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唐诗解读——李白之《梁园吟》
我浮黄云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
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
平台为客忧思多,对酒遂作梁园歌。
却忆蓬池阮公咏,因吟渌水扬洪波。
洪波浩荡迷旧国,路远西归安可得。
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
平头奴子摇大扇,五月不热疑清秋。
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
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
昔人豪贵信陵君,今人耕种信陵坟。
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
梁王宫阙今安在?枚马先归不相待。
舞影歌声散绿池,空余汴水东流海。
沉吟此事泪满衣,黄金买醉未能归。
连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赌酒酣驰晖。
歌且谣,意方远。
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注:
挂席:鼓帆前行。
达命:达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平头:古代的一种头巾。
枚马:指西汉文学家枚乘、司马相如。
解读:
这首诗据考证大约作于天宝三年,公元744年,诗人游大梁(河南开封)和宋州(河南商丘)时。梁园即当代梁孝王所建,平台为春秋时宋平公所建。在此这前李白奉诏入京,后又被“赐金放还”,现在诗人来到大梁和宋州,其眼中所见的景物、历史遗迹自然激起他的情感,而这一情感在这首诗中当中得到淋漓尽致地体现。
全诗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从“我浮黄云去京阙”至“路远西归安可得”。这主要是抒发诗人离开长安后情绪低落的心情,但诗人一贯的作法,他并没这种情绪,而是融情于景,对眼前所见景物进行描摹以表现。山路漫长,行程艰难,诗人已感厌倦,想起了历史上梁园这个曾经文人云集、春风得意的地方,如今,同一个地方,李白却对五百年前的另一位诗人阮籍心有戚戚,一句“路远西归安可得”参透了多少惋惜、遗憾、激愤的情感!
第二部分从“人生达命岂暇愁”到“分曹赌酒酣驰晖”。这一部分体现了李白一贯的浪漫主义风格。诗人由失意转而为激昂奔放。诗人描述了具体的物质享受——奴子摇扇消暑、食有鲜梅吴盐。表示要做达命者,并以登高楼、饮美酒等行径来寻求解脱,他反对伯夷、叔齐式的“高洁”,但这实质上诗人心向往而不得的心寒至极的表现。
他也曾经想建功立业,但现实的种种遭遇让他深陷矛盾之中。面对眼前的景物,联想到它曾经历的各种辉煌和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的先贤们——魏公子无忌坟墓已成田地,汉梁孝王宫室已经荡然无存,枚乘、司马相如的踪迹全无。这些大人物尚且如此,何况人生失意的诗人。“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这两句造境极佳,冷月荒城,高云古木,很好地烘托了遗迹的荒凉。“舞影歌声散绿池,空余汴水东流海。沉吟此事泪满衣,黄金买醉未能归。连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赌酒酣驰晖”,以自然河湖之水永恒与舞影歌声之短暂作一对比,渲染人生飘忽之感。接下来,诗人呼五行六,分曹赌酒,开始酣饮豪博。这里所谓“五白之戏”“六博之戏”都是古代一种游戏。前者是唐宋时期流行的“卢雉”之戏,后者则是起源很早的一种博戏。
第三部分——“歌且谣,意方远。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这种颇有楚辞味道结局,诗人意在表明自己总有一天,也会像高卧东山的谢安那样实现自己的理想。
全诗利用各种手段,从客观景物到历史事实以至生活场景勾连起来,使人感到全诗一种强烈的情感激流在流淌,吸引着读者在诗人所营造的意境中努力地寻求与其情感的契合。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排行十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随家迁居绵州昌隆县(四川江油)。陈寅恪先生曾认为李白其先为西域胡人,陇西李氏乃伪托。其出生地亦多异说,或谓生于条支(今阿富汗加兹尼),或谓生于焉耆碎叶(今新疆库尔勒与焉耆回族自治县),或谓武后神功年间迁蜀而生于蜀中者。曾官翰林供奉,故称“李翰林”。贺知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世称“李谪仙”。在蜀中度过青少年时代,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李白出川漫游,先后隐居安陆(今属湖北)和徂徕山(在今山东)。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因得罪权贵,三年后,即744年赐金还山。此后漫游梁宋、齐鲁,南游吴越,北上幽燕。天宝末期,安史乱起,李白应召入永王李璘幕府,后王室内讧,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累入狱,获释后又被定罪流放夜郞,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于途中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闻李光弼出镇临淮,时已届暮年,仍欲从军,半道病还,次年卒于当涂(今安徽马鞍山)。代宗即位后,曾以左拾遗召,然李白已经去世。旧《唐书》有本传。李白一生以大鹏自喻,以“安社稷”“济苍生”为己任,欲以布衣取卿相,不愿从科举入仕,然始终未能得志。其作品散失甚多,今存近千首。《全唐诗》存诗25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36首、断句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