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成交额再创历史新高,超越沪市,沪市主板改革迫在眉睫!
创业板单日成交额突破4000亿元,又一次创出了历史新高水平。不过,在创业板再创历史天量的背后,实际上与创业板低价股频繁异动等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性。从大涨到大跌,作为散户偏爱度最高的低价股,却在近期出现了显著波动,创业板对散户投资者的吸引力确实在显著提升。
在创业板低价股持续活跃的背后,一方面与创业板实施注册制,且放宽至20%涨跌幅限制因素有关,把涨跌幅瞬间放宽,对创业板市场来说,确实带来了不少的提振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创业板实施注册制之后,整体扩容能力出现明显提升,不仅把创业板的成交额大幅提升了起来,而且还把主板市场的存量资金以及部分增量资金吸引过来,进一步盘活了创业板市场,带来了很高的投资人气。
与之相比,对沪市市场来说,即使加上了科创板市场,但整体成交额依旧低于创业板市场,且从这两天的市场表现来看,沪市与创业板之间的单日量能差距持续扩大,创业板市场的吸金效应正在不断提升。作为国内资本市场改革与创新的试验田区,科创板本身为沪市贡献了一定的成交额,且注入了不少的投资活力,但随着近期科创板的持续扩容,科创板新股的上市涨幅也发生了明显地变化,甚至对不少科创板次新股来说,还出现了短期破发的迹象,这对主板市场以及其余主要市场来说,还是带来了不少的警示。
剔除科创板之后,实际上近期沪市主板的日均成交量处于比较低迷的状态。若与创业板市场的活跃度相比,沪市主板市场显然欠缺了不少的投资活力。在创业板成交额显著超越沪市的背景下,实际上为沪市主板的发展敲响了警钟,同时也预示着沪市主板的改革显得迫在眉睫。
与科创板、创业板乃至深市主板相比,沪市主板本身聚集了大量的传统周期行业,其中银行股、地产股的占比较多。传统行业占据整个市场的比例较高,本身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之处则是体现在提升市场的稳定性,传统权重股的存在从一定程度上增强市场的稳定性,减少大幅波动的风险。不过,弊端之处,则是在于这类行业板块缺乏了想象预期,且并不迎合当前新经济时代的发展潮流,甚至有被市场边缘化的迹象。由此可见,通过交易制度的改革来达到盘活沪市主板市场的目的,还是显得非常关键的。
针对沪市主板市场的权重板块,多聚集在银行、券商、保险以及地产身上,加上部分传统周期行业,实际上这些行业板块对沪市主板市场的影响力确实很高。但是,从近年来的市场表现来看,科创板、创业板对沪市主板市场的资金分流效应明显,增量资金迟迟不愿意进入到传统权重板块之中。究其原因,一方面反映出传统权重板块并未迎合新经济的发展潮流,市场感觉这部分权重板块缺乏了想象的空间;另一方面则是这类权重板块的流通股数庞大,甚至称得上资本市场的巨无霸品种,对资金的消耗非常明显,且这类上市公司往往存在着机构云集等现象,一旦出现快速拉升的走势,则可能会引发部分机构资金的抛售,在多空分歧显著的背景下,场外资金并不愿意深度参与其中。
怎样盘活长期筑底的沪市主板市场,如何把沪市主板的传统权重股盘活起来,这显然影响到沪市主板市场的投资活力。站在当下的时间点,借着科创板以及创业板先后实施注册制的机遇,沪市主板市场可以针对部分权重板块试行放宽至20%的涨跌幅限制规则,或实施局部T+0交易制度的试点措施,这两者均可起到盘活沪市主板权重股的目的。
或者,从管理角度出发,最担心的还是制度改革后沪市主板会重演创业板低价股暴涨的一幕。对此,可以从几方面的举措增加配套的措施,以保障资本市场的稳定运行。
其中,初期先在沪市主板进行小范围的制度改革试点,或先以沪市主板基本面稳定的大盘权重股进行试点。从盘活市场交易活力的角度出发,可以突破性地尝试T+0交易制度的试点,把长期不活跃的上市公司盘活起来,获得一定经验后,再扩大试点的范围,降低市场大幅波动的风险。
再者,在放宽至20%涨跌幅限制规则的同时,可以增加融券比例以及加强当日异常波动的实时监测,尽可能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来保障股票价格的平稳运行。若出现不可控或持续非理性的价格波动,再通过适度行政干预手段来为股票市场降温,但在市场化改革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干预频率应该逐渐减少。
此外,加快筹建非盈利,且运作透明的平准基金,在市场处于异常波动的环境下,平准基金可以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但是,在平准基金运作的背景下,应该充分保障信息披露的对称性以及透明性,且强调非盈利的特征,在资本市场加速成长的大环境之中,确实需要有平准基金的保驾护航。
沪市主板的持续低迷,确实应该加快市场交易制度的改革步伐。对长期处于底部筑底状态的沪市主板权重股,可以成为初期小范围试点的对象,并以此提升沪市主板的投资活力。不过,在注册制加速推进的背景下,无论是主板,还是科创板、创业板等市场板块,更应该积极引导增量资金入市,再通过交易制度的改革来提升市场的资金利用率,最终更好促进资本市场投融资功能的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