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分享 | 那些滋润我人生的营养

全文共计5820字,预计阅读时长15分钟

我现在常常说阅读有多么多么重要,可事实上,我得跟大家坦白,其实我也不是从一开始就喜欢阅读的。

阅读需要耐心,需要沉淀,那时候的我还缺少这些东西。

可是在比较中二的那段时期,我也遇到了很多问题。

失败的感情和摸不着头脑的学业,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刚离开家去上大学时对南方的环境和饮食的不适应;在出国读研的一票富二代中觉得自己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并且她们的谈话我也插不进嘴。

别人谈起来十八岁之后的日子就是自由,彩色,恋爱,和温暖。

而我开始上大学之后的时光,虽然意味着解放,但满是不开心的日子。

梦想和现实的差距,想改变却缺乏动力,摸索前进却没有章法,我想我整个人都是乱的,灰色的。

自己的思想与世界的声音碰撞,想要了解世界却无从下手的那种感觉,让人沮丧与迷茫。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种低迷的状态持续了几年,可回想起来的时候我总是和身边的人说:

我很感激那段灰色的时光,让我学会了享受孤独,更让我学会了读书和学习。

在孤独中自学,是我至今为止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之一,也是改变我生活轨迹和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刚上大学的时候,我觉得大学生活和我想象中差距太大。我不喜欢和周围人说话,总是把自己封闭起来,像一个不合群的怪女孩。

庆幸的是我的大学有一个省内最大的图书馆,于是每天没课的时候,我都会躲在图书馆的一个角落默默看书。我想那个时候,我在图书馆的日子可能比在宿舍还长。

虽然专业书籍没看几本,但是历史,文学,传记这类“杂书”的位置我比谁都清楚。

所以毕业之前,我特意跑到图书馆去拍了几张照片,背后的图书馆像是一本书,带给我无尽的安全感。也像是一双翅膀,把我带像了更远的地方。

我身后是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的敬文图书馆,我2008年本科毕业的前夕特意在这里拍了张照片,纪念那些在这里埋头苦读的日子。

而刚到英国读硕士的日子,对于我来说也是一大挑战。

背井离乡的日子多半是苦涩的,而英国的天气又让我觉得格外的寒冷,寂静。

在一个小小的出租屋内,面对学业的压力,我没有选择盲目的上网去逃避。而是本能的拿起书来,期待在书中寻找答案。图书馆也好,一张小小的床也好,都能让我短暂的释放压抑的精神。

  • 迷茫时,我需要一本给我指明人生道路方向的书籍;

  • 困惑时,我需要一本如智者一般谆谆教诲的书籍;

  • 疲惫时,我需要一本能够让我的心灵栖息、暂获安宁的书籍;

  • 无聊时,我需要一本有趣而新颖的书籍,让我从乏味的生活中解脱出来。

阅读带给了我太多的东西。

正是因为阅读,我明白了自己的浅薄与无知,不会单纯的通过购物来发泄心中的不满与迷茫。正是开始从书中汲取养分,我后来的人生才愈加丰富。

有的技能,看到了,掌握了;

有的文化,看到了,未必能马上运用出来,

却也是我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就是阅读的意义:

从大的角度看,让我看到更大的世界,

让我看到不同交汇的思想。

从小的角度看,回到自身,

回到自我,进行反思与成长。

或许阅读本身也没有那么多的意义,这就是一片沃土,可以让你自由地生长出你期待的枝丫。

信息时代,好像无论你想要知道什么,直接Google一下就能找到答案。可是有些事情的答案,不会有人直接地说给你听,需要你去书中慢慢探寻。这个探寻的过程,同样也是自我成长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缺失,会十分遗憾。

有没有读过书的人真的会有很大的不同,你可以用很多名贵的护肤品、化妆品,但千万别忘了这里有个最简单有效、性价比最高的气质提升途径:多阅读

这或许就是所谓的书卷气,那些文字进入脑海里,并不是慢慢消散,而是开始渗透骨髓,让你成为一个“灵魂有香气”的人。

这次我给大家从茫茫书海中精选出了几本给我的思想认知人生道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的书,推荐给大家。不管你是自我迷茫也好,还是已为父母,在思考育儿指导,我相信读书都能帮助你找到答案,改变思想和人生。

希望你和我一样,能够在阅读中有所获益,有所感悟。

No.1《如何阅读一本书》

你真的知道该如何进行阅读吗?

很多人都会说,看书嘛,只要识字,为什么会不知道怎么阅读?

可是我得说,这还真不一定,阅读是有方法和技巧的,一目十行,没有摄入和吸收,其实没有意义。

之所以在一开始就介绍这么一本书,是因为这本书里基本都是与阅读相关的干货。

储备了这些干货再进行阅读。

🔘 阅读的目的是什么?

🔘 这本书该如何阅读?

🔘 阅读有什么方法?

