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午门
“午门是紫禁城总体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故宫的正门,是真正的'宫门’。进了天安门、端门,这只是宫廷的'前奏’,进了午门,才算是进了宫。有午门,没有午门,是不大一样的。没有午门,进天安门、端门,直接就看到三大殿,就太敞了,好像一件衣裳没有领子。有午门当中一隔,后面是什么,都瞧不见,这才显得宫里神秘庄严,深不可测。”(汪曾祺《午门忆旧》)
正如汪曾祺先生所说,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它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直至天启年间才修建完成,清顺治四年(1647)重修,清嘉庆六年(1801)再修。午门平面呈巨大“凹”字形,中间广场面积超过9900平方米。午门前有端门、天安门、大清门,其后有太和门。各门之内,两侧排列整齐的廊庑。这种以门庑围成广场、层层递进的布局形式是受中国古代“五门三朝”制度的影响,有利于突出皇宫建筑威严肃穆的特点。
午门门楼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暗合“九五之尊”),重檐黄瓦庑殿顶。东西城台上各有庑房十三间,从门楼两侧向南排开,形如雁翅,也称雁翅楼。在东西雁翅楼南北两端各有重檐攒尖顶阙亭一座。威严的午门,宛如三峦环抱,五峰突起,气势雄伟,故又称为“五凤楼”(在旧戏里,五凤楼常常是皇宫的代称)。
午门有五个门洞,表面上是三个,但左右还各有两个掖门,开在东西城台里侧,一个面向西,一个面向东,属于“明三暗五”的格局。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皇帝大婚时,皇后可以进一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在清代,文武大臣出入左侧门,宗室王公出入右侧门。左右掖门平时不开,只有皇帝在太和殿举行大典时,文武百官才由两掖门出入。这都体现着所谓的“礼制”,实际上强调着尊卑有序。
清代的午门有什么功用呢?简而言之,清代午门的用处大概有三项:一是清帝在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于午门颁发第二年的历书,举行颁发仪式,叫“颁朔之礼”。二是清廷有大规模的征战,打了胜仗收兵回朝时,有时要进献战俘,并在午门举行仪式,清帝则亲临午门接受进献战俘的仪式。三是每逢重大典礼时,清帝要在午门城楼上接见外藩使节。此外,午门正楼两侧有钟鼓亭各三间,每遇皇帝亲临天坛、地坛祭祀则钟鼓齐鸣,到太庙祭祀则击鼓,每遇大型活动则钟鼓齐鸣。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旧戏和评书中时常会听到“推出午门斩首”类似的话,但这是编戏编书人编出的话,实不足信。在清代杀人被认为是凶事,清帝是不会让这种不吉利的杀人之地靠近自己的宫室的。清代北京斩人常在宣武门外菜市口。杀人砍头的地方之所以选在菜市口这样人多的地方,是因为清朝统治者既是为要用屠刀来维护自己的专制权威,更是要藉此恐吓治下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