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期】音频学《论语·泰伯篇第10章》孔子指出社会生乱的哪些原因?

音频学《论语·泰伯篇第10章》孔子指出社会生乱的哪些原因?

8·10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憎恨。不仁:指不符合仁德的人或事。已甚:太过分。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喜好勇力而又恨自己贫穷,就会作乱。对于不仁的人痛恨太过分,也会出乱子。”

怎样理解“好勇疾贫”就会生乱呢?好勇,是指爱冲动,动辄拳脚相加的人。子路请教老师:君子崇尚勇力吗?孔子说:“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他还说:“勇而无礼则乱。”(《论语·泰伯》)个性好勇的人,如果能注重学习,加强修养,使自己具有正义感,又能以礼来节制自己的言行,勇就会体现为一种美德;如果勇而无义,勇而无礼,就会成为不分是非,不辨善恶的一勇之夫,成为社会的乱源。自己贫穷,应勤劳致富,或通过其它合法的手段改变命运。喜好勇力而又恨自己贫穷,就是雪上加霜,非乱即盗。加强对这类人员的教育和引导,是社会管理中必须加以重视,认真研究,妥善解决的问题。

怎样理解“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也会出乱子呢?对于不符合仁德的人和事痛恨过度的人,古今都有,类似于如今网络语言环境中的“愤青”。不仁之人,的确令人痛恨。恶不仁者,是非分明,善恶必辨,本为正理。然而凡事都应有个度,如果对这样的人痛恨太过,过于逼迫,处之不妥,把他们置于永无翻身之地,不给改过自新的机会,势必激化矛盾,阻断他们向善的道路,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使之完全站到社会的对立面,更加胡作非为,从而造成社会的乱源。正如朱熹作注:“恶不仁之人而使之无所容,则必致乱。”因此,对于不仁之人,为政者应该注重其犯罪原由和心理的研究,从源头上加以疏导,对症下药,解决问题。还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地进行教育和引导,促其改邪归正,着力化解矛盾;普通民众也应抱有宽容之心,允许他们改恶从善,多做教育感化工作,促进社会和谐。

附:

【原文】

8·10  子曰:“好勇疾①贫,乱也。人而不仁②,疾之已甚③,乱也。”

【注释】

①疾:憎恨。②不仁:指不符合仁德的人或事。③已甚:太过分。

【译文】

孔子说:“喜好勇力而又恨自己贫穷,就会作乱。对于不仁的人痛恨太过分,也会出乱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