在进行一次阅读之前,搞清楚这些问题,或许会让你的阅读更加有针对性。

不同层次的阅读会带来不同的收获;

不同类型的作品阅读方法又不同。

掌握必备技能再进行阅读,或许能有不同的体验。

No.2《当呼吸化为空气》

这是一本给我带来了很多恐慌震撼的书。

为什么恐慌?

因为人的生命很脆弱。

正如作者保罗·卡拉尼尔本人,他是“美国神经外科医生协会最高奖获得者”、斯坦福大学的天才医生。可以说是走上人生巅峰的典型代表,可是癌症没有放过他,这本书就是他在人生尽头对自己一生的反思和回馈。

悲剧的降临总是让人措手不及,谁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

我所说的脆弱,不只是因为死亡这件事,而是因为死亡带来的种种影响:

‼ 如果马上就要迎接死亡,我做好准备了吗?

‼ 我的家人做好准备了吗?

‼ 我能无愧于这一生地离开人世吗?

‼ 好像都没有,好像都不能。

我感觉自己有好多的事情还要去做,还有好多的话没有说完。

死亡的降临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这个时候的你无限后悔,之前浪费了太多时间,没有去做真正想做的事情,没有赋予生命应有的意义。

哲学家也说: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宽度。宽度是内容,由我们填充。

这本书就是保罗思考生命、死亡、爱的意义的结晶,笔触如一个医生一样冷静,可是冷静中却带着人文的温情。

听说,要懂得死,才有生的意义。

这本书,就是能让我们进一步反思自己的一生,近距离地接触生与死的距离。

No.3《教育何为?》

这是尼采唯一一本谈教育的专著,文学大家周国平的译本让这本书更加具有独特魅力。

我自己也有孩子,不过第一次为人父母,会遭遇各种困扰与疑惑,所以我想通过看各种类型的教育理念与文章获得一些启发。

一百多年前的尼采的洞察与犀利穿越了时空,直到现在,他的一些观念都是十分超前的。

什么是教育?教人谋生的本领,教人有一技之长的是教育吗?

不对,如果教育的初衷成为了生计,就已经偏离了教育的本心,往功利化的道路越走越远,忘记了内涵的蕴养与思想的提升。

有一技之长当然不是什么坏事,可是我们谈生存的时候,也要有生活。

真正的教育是一种以心灵为支撑的高贵教育,让孩子懂得艺术内涵,懂得道德文化,或许比各种考级奖章都重要。

现在到处都可以看见那些说“赢在起跑线”的话,教育的浮躁可见一斑。可是别忘了那句话,“最好的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No.4《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这本书介绍了林徽因、陆小曼等民国名媛的传奇一生,看完之后,唏嘘也有,钦佩也有,不值也有。可是这些情绪最后都归为虚无,因为无论后人如何感慨,都已经无法影响她们既定的一生。

对每个女人来说,逃不过的话题可能就是爱情与婚姻了。但是爱情与婚姻绝对不是一个女人的终点。如陆小曼,或许可以说是求仁得仁,可是在华丽的爱情背后,是惨淡的一生。如张幼仪,从糟糕的婚姻中毕业,谁能不称呼一声女神?

金钱、爱情、容颜等等,这些外在总是无法永远保留,修身不如修心,无论何时都能进退自如,应对有度,才是真正的名媛。在不幸中找到幸福的定位,在挫折中找到自身的价值,也不枉这一生了。

正如书中说,

读懂别人的故事,过好自己的一生,

这才是最重要的。

No.5《人间草木》

这是一本看下来十分通畅的作品,一气呵成,精神放松,时不时可以抚掌大笑:“老先生真乃性情中人。”

不懂汪曾祺的人,看了《人间草木》,就能发现他有趣而豁达的灵魂。他笔下的生活太让人向往了,恨不得向全世界宣告:没错,我的日子就是这么滋润!

事实当然不是这样,汪先生着实是过了一段苦日子的,贫困潦倒、惶恐不安……可是苦中作乐,才会其乐不穷,更让人钦羡他的养心与养性的能力。

这本书的内容很杂,山川草木,花鸟鱼虫都有涉及,不过杂而不乱,平淡中显得充实。这大概就是“草木”的本质了:平中显奇,淡中有味。老先生是一个特别懂得经营生活的人,凡间小事也能妙趣横生,在吃喝玩乐中享受生活,或许就是忙碌而烦躁的我们值得学习的。

No.6《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当你觉得我是神经病的时候,

也许你已经疯了。”

这是一本很神奇的书,对天才和精神病患者的存在关系进行深入调研和探讨,对人的认知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从这里面的一些案例具有颠覆性,又具备着完美的逻辑体系,引人深思:这些都是真的吗?那个未知而神秘的世界太有魅力了,让人忍不住陷入沉思,大脑疯狂运转,想要探索。

有人说这是哗众取宠,我不知道,但是我想,接受不同,尊重对立的思想,是人的包容心,这本来就应该是一个求同存异的世界。

⬇ 点击图片,试听精读《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No.7《蒙田随笔》

文如其人还是很有道理的,至少在蒙田的随笔集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的平静与睿智。很多哲学家与思想家是尖锐的,但是他不一样,就像一个宽厚而平和的长辈一样,可以随口说出许多古今先贤的道理,可以随手举出许多例证,但是他的口吻始终是平和中正,让人信服。

