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粉是青少年“宠儿”?好奇虚荣外的真相在这里
“小年轻都喜欢搞K粉”,小沈第一次接触毒品时,是在一个高中逃学的午后,“我父母都在外地做生意,经常一走就是半年多,我经常跟朋友出去玩,各种娱乐场所也都去过。有次就是去朋友家玩,他们都在吸那个,也给我一包,当时觉得好玩就吸了,当时并不觉得那些是毒品,也并没有觉得有多大害处。后来吸的量越来越大,便编造各种理由向妈妈、叔叔、舅舅要钱。要不到就偷窃、抢劫。”
尽管才19岁,小沈却经常觉得“活着没意思”,强戒后又忍不住偷偷地吸毒,家人要求进行自愿戒毒治疗才恢复经济支持。家人一方面自责之前没有给灌输毒品知识,另一方面又认为是“平时给孩子钱太多惹的祸”,所以才送来湖南康达进行治疗。
青少年吸毒仅仅是“好奇”?我们常认为那些走上吸毒之路的青少年朋友爱慕虚荣、盲目好奇,对毒品无知又容易轻信他人,甚至会因为赌气或逆反心理自暴自弃....湖南康达自愿戒毒中心12年戒毒临床治疗发现,事实的真相并不仅限于此。
对毒品的认识不够更容易让患者误入歧路。花季少男少女来进行戒毒治疗时,康达君总会觉得很可惜。在他们处于生理、心理从不成熟逐步向成熟发展的时期,自身的自制力和分辨力较差,受身边朋友和一些书籍、影视作品的影响,认为K粉是“时尚消费品”、“能玩的都有种”!
家庭、社会等大环境错失正向引导的好时机常被人忽视。这些人中大多数在初中、高中就“被接触”过毒品,有些甚至在职校、技校就有明显的成瘾症状。如果成绩不好,家庭、社会甚至教育系统不及时引导,他们中一部分人可能就会失去人生的目标,整天无所事事,据一项社会调查统计,这些人中大部分平均每天用于娱乐的时间超过8小时。
青少年特殊时期内心比较敏感,家庭关系、家庭氛围影响其心理状态。精力旺盛的人生阶段却找不到能量发泄出口,毒品在这个小群体切入了一个口子,便会迅速扩散、传播给他人!而父母与子女缺乏交流、沟通,更是给了毒品可乘之机。比如,毒贩们惯用的手段是先以“免费”提供毒品为诱饵,引诱青少年吸毒,等上瘾后再高价卖出。
实际上,父母惯于严厉说教,长期忽略孩子的情感,让孩子正常的愿望和冲动受到禁锢——这也是平时生活比较压抑的人会更偏爱K粉的原因。现实生活中似乎总达不到那个期待的状态,总感觉不到需要与爱,在K粉中体验到的“毫无顾忌”、“自由自在”、“畅游天地”更让人无法抗拒!
划重点!!!
K粉给吸食者带来的分离性幻觉会根据个体的差异以及使用场所而各有不同,例如有些是感觉灵魂出窍似的在太空飞翔,有些是看到五光十色的几何图形,有些感觉自己被施以魔法、身体被溶化等,康达君就曾经跟K粉戒毒患者沟通过,他就表示自己当时“感觉在海边舒服地晒着太阳,什么烦恼也没有了,像是踩在云朵上走路”。还有出现自体感知障碍,表现为身体某些部位的收缩、膨胀、浮动等。空间感知障碍,表现为与其他物体间的距离、周围物体的大小出现过大过小或变形。
另外吸食K粉也能产生欣快感,具体的表现有愉快的空想,烦恼消失、平静,有的出现兴奋、话多、自我评价过高,与酒醉相似。据吸食者描述,使用氯胺酮后的体验,是一种漂浮感,梦境般的不真实感。此外,K粉具有一定的精神依赖性,有研究表明,长期滥用氯胺酮会伤害泌尿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临床上很多成瘾者出现记忆缺失、认知功能损害和精神障碍。
康达君常说,吸毒行为要看吸毒者所处的环境、心理状态、家庭关系等,戒毒治疗更是如此!现实中的年轻群体家庭问题比上文中小沈要复杂得多,药物滥用也更繁杂。当人们在责难“年轻人瘾君子”不务正业、禁不住诱惑时,时常忽视缺陷重重的家庭会让孩子内心伤痕累累,成为毒品的易感人群,比起健康家庭长大的孩子,他们更易被诱惑。
禁毒是一项社会工程,在青少年吸毒犯罪这个问题上,需要动用社会各种资源、采用科学方法解决,而已经深陷成瘾的朋友更应该找对地方进行科学治疗,家人也不能因此就放弃,家庭的陪伴与支持可以帮助患者坚定摆脱毒瘾、走出困境的信心,而患者自己更不能因此自暴自弃。
今天也要提醒大家置顶/星标康达君!
作者:康达君
编辑:田新月
校对:蓝袖子
审核:许志雄
如果您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请分享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如果身边有人不慎沾染吸毒,请多点关爱和包容,尽早帮助他们戒毒,逃离毒品的魔掌!
---- 版权归湖南康达自愿戒毒中心所有 转载请注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