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记忆与回忆

生活,一半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

模糊的记忆想起最初的床。小时候,家是那种“串糖葫芦” 式的两间屋子。因为兄妹多,又都是不大的孩子,母亲把我们安排在一个屋子里,睡在两张单人床拼在一起的一张“大床”上。床是木头做的,两边起了床头,用木条小板隔起,并刷有珠紅色的油漆。那个年代,收音机是家里唯一带响的电器。夜晚,兄妹几个躺在床上,听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渐渐地睡去,一觉到天亮。

因为躺在“一张”床上,许多事情就方便了。每天晚上总会上演“我要挨着谁睡”的争闹,从未停歇过。而获得挨着机会的俩人,常常把头蒙在被子里,小声嘀咕着,或者打开事先准备好的手电筒,偷偷地看东西或照个鬼脸吓唬对方,不时地发出声响,引来父母的责令:“还不赶紧睡觉,找不自在啊!”这时我们便都老实了,不敢再发出一点儿动静。不一会儿,轻轻的鼾声此起彼伏,你脚放在了我的肚子上,我手抱着他的胳膊,他的身子已经横着睡了,被子则早已被踹到一边去了,床上一片“狼藉”。

这张床板与板之间不平,有时会咯着我们的身体,床牙咬合的也不稳,一动就会发出吱吱格格的声响,但它一点也没有影响我们兄妹之间的玩耍,快乐的成长。它是我们童年的家庭游乐场——“蹦蹦床”,它是我们儿时的家庭小剧场——“放映室”。这张床我们睡了有十年!

长大了,家也换了三室的房子。女孩一个屋子,男孩一个屋,父母一个屋。我们都有了各自的“空间”——单人床。我们彼此享受着独自的小天地,各自床铺收拾得干净整洁,还想法设法地弄个与众不同的东西,为了达到目的,找寻各种理由来满足心底的那份私欲。比如让爸爸给自己安一个小台灯,是为了多学会习;又如让妈妈给买块小花布,在床边拉个帘,好让自己不受打扰好好休息……父母尽力满足我们的要求,而我们在得到满足、感到高兴的同时,渐渐地缩进了一个小格子里,变得很少和家人说话聊天了,不知不觉有了一个外壳。不在喜欢家人坐在自己的床上,更别说睡在你的床上了。

房子大了,空间大了,可我们的心胸似乎变小了。家里嬉闹声几乎没有了,家人在一起只是吃饭的时候,家人是否在家,在干什么,都和自己无关,我们互不打扰,做着自己的事。大房子,单人床让我早早地学会了“独处”。

儿时炼就的一身“折跟斗打靶式”的睡功,着实让我在单人床上受了不少屈。因为睡觉不老实,多少次从床上掉到地上,摔痛了自己,也弄醒了他人,还招来一片笑声。唉,每每这时,我好怀念从前的“大床”啊!好想好想拥有一张属于自己的大床!终于有一天,我实现了那个梦想。

那年我结婚了,拥有了一张嘎嘎新的婚床。婚床是找专业木匠做的,是当时最流行的款式,木制的婚床很沉很结实。床头用栗子色皮革包饰,同色扭扣把皮面分隔成多个菱形块,使得皮面凹凸有致,非常有立体感。外框是用木头雕刻成的波浪状的云朵,起伏变化均成对称态势,并着了酱红色。床喜庆至极,它陪我走过生活的不同阶段,度过人生角色的各种转换,他见证了我接下来20多年生活的酸甜苦辣,跌宕起伏。

我是那么的喜欢和在乎它,可还是把它放弃了。几年前搬入新家时,看着已经多处脱落的油漆和破口的皮面床头,我下了很大的决心,把它送了人,买了现在流行的2米×1.8米的大床。我清楚地记得,它被抬走时我的心很痛很痛,好长好长时间里,心被带走了……

新床更大了,它是我想要的,可我看着它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多年过去了,今天它还是静静地放在那里,不曾用过!

床,本身没有思想没有生命,但因为我们生活在它的身体里,便赋予了它的“生老病死”。生活离不开床,我们和它有了一种说不清又道不明的微妙关系……

记起梦里的一幕,一张硕大的“床”伴着航船载着江水,扶着白云揽着阳光,那一刻,我笑颜盈盈幸福地趟在那上面……那可否是我将来的“床”!

(0)

相关推荐

  • 如何调整睡眠不好、甚至经常做噩梦

    文/龙吟师傅 很多朋友都反映自己睡眠不好,甚至经常做噩梦,尤其是一些过敏体质的人,更明显,甚至影响健康和生活.这种情况是怎么回事,应该如何调整?随龙吟师傅来了解一二 睡眠不好.经常做噩梦,除了自己的心 ...

  • 行走的单人床变形记

    行走的单人床变形记

  • 随笔||记忆与回忆

    记忆与回忆 1962年正处在三年困难时期已经四十二岁的母亲生下了我,不知是奶水不足还是其他营养不良的原因,我比其他孩子脑袋大很多,实实在在是个大头儿,以至于到已经六十的我,仍然比正常人脑袋大一圈. 畸 ...

  • 【灵璧记忆】回忆儿时的挑货郎

    挑货郎与我们的情缘 文/王潘 今天,我和学生一起击少队鼓,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记忆,村里经常会来换东西的挑货郎. 那个时代,村民没有到外地打工的,全都在自己的村子里,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望相助的 ...

  • 【灵璧记忆】回忆那些年,咱们灵璧人割麦子的场景

    又到麦收季节 文/尚旭霞 又到麦收季小满过后,天气变热,杏儿黄了,大麦收过,小麦再晒几个太阳也可以收割了. 得知母亲还有两亩地的小麦需要收割,说真的,极不情愿去帮忙.小时候,几十年前的午收,几十亩的劳 ...

  • 【灵璧记忆】回忆那些年在灵璧老家烧锅的日子……

    烧锅 文/云中漫步 童年的记忆里,农村烧饭用的是那种大土灶.通常烧的是干草,枯叶之类的东西,非常难烧.所以在当时的农户家里,大部分的土灶边上都装一个风箱.一推一送之间,源源不断的风就吹到柴草上,火苗越 ...

  • “记忆、回忆”主题的范文来啦

    托物寄情,以记忆中的物,展开内容的叙述,朴素中见作者思念亲人的深情."奶奶"的可亲形象脱颖而出.

  • 【记忆】回忆宜宾江南镇第一条公路建设历程 ‖ 王满堂

    回忆宜宾江南镇 第一条公路建设历程 王满堂 江南镇,地处长江南岸,与宜宾市南溪区隔江相望.它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是原来的南溪县(2011年3月,撤销南溪县,设立宜宾市南溪区)不可或缺的杂交水稻制种 ...

  • 老照片:记忆中的江苏江阴,这里有你的回忆吗?

    图为昔日江阴虹桥路城市街景.那时这一带还尽是一些低矮的房屋,路边电线杆一根接一根,空中的电线绕来绕去的,就像蜘蛛网一样.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一带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了,如今的这一带已经是高楼林立,道路 ...

  • 【记忆】运营73年,43路公交线承载了很多市民的回忆

    作为一条已经运营了73年的经典公交线,43路承载着无数市民的记忆.今天,一起看看这条七旬老线的变迁史吧. 43路前传--沪漕间公交线路演变 1933年 10月,上海市公用局筹建公共汽车管理处,开始筹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