浮躁的时候,我喜欢捡起这本书看一看,平静自己的心情;

迷茫的时候,我要拿起这本书看一看,让千百年前智慧的光芒为我指引方向。

随着前人的指引进行思考,不偏信,不偏执,修炼身心。

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 ,

1533年2月28日-1592年9月13日)

No.8《永恒的边缘》

阅读之前其实有些犯怵,整套书有点厚,可以把人砸晕的那种,但是看完了之后又觉得收获满满,不虚此行。

你可以将这本书当成小说,但是没有人能忽略在小说背后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东西徳分裂、柏林墙、刺杀肯尼迪、民权运动等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下,每个小人物都与历史相关,每个小人物也将影响历史。

作为“世纪三部曲”的最后一个篇章,看似远离了战火,实际上思想的觉醒与斗争才是最残酷的。在史诗般的进程中,每个人的悲欢无足轻重,却又影响甚远,他们谈论意识的冲突,为自己争取权利,为民主发声,“我们这代人,不仅会为坏人的罪恶言行而后悔,也会为好人的可怕沉默而后悔。

从某种程度上,我们没有区别,都是行走在觉醒的路上,都是在争取与奋斗。

No.9《终身成长》

🔘 你觉得你处在人生的哪个阶段?

🔘 现在的你,是正在发展期还是已经进入了平稳期?

🔘 你还在追求什么吗?

我想,每个人在进行自己的人生规划之前,都可以先看看本书,发展自己的成长型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模式的确可以让一个人感觉到安全感,可是成长型的思维模式不会让你故步自封,寻求改变与突破。

这是一个变化特别快的时代,你停下来,很可能就落后了,没有所谓“求稳”的年纪,只有你愿不愿意成长的问题。

No.10《知的资本论:茑屋书店的经营之道》

我去不同的地方,有时间了就肯定要逛逛当地的书店,不同的书店总是有各自的特色,带着各自的经营理念。

书店不只是一个买书的地方,更是在传递一种文化内涵,提供一个心灵休憩之所。日本的茑屋书店就是书店中的佼佼者,被评为“全球二十家最美书店”之一。这本书就是茑屋书店的创始人谈书店的经营内涵。

书店的经营,是需要使命感的。一家看似无足轻重的书店,却努力地想要给顾客提供幸福感,将爱心与舒适填充到书店的每一个细节。这不是在售卖书,而是售卖书中所表现的生活方式——这大概就是书店成功的核心。

推而广之,这种经营之道不仅在书店是适用的,在众多销售服务的竞争中同样适用。市场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服务变成了王道,听客户的声音,看客户的反应,才能从客户的视野里看到设计的基石,成为竞争中的核心力量。

位于日本东京代官山的茑屋书店

好啦,关于读书今天就先聊到这里。
其实我写下来的书单更长,但是感觉一时根本写不完。因为有太多的书都带给了我启发和指引。我想把它们一一写下来却发现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又或者觉得自己语言浅薄,根本无法把书带给我的滋养解释清楚。
如果你们对哪本书感兴趣却没有时间阅读的话,也欢迎加入我和我先生举办的读书会。我们把100本经典书籍进行了分类整理,每本书中的精华内容都被整理到了25分钟的音频之中。在碎片化的时间中就可以完成对一本书的解读。
读书会的特点有什么呢?

1.读精不精读

只读精华部分,不花时间在无用内容上。这个方法尤其适合读技能和认知提高类的书籍。即使听完读书会音频再去读书也可以大大加快阅读和消化速度。《人性的弱点》是一本很棒的书,但是书里面80%的例子都是不用读的,导致了全书至少30%的内容没有阅读意义,读书会的精华音频把这部分没用的内容全部过滤掉了。

2.选书

听完一本书的精华音频再决定看不看这本书。如果你发现对这本书提不起兴趣,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你对这个主题不感兴趣,一种是你目前的认知无法把这本书的知识纳入认知体系。这样短时间不必进一步花时间去读。比如《魔鬼经济学》的第一部非常不错,但是二三四就忽略吧。

3.碎片时间阅读

阅读的连贯性非常影响阅读质量。如果不连贯,之前阅读时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主线和逻辑很容易丢失,再建立的过程是极其耗费时间的,而且建立不好导致吸收效果不佳,浪费了时间。读书会每本书的音频大多在15-20分钟,很容易一次性听完。像《人类简史》、《枪炮病菌钢铁》、《丝绸之路》这类经典书籍,一旦中断再接上很困难,断的时间越长越难接。

4.带着预习去上课

带着书的精华和主线去阅读实体书。有时候一本书别人都觉得是好书,而你却没读懂不是因为自己认知能力有限,而是没找到主线,或者没有一下建立起逻辑。读书会的每一个音频相当于先建立起来主线和逻辑,再顺着填充细节,不让人在读的时候“迷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