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秘笈——段氏古瓷自然老化痕迹鉴定十二条标准

个人简介

段大宾,又名晓冰,祖藉河北安平县。斋号静思园,别号“静思园公”、“博陵子”。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硅酸盐学会会员、发明家、收藏家、独立学者。

1953 年,生于河北保定革命干部家庭,自幼受良好教育。1975 年,毕业于上海华东理工大学硅酸盐专业。同年就职于河北省革命委员会建筑材料工业局,从事玻陶企业管理与科研工作。1990年下海,从事建筑业。后创办“石家庄燧人能源环保研究所”,从事生物质能研究,获五项国家专利。

段先生阅历丰富,历经政府官员,科技工作者、私企老板、发明家、收藏家、独立学者等多重身份,是一位有故事的人。

早年,即涉足收藏领域,醉心于历代古瓷,金石书法,收藏颇丰,多有重器。

天命之年,放弃实业,笃修学问。以自有金石藏品为基础,潜心研考中国书法史,著有《论“北魏洛阳邙山体”的成因与渊源》一文,遂获中书协“全国第八届书学讨论会”大奖,并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之誉。

耳顺之年,以硅酸盐专业知识为根底,以自有古瓷藏品为基础,主攻中国陶瓷史。著有《北宋汝窑研究》、《五代柴窑研究》等书。两书均为难度极高之学术专著,在当代古陶瓷研究著述中,较为罕见。为解决古陶瓷鉴定之问题,殚精竭力,总结出《段氏古陶瓷自然老化痕迹鉴定十二条标准》,以此鉴别陶瓷器的新老真伪,简便易懂,效果显著,堪称古瓷鉴定上的一次重大创新!

段先生淡泊名利,静思悟道,潜心学问,做事低调,被朋友戏称为“大隐之人”。

编者按

段大宾先生跻身硅酸盐材料行业已逾40载,特别是收藏古瓷30年来,对古瓷鉴真辨伪一事,尤为重视。面对地摊之瓷无明确考古发掘记录之严酷现实,他长期对“古陶瓷自然老化痕迹鉴定”进行研究,可谓殚精竭虑。近年来,他以所藏历代古瓷实物为基础,结合硅酸盐材料学基本原理,参考国内专家学者的有关经验,总结出《段氏古瓷自然老化痕迹鉴定十二条标准》,解决了古瓷鉴定中的瓶颈问题,终使古瓷鉴定中最关键的前期程序得以建立。应读者要求,现将《段氏古瓷自然老化痕迹鉴定十二条标准》,公布于世,以惠社会。

引言

自然界中的一切器物,从其产出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了自然老化过程,这是大自然的客观规律,是一个不可逆过程。古瓷器物上的自然老化痕迹,是苍桑岁月的历史见证,故而,以有无自然老化痕迹来鉴别一件瓷器是“新做”还是“老器”,其基本思路是科学的,是符合大自然客观规律的。

古陶瓷上的自然老化痕迹(现象)可用现代科学的六大理论加以阐释,它们是:

(1)硅酸盐材料学范畴的“陶瓷胎釉中内应力释放理论”;

(2)矿物结晶学范畴的“陶瓷胎釉内层空腔内结晶理论”;

(3)硅酸盐物理化学范畴的“活性离子交换理论”;

(4)普通化学范畴的“腐蚀与沉积理论”;

(5)普通物理学范畴的“机械碰伤与磨损理论”;

(6)普通气味学范畴的“腐朽气味生成与污染理论”。

上述六大理论所阐释的自然老化痕迹(现象)均与时间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人工造假与自然天成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物质演化过程。尽管造假者千方百计制造老化痕迹,然人算不如天算!做伪者欲达自然天成之程度是完全不可能的。故而,用陶瓷上自然老化痕迹(现象)的真伪来辨识“真品”与“伪器”,不但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中也是完全可行的。

古瓷釉层“宝光”

所有古瓷在千百年的入土与存世过程中,其瓷釉的表面与内层均会发生各种物理、化学变化,由此改变光线的反射性质,从而使古瓷釉层产生温润而含蓄的“宝光”。古瓷“宝光”的产生主要基于三种原因:

