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 | 无用的社交,只会拖垮你的人生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yLzA0MTQvMjE0ODI1ODcwXzFfMjAyMTAyMDQwMjM4MjA2.jpg)
全文共计3551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yLzA0MTQvMjE0ODI1ODcwXzJfMjAyMTAyMDQwMjM4MjAzNjU=.jpg)
每天独来独往,图书馆食堂宿舍三点一线,丢人吗?
周一时候发了: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yLzA0MTQvMjE0ODI1ODcwXzNfMjAyMTAyMDQwMjM4MjE0MTM=.jpg)
收到了下面这个私信:
“毛毛姐,从大一开始,
我就每天早上六点起床。
晨读晨跑吃早饭,认真上课,
兢兢业业地上晚自习,几乎没有出去玩过。
室友都觉得我是典型学霸,
觉得我日子过得很没劲,
没有他们参加各种社团轰趴的人生活精彩。
我想问,
每天三点一线的大学生活,真的很丢人吗?”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看到这个问题,我觉得很亲切。
这不就是学生时代的我吗?
不爱参加社团,班级活动也不是很积极,也没有特别亲密的朋友。上课下课,总是独来独往。
在别人眼里,我也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杀手”。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不管是读大学还是读研,和我感情最深厚的就是图书馆和实验室。
现在回想,我想说,很多不那么合群的人,都是很早就知道自己心中想要的,究竟是什么的人。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 这个图,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个故事。众神判处西西弗斯永不休止地把一块大石头滚山顶,到了山顶石头又在自身重量的作用滚落下去。那个时候的我,就是这么孤独地努力着,面对生活里的一块块大石头,拼尽全力,永不放弃。
孤独带给我的充实饱满的精神生活
也许你会问,每天的生活都这么乏善可陈,时间久了,不会无聊、孤独吗?
当然会,孤独是不可避免的。
尤其是当你打算静下心来学习的时候,
看到身旁一对对情侣相对而坐,
交头接耳很是亲密。
尤其是当你一个人被下课人流挤到食堂的时候,
看到别人三五成群,边走边笑。
尤其是当别人的周末是聚餐、蹦迪、唱K的时候,
你在实验室加班加点的搭起一个反应,
挠头抓耳地想着
这个礼拜实验报告的conclusion怎么写。
尤其是当室友熬夜打游戏,
键盘打得啪啪震天响的时候,
你还在纠结要不要出声提醒她小声一点,
因为明天是你考雅思的日子。
……
诸如此类的场景太多了,直到现在,我每次回想起来,都觉得那个时候的自己,真是太孤独了。
可是那段时光,也真是值得。
那种孤独回馈我的,是极高效率的自律,一张张奖学金和证书,以及各种高含金量的科研和实习经历。
这些东西,是值得我骄傲一辈子的成绩,千金不换。
记得去申请博士的时候,我在personal statement里面写:“我已经为读贵校的博士做了满满五年的准备了,从未松懈。”
这句话,写得掷地有声,问心无愧。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白色夹竹桃》
最近在看复旦名师陈果的《好的孤独》,里面有这样一段话:
“孤独是由自我思想的丰富性而带来的对独处的近乎贪婪的偏好与享受,
那是一种对自我充实饱满的精神生活的
不紧不慢的消化、悠然自得的回味,
娴静而从容……
孤独也不是人类刻意的自我培养、自我要求、自我改造,不是人类文明的产物,而是自然最古老的真相,是万物最原始的本来面目。”
鲁迅也说他把别人喝咖啡的时候都用来工作了。
这句话,我是在大学才真正理解的。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孤独会让你远离八卦,把精力全部用到自己的身上
除了本身性格内向之外,我对大多数的社交都敬而远之的原因,还有为了节约时间,把精力投入在最重要的任务上。
美国社会学家马克·鲍尔莱因说过: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99%的事情对于别人而言根本毫无意义。”
反过来说,每天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也对你毫无意义可言。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刚出国的时候,为了美名其曰“融入他国文化”和锻炼口语,我曾经参加了很多party。
当时我住的是学生公寓,楼下邻居每个周末都要疯玩,我就这么顺其自然地加入了他们。
三个月后,带给我的是什么呢?
