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火“papaya”酒也是迷奸水!远离新型毒品,教你这几招

最近又有一种比较新奇的酒水热度猛增,在很多娱乐性场所频繁出现,疑似含有新型毒品的成分,经过检测,证实了这种名为“papaya”的酒水确实含有了国家管制的第一类精神药品“γ-羟基丁酸”,通过不断的摸排,公安机关成功捣毁“papaya”酒的制毒工厂,抓获了一批涉毒违法犯罪嫌疑人,缴获了几百箱含有新型毒品成分的“papaya”酒水。

这种“papaya”酒外包装十分精美,色彩诱人,常常以“功能型饮料”对外展示,有传言称其为“替代酒精的饮品”、“新型健康娱乐性饮料”,常常用这样的方式来误导宣传,煽动蛊惑他人尝试。

对于一些年轻群体来说,这些炫彩夺目的外包装让他们觉得新奇、有意思,令人跃跃欲试,但是,包装得无论多好,这种“酒饮”实质上就是一种新型毒品,是不能改变的。

前面我们提过这种“papaya”酒的成分主要是精神药品“γ-羟基丁酸”,可能它对于一般人来说并不熟悉,人们对于“甲基苯丙胺”、“四氢大麻酚”听到的可能更多,让康达君来说一说。

什么是γ-羟基丁酸?

γ-羟基丁酸,又称4-羟基丁酸(4-Hydroxybutanoic acid),这种物质是一种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发现的天然物质,亦存在于葡萄酒、牛肉、柑橘属水果中,也少量存在于几乎所有动物体内。它也是一种神经药物,在许多国家被认定为毒品,在许多地区被禁用。

这种物质在美国属于限制使用药物,被称作Xyrem,由Jazz Pharmaceuticals公司销售,用于治疗与发作性嗜睡病患者的日间嗜睡症状。

历史上,γ-羟基丁酸曾被用作常用镇静剂,用于治疗失眠、抑郁症、发作性嗜睡病和酗酒,也被用于提高运动员成绩。该物质也被用作麻醉剂,在许多地区被禁用。

γ-羟基丁酸还曾有个比较“闻名”的名字就是GHB,GHB常常关注我们文章的读者应该不会忘记,我们常常写的“神仙水”之类就是它。在台湾γ-羟基丁酸称为“神仙水”、“G毒”、“液体迷魂药”是管制类精神药物,在香港,还被称作“fing霸”、“迷奸水”,因为其外观为液体又无色无味无嗅,常被不法分子做迷奸女性之用。

除此之外要提醒大家的是,γ-羟基丁酸也有钠盐形态,有白色粉末、药片和胶囊等多种形态,千万不能思维固化,应该多加提防。

对人体有什么害处?

γ-羟基丁酸可在人体细胞内合成,结构上与酮体β-羟基丁酸酯相似。在实际使用中,通常使用γ-羟基丁酸的钾盐或钠盐。γ-羟基丁酸也可由发酵产生,因此也存在于一些啤酒或葡萄酒中。琥珀酸半醛脱氢酶缺乏症可造成GHB在血液中累积,造成麻醉效果。

γ-羟基丁酸因为中枢神经抑制剂所以也具有着成瘾性,虽然这种物质在人体内转变自然生成,但外来的GHB进入人体,一样也可以缓解大脑和中枢神经之间的信息传递。

大量服用GHB会让人头昏眼花,不断产生幻觉,严重的情况下会极度眩晕、呕吐,如果过量甚至会令人无意识的不停点头或陷入无意识状态,还可能诱发其他疾病的发作。

这种物质上瘾性极大,也难以戒除,对肝脏、记忆都会有影响还可能抑制呼吸,令人丧失知觉,甚至说死亡。

人在多次使用GHB之后会在心理和生理上对其产生依赖,成瘾者不自觉的就会想要服用GHB,同理,人们在对“papaya”酒上瘾之后又会经常想要饮用这种酒水,认为这种酒水能够给自己带来放松与愉悦。

不得不说这种“papaya”酒实际上就是神仙水2.0版本,同样具有着神仙水的迷奸效果,饮用这样的饮料可能会让人处于极度亢奋和幻想的状态之中。

一些不法分子常常通过去除包装、另行灌装等方式对这种“papaya”酒进行伪装,远离这些新型毒品,我们要做到这些:

1.尽量不要进入治安复杂的场所。

2.有警觉戒备意识,对诱惑提高警惕,采取坚决拒绝的态度,不轻信谎言。

3.不轻易和陌生人搭讪,不接受陌生人的香烟和饮料。

4.出入娱乐场所,尽量少喝里面提供的饮料,不随便离开座位,离开时不再食用开封的饮料和食物。

5.年轻人不要盲目攀比、追求时尚。

6.不要借毒解愁,要寻找正确的方式解决问题。

今天也要提醒大家置顶/星标康达君!


作者:普及知识的康达君|羿思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