A. 古瓷釉中的“小裂纹”

古瓷釉层属玻璃质亚稳态物质,在千百年的存世过程中,由于釉层内应力的释放,在古瓷釉层内部会产生“材料疲劳”现象,即在古瓷釉层内部产生无数道肉眼难以辨识的“小裂纹”。这些“小裂纹”的存在,吸收与散射了部分入射光,改变了釉层原有的光学反射能力,从而使古瓷形成不同于新瓷的光学反射效果。

B. 古瓷釉中的“气泡内壁沉积层”

古瓷经千百年的历史过程,其釉层内部的微量活性物会缓慢渗出,并沉积在釉层气泡的内壁上,形成“气泡内壁沉积层”。该“气泡内壁沉积层”的存在,改变了入射光穿越釉层时的光反射能力,从而使古瓷产生不同于新瓷的光学反射效果。

C. 古瓷釉面上生成的“沉积皮壳”

古瓷经千百年的历史过程,其釉层表面的微量活性渗出物与外界微小物质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形成釉面沉积层,俗称“皮壳”。该“皮壳”的存在,改变了古瓷釉面原有的光反射能力,使古瓷釉面形成不同于新瓷的光学反射效果。

在上述三种自然老化痕迹的共同作用下,古瓷方能呈现出温润含蓄的“宝光”。凡古瓷均有“宝光”,故“宝光”可做为古瓷鉴定的最重要条件之一!用眼学方法确定

有“宝光”的瓷器,再用 50 倍折射光显微镜 45 度观察釉面,如釉面温润明亮,无人为作旧痕迹,则可定为真正的“宝光”古瓷。

新瓷的釉层致密而透明,气泡干净而明亮,釉面平整而光滑,因此,具有极强的光反射能力,古玩业界称之为“火光”。在千百年的入土与存世过程中,由于古瓷釉层的光学反射性质发生了上述三大变化,所以,真正的古瓷会发出温润而含蓄的“宝光”。古瓷的“宝光”与新瓷的“火光”有明显的区别。古瓷“宝光”的认定,属古玩界“眼学”的范畴,难以言表,需靠经验来感悟。特别应指出的是:古瓷“宝光”产生的原理,可用现代硅酸盐材料学理论加以宏观的阐明,也可用人类视觉器官对其加以感知。然令人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还难用科学仪器对其进行精确的测量与标定。用现代仪器对古瓷“宝光”进行科学测量并标定出具体数据,应是今后古瓷鉴定学研究的主要目标与方向。

注:当代造假者用化学腐蚀与物理磨损的方法,对新瓷釉层的“火光”加以消除,以模仿古瓷之“宝光”。然两者消光原理不同,一在表面,一为内层,故伪品难达真品自然天成,温润含蓄之程度。化学腐蚀消光作伪,伤及正常釉面的皮;物理磨损消光作伪,伤及正常釉面的肉。仔细观察,真伪可辨。

结论:虽能作假,然与真器相比,尚有差距。

古瓷釉层中的“死气泡”

古瓷自然老化现象最容易发生在釉层最薄弱部位――即釉层中气泡的顶部。在千百年的入土与存世过程中,因釉层内部应力释放、外部磕碰等原因,某些古瓷靠近釉面的少许气泡顶部最薄弱的部分会形成微小裂痕,有些小裂纹受到自然腐蚀而逐渐形成孔洞,外部的物质分子便会通过裂痕与孔洞逐渐渗入到气泡中,与釉层活性渗出物混溶后,共同沉积在气泡内壁上,从而形成一定数量的深浅不一的黄、褐、黑色气泡。古玩业界称之为“死气泡”。

古瓷“死气泡”可分为四种类型:

A.“闭口型死气泡”

该类气泡顶部没有明显的孔洞而只有肉眼难以辨识的微小裂纹,因此,“闭口型死气泡”内部的外来沉积物较少,故颜色较淡。(图 1)

图1

B.“半开口型死气泡”

该类气泡顶部因多年自然腐蚀而形成小孔洞且与外界贯通,孔洞边缘呈不规则的酥裂松脆的自然腐蚀状态(或曰:烂苹果状)。“半开口型死气泡”内部的沉积物较多,颜色深浅不一。(图 2)

图2

C.“全开口型死气泡”

该类气泡的上半部因多年自然腐蚀而完全烂掉,形成半球状的坑洞。“全开口型死气泡”内部的沉积物较多,颜色有深有浅。这类气泡多出现于唐宋以前的瓷器、及三彩器上。(图 3)

