孔子的儿子孔鲤。③异闻:有别于弟子们的传授。④:这里是不偏爱的意思。

【译文】

陈亢问伯鱼说:“先生在您的父亲那里听到过比我们更多的传授吗?” 伯鱼回答说:“没有。他曾经一个人站在庭中,我快步恭敬地从旁走过。他问我:‘学诗没有?’我回答说:‘没有。’他告诉我:‘不学诗,就不知道怎么与人说话。’我退回去就开始学诗。过了几天,他又一个人站在庭中,我又快步恭敬地从旁走过。他问我:‘学礼没有?’我回答说:‘没有。’他告诉我:‘不学礼,就不知道怎么在社会上立足。’我退回去就开始学礼。我在私下里只听到过这两次教导。” 陈亢回去非常高兴地说:“我问一件事,却得到了三点收获:知道了要学诗,知道了要学礼,还知道了君子对他儿子并不偏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