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初兴(资治通鉴卷二一三之十一)
开府仪同三司、内外闲厩监牧都使、霍国公王毛仲依仗自己得到玄宗皇帝的宠幸,一天比一天骄纵。唐玄宗因为宠幸故而容忍他。王毛仲和左领军大将军葛福顺、左监门将军唐地文、左武卫将军李守德、右威卫将军王景耀、高广济关系很亲近。葛福顺等人依仗王毛仲的权势为非作歹。后来,王毛仲向唐玄宗要求当兵部尚书而没有得到同意,于是言语表情中流露出不满的情绪,唐玄宗因此很不高兴。
这时,唐玄宗开始宠信宦官起来,常有宦官当上三品将军,拥有在府门前排列仪仗的特权。宦官们奉命出使经过各州时,地方官员们都竭力奉承,惟恐满足不了他们的要求。每次出使宦官们得到的贿赂馈赠都不少于一千缗;时间一长,京城郊区的田园有三分之一以上都到了宦官的手中。宦官之中杨思勖、高力士尤其受宠。杨思勖曾多次率兵出征,高力士则常常在宫中侍卫。然而,王毛仲对这些受到天子宠幸的宦官却视若无人;那些品级稍低的宦官,如稍有违背他的心意,他就像对仆人一样地辱骂他们。高力士等人对王毛仲受到唐玄宗的宠幸都很嫉妒,但又不敢说话。
这时,恰好王毛仲的妻子生了孩子。孩子出生后的第三天,唐玄宗派高力士送给他很多好酒美食、金银丝绸,并且授予他儿子五品散官。高力士回来后唐玄宗问道:“王毛仲高兴吗?(毛仲喜乎?)”高力士回答道:“王毛仲抱着他襁褓中的儿子给我看并且说:'我这儿子怎么就做不了三品官呢!’(毛仲抱其襁中儿示臣曰:'此儿岂不堪作三品邪!’)”唐玄宗听后勃然大怒,说:“以前铲除韦氏时,这个狗贼就怀有二心,朕本不想说这件事;现在他竟敢借刚出生的儿子来埋怨我。(昔诛韦氏,此贼心持两端,朕不欲言之;今日乃敢以赤子怨我!)”高力士趁机说:“禁卫军的奴才,给他们的官职太大了,他们互相勾结,如不早日除去,必定会发生大乱。(北门奴,官太盛,相与一心,不早除之,必生大患。)”唐玄宗也担心王毛仲的党羽因惊惧而发生变故。
开元十九年(辛末,公元731年)春正月壬戌(十三日),唐玄宗下令,以王毛仲对他不忠且有怨恨情绪而贬为州别驾,葛福顺、唐地文、李守德、王景耀、高广济等人也同时贬为边远各州的别驾,王毛仲的四个儿子贬为边远各州的参军,受他们牵连的有几十人。王毛仲走到永州时,唐玄宗又派人在路上将他赐死。
从此,朝中宦官的势力越来越大,高力士尤其被唐玄宗所宠信。唐玄宗曾对人说:“高力士值班时,我睡觉才得安心。(力士上直,吾寝则安。)”所以高力士多数时间留在宫中,很少到宫外的府第居住。各地上报的奏表也都要先呈送高力士,然后上奏唐玄宗。小一点的事高力士自己就决定了,他的权势超越了所有内侍外臣。金吾大将军程伯献、少府监冯绍正和高力士结为兄弟。高力士的母亲麦氏去世时,程伯献等人也去充当孝子接受百官的吊唁。他们披头散发,捶胸顿足,悲声哭泣,比自己死了母亲还要悲痛。高力士娶瀛州吕玄晤的女儿为妻,于是就提拔吕玄晤当少卿,吕家子弟都成为诸王的师傅。吕氏去世时,朝野上下的人都争先恐后前去吊唁哭祭,吊唁之人从他家府门一直到墓前,车马络绎不绝。然而高力士为人小心谨慎,恭敬有礼,因此唐玄宗始终亲近并信任他。
宦官作为帝王不可替代的近侍,与他人相比是有很大优势的,更容易得到帝王的信任。加上高力士为人低调,所以在玄宗皇帝的后半段帝王生涯中,他成为能够发挥重要影响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