图3

D. 蜂窝状破气泡条带

该类气泡多发生在青釉点褐彩、白釉点褐彩,与部分彩瓷中。这类古瓷的基础釉料为青白玻璃釉,而其装饰彩釉则为高铁彩釉,两者化学成份不同。在古瓷高温烧成后,某些彩釉条纹表面会残存有密集的二次小气泡,在千百年的入土与存世过程中,这些密集的二次小气泡的顶部会因釉面内应力的作用而大面积的密集性破裂,最终形成“蜂窝状破气泡条带”。这种“蜂窝状破气泡条带”中的气泡极小,顶部呈酥裂松脆的自然腐蚀状态(或曰:烂苹果状),气泡内部的沉积物多少不一,颜色深浅不一。(图 4)

图4

绝大部分古瓷釉中均不同程度的存有“死气泡”。古瓷釉中的“死气泡”自然天成,稀疏散淡,深浅不一。故釉中有无“死气泡”,可做为古瓷鉴定的最重要条件之一。

用 50 倍显微镜垂直观测古瓷,清晰可见各种深浅不一,大小不同的“死气泡”。用45度角观测“死气泡”周边,可见明亮干净,几无损伤的正常釉面。

注:当代造假者用化学腐蚀与物理破坏的方法破坏瓷器釉面后,再用化学染色法伪造釉中“死气泡”。伪造的“死气泡”有如下特征:1.伪造的“死气泡”颜色单一,难达真品颜色深浅不一之态。2.伪造的“开口死气泡”破口边缘坚硬锋利,难呈古瓷自然腐蚀,酥裂松脆之貌(或曰:烂苹果状)。3.凡有伪造“死气泡”的周边釉面,均有明显的化学腐蚀或物理损伤之痕迹。化学腐蚀可大面积损伤正常釉面的皮,物理破坏可高密度损伤正常釉面的肉,并由此露出作伪马脚。

另外,某些古代高级瓷器中,譬如元代枢府釉,由于该类釉料中氧化铝含量的增加,致使该种釉料硬度较高,极耐腐蚀,故而釉中“死气泡”极少。对此类古瓷需耐心观察,仔细辨识。

结论:虽能作假,然与真器相比,尚有差距。

古瓷釉层中的“结晶簇群”

根据硅酸盐材料学理论:陶瓷釉料属硅酸盐玻璃体,硅酸盐玻璃体在能量层级上处于亚稳状态,故而,从陶瓷釉层形成那一天起,就存在对外释放能量之倾向,其中以釉层中内应力的释放为主要倾向。在古瓷入土与存世的千百年中,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及其各种复杂因素,在硬脆的玻璃釉层内部,以未熔化极小矿物颗粒为中心,便会形成应力集中点,随着釉层內应力的释放,以该点为中心便会逐渐生成放射状或云雾状“应力小裂纹”。另外,釉层与胎骨的结合处,则会生成冰片状“应力小裂纹”。上述应力小裂纹的形成是陶瓷釉层内应力释放的结果,需经上百年的时间方能完成。

根据矿物结晶学理论:当陶瓷釉层中“应力小裂纹”形成后,在古瓷入土与存世的千百年中,外界活性离子的沁入物与内部活性离子的渗出物便会在这些“应力小裂纹”的极小空腔内,共同沉积上一层“矿物结晶体”。

本文将这种沉积有“矿物结晶体”的“应力小裂纹”团组,称之为:釉中“结晶簇群”。 其主要形态有三种:

A. 绒花状“结晶簇群”(图 5)

图5-1

图5-2

B. 云雾状“结晶簇群”(图 6)

图6

C. 冰片状“结晶簇群”(图 7)

图7

需特别指出的有两点:(1)并非所有透明青白釉古瓷釉中都能生成“结晶簇群”,釉中“结晶簇群”是特定条件下的特殊产物,仅存于少数透明青白釉古瓷釉中。(2)高铁失透型釉料在正常烧制过程中也会产生“结晶体”然该结晶体属“微晶体”,与透明青白釉中的“结晶簇群”在形成原理与外型上有明显区别,切勿混淆。部分古瓷釉中有“结晶簇群”,故其可做为古瓷鉴定的重要标准之一。