是晚上拖延不睡觉,第二天一早上的课昏昏欲睡。
留给我的是赶不完的due,自诩从来没有拖延症的我,第一次感觉到了ddl前那种焦心灼肺的感觉。以及,瘪掉的钱包。
就像那句话说的:“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
那三个月,在一群人中,我却感到了巨大的、前所未有的孤独。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回想一下,那些看似充实繁华的社交生活,刨去叽叽喳喳地讨论别人家的鸡毛蒜皮,以及各种明星的drama之外,还剩下什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呢?
苏格拉底的“对话三重过滤法”,也许大家都有耳闻。
有一天,苏格拉底的一位学生匆匆忙忙地跑来找苏格拉底,边喘气边兴奋地说:“告诉你一件你绝对想象不到的事……”
苏格拉底微笑着制止了他,说道:“你先别急,你先告诉我,你要告诉我的事是真实的吗?”
学生摇了摇头,说:“我是从街上听来的,大家都这么说,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苏格拉底说:“如果不是真的,至少也应该是善意的,你要告诉我的事是善意的吗?”
学生羞愧地低下了头:“恰恰相反,老师。”
苏格拉底然后说:“那么最后一个问题:你这么急着要告诉我的事,是重要的吗?”
学生无地自容:“并不是很重要。”
苏格拉底笑着说:“既然这个消息并不重要,又不是出自善意,更不知道它是真是假的,你又何必说呢?说了也只会造成我们两个人的困扰罢了。”
引用这个故事的目的,并不是推荐大家严格地去执行三重过滤法,如果那样,我们每天能说的话都寥寥无几。
而是说,尽量反思一下,我们每天在毫无营养,甚至会对我们的情绪造成负面影响的社交中,浪费了多少宝贵的时间?
那个总是在宿舍搞小团体,过分排挤别人,甚至演变成校园暴力的人,怎么会有精力投入在学业上?遑论提升自己变得优秀。
那个总是在茶水间对最近高升的同事指指点点,不怀好意地猜测的人,注定不会在自己的工作上全情投入,更不会在职场上平步青云。
那个把业余时间全部花在无营养的网络小说、小视频软件上的人,那个在网上总是对他人怀有最恶意的揣测,爱好指点江山力拔山河的键盘侠,绝对不可能利用好睡觉和工作外的八个小时。
把所有注意力放在别人的生活上,却不会和自己好好独处,做好分内的事的人,才最丢人。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给那些正在迷茫的同学几点有用的建议:
A. 写日记或者周记,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搞清楚在每个阶段,最重要的事是什么,自己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不要因为一时的诱惑耽误了最重要的事。有时候人生的关键时期就那么几个,当别人都在疯狂努力的时候,你却止步不前,便不进则退。
B. 不要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分清什么是低价值社交。社交结束之后,试着问自己这几个问题:
⚫ 我的心情有没有变好?和别人聊天聚餐,是更让我觉得放松了,受到鼓励了,还是接收了许多负面情绪,变得更消极了?
⚫ 我有没有从和别人的交流中得到进步?知识上的、心智上的?
⚫ 我从别人身上学到了什么?
⚫ 这种社交成本(包括金钱、精力、时间)等等,是我可以承受得起的吗?
⚫ 在一段感情中,是不是我在一味付出,而对方没有投入任何成本?
⚫ 我们的关系是健康的,可持续的吗?
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永远是最高效的,所以会议是激起头脑风暴的最高效形式。
思想的碰撞才能擦出新火花,学会甄别,和优秀的人做朋友,远离那些源源不断向你输入负能量的人。
无用的社交,只会拖垮你的人生。
C. 努力的时候也不必总是孤身一人。有压力,遇到挫折的时候,试着说给家人和朋友听。总是一个人担着所有事,容易情绪决堤,进而演变成崩溃。
D. 听从自己内心的意见,不用强迫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