新烧成的青白玻璃釉瓷器,釉层清彻透明,虽少数新瓷釉中也有未熔化极小矿物颗粒的存在,也会形成釉层内应力释放点,然其正处于釉层应力释放的初期,故其绝不会形成明显的“应力小裂纹”。没有明显的“应力小裂纹”就不能在其空腔内沉积上“矿物结晶体”,更不会形成明显的“结晶簇群”。古瓷釉中的“结晶簇群”,是大自然千百年苍桑岁月留下的历史遗痕,是千百年古瓷玻璃釉层内应力释放的结果,是内外活性离子沉积结晶的产物。透明青白釉古瓷中“结晶簇群”的生成,与时间长短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因此,用釉中有无明显“结晶簇群”来鉴别一件瓷器的新老,是绝对科学可靠的古瓷鉴定方法。故凡青白玻璃釉瓷器釉中有明显“结晶簇群”者,必“古器”无疑也!

用 50 倍折射光显微镜垂直观察古陶瓷釉层,可观察到明显的“结晶簇群”;用 45 度角折射光观察该处釉面,可见明显的花斑状应力崩裂纹(图 8)。釉中“结晶簇群”的产生机理,为余首次阐明。现公布于世,普惠社会。

图8

注:古瓷釉中的明显“结晶簇群”,天工偶成,深藏于釉层之中,对此,当代造假者很难仿制。需特别提醒的是:极少数釉料配制有问题的新瓷,在使用几十年后,也会在釉层中产生少量的极轻微的“结晶簇群”。几十年新瓷的这种极轻微“结晶簇群”与千百年老瓷的“结晶簇群”有明显不同。几十年新瓷的“结晶簇群”不太明显,仅在釉层中可见有极细的冰裂纹,用 50 倍显微镜 45 度角观察其釉表面,没有明显的崩裂剥落现象。而千百年老瓷的“结晶簇群”不但在釉层中有明显的崩裂纹,在釉表面还会呈明显的崩裂剥落状态,两者很好区分。

结论:千百年老瓷的“结晶簇群”,自然天成,人工难以仿造。但要注意对极少数几十年新器上极轻微“结晶簇群”的辨识。

古瓷釉面上的“开片纹”

在千百年的入土与传世过程中,某些古瓷因胎骨与釉层的膨胀系数不同,致使其内应力失衡,于是在釉面上便会产生形状各异的开片纹。古瓷开片纹呈三种情况:

A. 冰裂纹:外观为隐约可见的透明开片纹。其特征为:裂纹内干净透明,无杂质。冰裂纹有裂纹、无裂缝、无翘边及片纹变形现象,

B. 开裂纹:外观为明显的开裂纹。其特征为:裂缝内有较多杂质。开裂纹有纹有裂隙、无明显变形现象。

C. 翘边型开裂纹:外观为翘边状开裂纹。其特征为:开裂纹底部与胎骨有局部分离现象,裂缝内有明显的多年自然形成的“陈旧沉积物”。 翘边型开裂纹有纹、有裂缝、有明显翘边变形现象,用指甲刮擦有明显的挡手感觉。

上述三种开片纹,如贯穿釉层中气泡,便会生成“死气泡”。 因多年腐蚀,古瓷釉面开片纹锋利的边角,已变成“圆钝形”,并呈“自然酥松状”。(图 9)

图9

部分古瓷釉中存有自然生成的“开片纹”,故釉面“开片纹”可做为古瓷鉴定的重要标准之一。用 50 倍折射光显微镜垂直观察古陶瓷釉层,可清晰观察到釉面上各种“开片纹”。

注:当代造假者用温度急剧变化的方法,人为制造“开片”现象。然造假者难以伪造釉层开片的“翘边”现象,难以将釉层开片锋利的边角,变为古瓷自然酥松状的“圆钝形边角”,难以在开片纹空隙中填充面貌自然的“陈旧沉积物”。

结论:虽能作假,然与真器相比,尚有差距。

古瓷釉面上的“爆釉”

在千百年的入土与传世过程中,由于胎骨与釉层内因力的释放,在某些古瓷釉面上,特别是宋以前施用“化妆土”之古瓷釉面上,往往会产生局部的釉层剥落现象,古玩业界称之为“爆釉”。古瓷的“爆釉”断口垂直,釉层与胎骨自然分离,甚至有釉层翘边现象。在古瓷“爆秞”的边缘与露胎面上,有多年形成的呈自然状态的陈旧沉积物。部分古瓷釉面存有“爆釉”现象,故“爆釉”现象可做为古瓷鉴定的重要标准之一。用 50 倍显微镜垂直观察古陶瓷釉层,可清楚的察看“爆釉”现象。(图 10)

图10

注:当代造假者用敲击釉面的方法,人为制造“爆釉”现象。但伪造的“爆釉”处,其断口不垂直,且断口根部与胎骨仍连结紧密,无胎釉分离与翘边现象,难达古瓷“爆釉”自然天成之状。

结论:虽能作假,然与真器相比,尚有差距。

古瓷釉面上的化学“腐蚀痕迹”

在酸、碱、盐及高氟水质的地域,某些入土的古瓷表面会有不同程度的自然腐蚀痕迹,古玩业界称之为“土咬痕”。在传世的古瓷中,由于种种原因,在其釉面上也会有各种轻微的腐蚀现象。

古瓷上的“腐蚀痕迹”有轻有重,自然天成。主要呈以下四种形态。

A. 点状蟾蜍皮斑痕

在青白釉古瓷的烧制过程中,由于釉料细度不够、烧制温度不够或高温段停留时间太短等等原因,致古瓷釉料中某些矿物颗粒未能完全融化,故古瓷烧成后,便会在光滑的釉层表面上形成一些细小而明显的凸起物,好似蟾蜍皮上的斑点。俗云:出头的椽子先烂。在千百年入土与传世过程中,这些细小凸起物的顶部及其顶部边缘的釉面最容易磨损及腐蚀。对这种自然老化痕迹,本文称之为“点状蟾蜍斑痕”。

“点状蟾蜍斑痕”自然老化的具体特征是:部分细小凸起物的顶部及其顶部边缘的釉面被腐蚀,其它部分的釉面则是温润明亮的。作伪者在短期内用强酸、强碱腐蚀的釉面则是:不但细小凸起物的顶部有腐蚀现象,而且周围其它部分的釉面也有相同的腐蚀现象,呈大面积釉面腐蚀之状态。换言之,自然老化的釉面是:该腐蚀的地方腐蚀了,不该腐蚀的地方不腐蚀;作伪的釉面则是:该腐蚀的地方腐蚀了,不该腐蚀的地方也腐蚀了。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

“点状蟾蜍皮斑痕”用 50 倍显微镜 45 度角观测,清晰可见。(图 11)

图11

B. 鳞片状蛇皮斑痕

在富铁釉古瓷的烧制过程中,由于还原气氛下磁性铁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与聚集,在釉面上便会形成某种近似圆形的富铁分子团。在这些富团分子团中铁分子含量相对较高,较耐腐蚀;而各个富铁分子团的交界处,碱性物质含量相对较高,不耐腐蚀。俗云:吃柿子专拣软的捏。在千百年入土与传世过程中,某些酸、碱性物质会将这些不耐腐蚀的部分慢慢腐蚀掉,形成细小的沟槽。故而,在某些青釉、酱釉、黑釉的釉面便会形成大面积成片相连的鳞片状沟槽网格。对这种自然老化痕迹,本文称之为“鳞片状蛇皮纹”。

“鳞片状蛇皮纹”自然老化的具体特征是:视存世时间的长短与腐蚀程度的不同,鳞片状沟槽的深浅各不相同,而由鳞片状沟槽所包围的釉面,则温润明亮。而作伪的釉面则是:鳞片状沟槽呈很浅的腐蚀状态,而由鳞片状沟槽所包围的釉面,亦呈同样的腐蚀状态。换言之,应该腐蚀的地方腐蚀了,不该腐蚀的地方也腐蚀了。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

“鳞片状蛇皮斑痕”用 50 倍显微镜 45 度角观测,清晰可见。(图 12)

图12

C. 流水状沟槽纹

在青花釉古瓷的烧制过程中,由于青花钴料含有铁元素,在还原气氛下磁性铁分子会相互吸引聚集,在釉中青花钴料浓重之处便会形成某种近似圆形的富铁分子团。由于青花属高温瓷,这些近似圆形的富铁分子团在高温烧制时便会向下流动,呈流水状斑纹,经长期腐蚀后便会形成“流水状沟槽纹”。“流水状沟槽纹”的腐蚀原理与自然老化的具体特征与“鳞片状蛇皮纹”基本相似,只是形状有些差异。两者辨伪方法亦相同,可相互参照借鉴。

(图13)“流水状沟槽纹”用50倍显微镜45度角观测,清晰可见。

图13

D. 山脉状条索纹

在精细高档瓷釉的烧制过程中,釉料配制较精细,高温区保温烧制时间较长,因此,釉中硅酸盐矿物莫来石发育生成的较完全。高温中的瓷釉在长时间表面张力的作用下会形成较为平整的釉面。在此平整釉面下,即有耐腐蚀较强的莫来石,又有耐腐蚀相对较差的高碱玻璃体。在千百年的入土与传世过程中,古瓷平整的釉面要发生轻微的化学腐蚀现象,其中耐腐蚀相对较差的高碱玻璃体便会产生轻微的腐蚀与流失,而耐腐蚀较强的莫来石则保留下来,形成“山脉状条索纹”。就象沙漠中的“风凌石”刚形成的样子;或象喀斯特地貌中“水冲石”刚形成的样子。

“山脉状条索纹”用 50 倍显微镜 45 度角观测,清晰可见。(图 14)

图14

总而言之,大凡古瓷均有不同程度的化学腐蚀现象,故上述四种釉面腐蚀现象可做为古瓷鉴定的重要标准之一。

注:根据弱者先蚀之理论,古瓷自然老化腐蚀均为点腐蚀,不会产生大面积整体性腐蚀现象。另外,根椐电化学腐蚀理论,古瓷釉面的腐蚀与沉积会同时进行,当古瓷釉面某些薄弱部分被腐蚀的同时,而古瓷釉面某些末腐蚀部分会因硅酸盐、铝酸盐离子的沉积反而会更加明亮。古瓷的自然腐蚀是以缓慢的电化学腐蚀为主,以低烈度的普通化学腐蚀为辅,所以古瓷虽有腐蚀现象但仍会温润明亮,宝光四射。人为造假没有缓慢的电化学腐蚀过程,只有快速的高烈度的强酸强碱化学腐蚀过程,所以不该腐蚀的釉面也被腐蚀了。用化学腐蚀方法作伪的釉面,看上去较脏,灰暗无光。仅凭这一点,即可辨别古瓷之真伪。

结论:虽能作假,然与真器相比,尚有差距。

古瓷釉面上的“蛤蜊光”

某些古瓷,特别是古彩瓷的釉中含有活泼的铅、锌、铜、锰、铁等金属离子。在千百年的入土或传世过程中,因硅酸盐活性离子的交换与渗出反应,古瓷釉中的这些活性金属离子便会缓慢析出并沉积在釉面上,形成极薄的金属氧化物沉积层。在阳光的照射下,这层极薄的金属沉积层会发出彩虹般眩丽多彩的光芒,古玩业界称之为“蛤蜊光”。

产生古瓷“蛤蜊光”的金属离子沉积层是一种软性物质,耐磨性较差,因此,新出土古瓷与存世古瓷上的“蛤蜊光”有所不同。新出土古瓷上的“蛤蜊光”较厚实,磨损较少,色彩明显。而存世古瓷上的“蛤蜊光”则磨损较多,色彩不明显。由于磨损之原因,古瓷釉面凹洼处“蛤蜊光”色彩明显,而釉面凸起处“蛤蜊光”则色彩浅淡。需特别指出的是:某些新出土的千年以上的青瓷、白瓷上也会有浅淡的“蛤蜊光”,但数量极少,尤为难得。凡古瓷彩瓷釉面上必有“蛤蜊光”,故“蛤蜊光”为做为古瓷鉴定的重要标准之一。

用 50 倍折射光显微镜 45 度角观察古陶瓷釉层,可清晰地观察到古陶瓷釉面上的“蛤蜊光”。 (图 15)

图15

注:当代造假者用化学涂染法来伪造“蛤蜊光”,但伪造的“蛤蜊光”死板而不灵动,多有漏涂与越界现象,难达古瓷“蛤蜊光”自然天成之程度。

结论:虽能作假,然与真器相比,尚有差距。

古瓷上的“土锈斑”

在千百年的入土过程中,在潮湿的环境里,因矿物结晶沉积反应,土壤中的活性碳酸盐、硅酸盐等等分子会沉积在古瓷表面,形成有一定强度的,形状各异的自然沉积物,古玩业界称之为“土锈斑”。古瓷上的“土锈斑”有两种情况:

A. 碳酸盐类土锈斑

在弱碱性高钙土壤中,地下水中的活性碳酸盐分子会缓慢地沉积在古瓷表面,形成形状各异的“碳酸盐沉积物”。因外部环境的不同,该类“碳酸盐沉积物”与古瓷粘接或牢固,或松散,且形态各异,自然天成。

古瓷上“碳酸盐沉积物”的鉴定方法为:

(1)滴酸试验剧烈起泡者真。

(2)摄氏 800 度高温烙烫,无烟无味者真。

B. 硅酸盐类土锈斑

在弱酸性高硅土壤中,地下水中的活性硅酸盐分子会缓慢地沉积在古瓷表面,形成较密实的“硅酸盐沉积物”。“硅酸盐沉积物”与古瓷粘接较牢固,多呈扁平状,无突起颗粒,且形态自然天成。

古瓷上“硅酸盐沉积物”的鉴定方法为:

(1)滴酸试验无气泡产生,且沉积层可溶觪者真。

(2)摄氏 800 度高温烙烫,无烟无味者真。

凡入土古瓷均程度不同的存在“土锈斑”,故“土锈斑”为古瓷鉴定的重要标准之一。用 50 倍折射光显微镜垂直观察古陶瓷“土锈斑”可清晰地观察到形态自然的结晶体。

注:当代造假者伪造古瓷“土锈”,常用如下两法:

A. 有机法:初级造假者将有机粘接剂与砂、土混合,涂抹在瓷器表面,以伪造“土锈斑”。该法的长处是粘接牢固,颇能乱真。亦有用鸡蛋清与砂、土混合,涂抹在瓷器表面,以伪造“土锈斑”。该法简单实用,但粘接不太牢固。

有机粘接剂耐酸性强,故该法伪造的“土锈斑”经滴酸试验, 即不起泡,也不溶解。另 外,有机粘接剂不耐高温,故该法伪造的“土锈斑”经高温贴烫试验,会 分解冒烟,并产生刺鼻的化学气味。据此两法,可辨其真伪。

B. 无机法:高级造假者将无机粘接剂(水玻璃、水泥等)与砂、土、石灰石未混合,涂抹在瓷器表面,以伪造“土锈斑”。 该法的长处是:滴酸试验起泡,且高温烙烫试验无烟无味,颇能乱真。该法的缺陷是粘接不牢固,形态不自然,表面较圆润,不扎手。与古瓷“土锈斑”有明显区别。

总而论之:有机法伪造的“土锈斑”很好辨识,而无机法伪造的“土锈斑”则需认真对待,谨防上当。

结论:“土锈斑”虽能作假,然与真器相比,尚有差距。

古瓷釉面鬃眼与胎骨孔洞中的“陈旧沉积物”

在千百年的入土与传世过程中,因矿物结晶沉积反应,在古瓷釉面的“鬃眼”与胎骨的“孔洞”内,会不同程度,或多或少的存有一些自然形成的“陈旧沉积物”。由于时间久远,古瓷鬃眼与孔洞内的“陈旧沉积物”颜色深浅不一,质地坚实,形状各异,部分沉积物有自然形成的龟裂纹。

用 50 倍折射光显微镜垂直观察古陶瓷鬃眼与孔洞,即可清晰地观察到其中的“陈旧沉积物”。 (图 16)

图16

凡古瓷釉面鬃眼与胎骨孔洞中均存有不同程度之“陈旧沉积物”,故“陈旧沉积物”可做为古瓷鉴定的重要标准之一。

注:当代造假者用人工抹土的方法,伪造瓷器鬃眼与胎骨孔洞中的“陈旧沉积物”。然造假者伪造的“陈旧沉积物”,土质单一,质地松散,形状呆板,难呈古瓷“陈旧沉积物”颜色深浅不一,质地坚实,斑驳龟裂,自然古旧之貌。

结论:虽能作假,然与真器相比,尚有差距。

古瓷胎骨上的“老化痕迹”

在千百年的使用与存世过程中,由于胎骨内因力的释放,古瓷胎骨与自然界岩石的“自然风化”一样,会有程度不同的老化现象。历经千百年的古瓷胎骨表面,风化酥松,色泽暗淡。修胎细致的古瓷胎骨手摸较光滑,不扎手;修胎粗糙的古瓷胎骨,毛渣酥脆,一摸即掉。与之相反,新瓷的胎骨表面,则色泽白亮,毛渣坚硬扎手。历尽苍桑的古瓷胎骨在自然界的氧化、腐蚀作用下,会形成或干硬、或油润等古瓷胎骨表面。古瓷胎骨上的“老化痕迹” 主要有四种情况:

A. 古瓷胎骨表面的“应力崩裂纹”

陶瓷胎骨是高温冷却的产物,在千百年的入土与存世过程中,由于胎骨内因力的释放,某些古瓷在其胎骨表面便会产生数量不等的小崩裂纹。用 50 倍折射光显微镜垂直观察其胎骨表面,可见明亮的闪光点,如转动观测角度,这些闪光点会由亮变暗,由此可证明胎骨上“应力崩裂纹”的存在。

B. 古瓷胎骨边角的风化酥松现象

在千百年的入土与存世过程中,由于胎骨内因力的释放,某些古瓷在其胎骨边角处也会产生数量不等的小崩裂纹,并导致该处酥松风化,局部脱落,形成较圆润的胎骨边角。用手抚摸不扎手并有光滑的的感觉。

C. 古瓷露胎处的自然变色现象

在千百年的入土与存世过程中,由于氧化、腐蚀与污染,在古瓷胎骨表面会产生自然的变色现象。古瓷胎骨的颜色深浅不一,自然天成。

D. 古瓷使用后胎骨上的自然磨损现象

在千百年的存世过程中,古瓷足底胎骨会产生自然磨损现象。古瓷胎骨的磨损面光滑细腻,着力点颜色浅淡,自然天成。

新老瓷器的胎骨表面有较大不同。凡入土与存世古瓷胎骨均不同程度的有“老化痕迹”,故胎骨“老化痕迹”可做为古瓷鉴定的重要标准之一。

注:当代造假者用高温烧烤或强氧化剂烧蚀等方法,使新瓷胎骨呈古旧貌。然伪瓷胎骨色泽单一,难达古瓷胎骨色泽深浅不一的自然之貌。另外,造假者无法使新瓷胎骨毛渣变的酥软松脆,新瓷胎骨毛渣扎手问题难以解决。

结论:虽能作假,然与真器相比,尚有差距。

 十一
古瓷釉面上的“使用痕迹”

在千百年的存世过程中,某些传世的古瓷表面会有程度不同的自然使用痕迹,主要有两种情况:

A. 极细的摩擦纹(软纹),业界称之为“牛毛纹”。(图 17)

图17

B. 形状各异的刮蹭与磕碰纹(硬纹)。(图 18)

图18

凡传世古瓷均有程度不同之“使用痕迹”,故“使用痕迹”可作为古瓷鉴定的重要标准之一。用 50 倍折射光显微镜 45 度角观察古陶瓷釉层,可清晰地观察到古陶瓷釉面上的“使用痕迹”。

注:当代作伪者用机械磨擦的方法伪造瓷器的“使用痕迹”,然难达古瓷表面“使用痕迹”古旧自然之风貌。

结论:虽能作假,然与真器相比,尚有差距。

十二
古瓷胎骨上的“土腥味”

在千百年的入土过程中,出土古瓷会有古墓中特有的“土腥味”。凡入土古瓷必有“土腥味”,故其可作为古瓷鉴定的重要标准之一。

注:当代造假者取古墓之土,将瓷器深埋其中,使该瓷器染有古墓中的“土腥味”。目前,当代作伪者伪造的瓷器“土腥味”已达真假难辨之程度。故而,瓷器上的“土腥味”,只能做为古瓷鉴定之辅证,不能做为主证。

结论:惟妙惟肖,与真器相比,真假难辨。

结语

本标准是现代科学理论与科技新产品相结合的产物。本标准不是推翻传统“眼学”另起炉灶,而是对传统“眼学”的补充、完善与发展。

本标准鉴定古瓷,是一个宏观考察,综合分析的过程。从理论上讲,一件瓷器只要符合前 11 条中的任何一条,即可判定为古瓷,然而,一件古瓷历经千百年会呈现多种自然老化现象,会符合多项标准。正因如此,本标准不是用一根绳而是一张网来捕捉与鉴别古瓷,由此,保证了古瓷鉴定的高度准确性。

本标准鉴定古瓷,不需复杂昂贵的仪器设备,只需一个 50 倍折射光显微镜、一瓶酸液、一把电烙铁即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本标准理论清晰,简单易行。老庄“大道至简”,在此得最佳体现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