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校“十三五”期间社科基金立项排行榜出炉!36个高频词助攻2021年申报
“十三五”期间,192所高职校获批372个社科基金项目,其中,规划基金项目146个,青年基金项目159个,自筹经费项目4个,专项任务44个,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11个,新疆项目7个,西藏项目1个。
纵览“十三五”期间各高职院校人文社科研究立项项目排行榜,29所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获批109项,占比29.3%;43所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获批64项,占比17.2%;120所非“双高校”获资助199项,占比为53.5%。
项目总数排名前10(含并列)的高职校中,有10所为双高院校。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更成为“十三五”期间获批社科基金项目总数唯一突破十位数的高职院校,以15个的成绩遥遥领先。
获得立项的192所高职校分布于我国26个省或地区,但并不均衡。
“十三五”期间,共有328个高职校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规划基金项目、青年基金项目、自筹经费项目、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新疆项目、西藏项目)成功立项。
“教育学”(105个)以绝对优势居首位,达一般项目总数的32.01%。这说明随着国家和大众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职业教育在快速的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越来越多需要展开深入研究的问题,让人欣慰并值得庆贺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这一行列,他们这展开的研究中,既有老生常谈的师资建设、产教融合,也有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思辨;有立足国内、实现“精准扶贫”的实措,也有放眼海外、提高国际影响力的壮举;有扎根行业、聚焦某一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的微观行动,也有结合“高职扩招”“1+X”等新政做出的宏观探索:在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指导下,必将推动职校实践改革,对我国教育事业实现均衡发展大有裨益。
“交叉学科/综合研究”(44项)排名第二,占总数的13.41%。值得一提的是,各高职院校在“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背景下,结合“大数据”等新兴科技,将教育学与心理学、法学、经济学、文学等学科进行交叉研究,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跨界的特点,推动职教科研向纵深发展,解决更深层次问题。
“艺术学”(34项)排名第三,占总数的10.37%,这体现了我国艺术事业的繁荣,以及高职校艺术专业的蓬勃生命力。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教育部文化素质教指委非遗传承分委会主任杨建新曾刊文指出,“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是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支重要力量。”事实上,在社科基金项目“艺术学”学科中,“非遗”也是一个热门研究。
聚焦职教将“十三五”期间328个高职校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的主题进行分词,去掉了“高职”“高职院校”“研究”“基于”等无实际参考价值的词语,同时将“我国”与“中国”、“农村”与“乡村”、“网络”与“互联网”等此类同含义词进行合并,最终得到了以下36个出现10次及以上的高频词。
“中国”排首位,说明职教科研者的研究注重基于国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主义高水平职业教育一直是我们不变的初心。
“机制”“模式”“路径”“发展”等词也位列前茅,这体现出职教人对新时代职业教育路线图的关注与求索。职业教育外延发展、规模扩张的时代已然结束,在注重内涵建设、优质发展的后质量时期,各高职院校已到了“更上一层楼”的“爬坡上坎”阶段,更加需要理性沉淀、创新智慧和进取精神。尤其是在提出“双高计划”“高职扩招百万”后,各高职校必须厘清自身从何而来、去往何处、从何而往,确定如何转型:是升格还是升级?
“创新”“创业”的出现则得益于近年来国家对“双创”的鼓励与扶持,各高职校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事实上,《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显示,2019届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3.4%,超过本科毕业生(1.6%)。同时指出,随着毕业时间的延长,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持续上升,毕业三年内上升至8.1%。这是各高职校“创新”“创业”工作的建设成果,同时也促使更多职教科研者展开更深入的探讨,以期更好地指导青年学生进行创业。
与其他高频词相比,“理论”与“实践”“策略”“实证”等词同时上榜,带给我们更多惊喜与期待,这反映出职业教育研究正逐步走出“重理论轻研究”的困境,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正逐步均衡并走向统一,共同推动职业教育实践发展。同时,职教科研者正逐步聚焦微观研究,注重解决实际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并尝试以“实证”提供“策略”,更好地作用于职教发展。
与传统的学科型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显现出更强的开放性,实现政府、学校、企业、行业的四方联动,寻求生产、教学、创新研发、应用服务的有机贯通与立体化推进。同时,它又更具“地方性”,讲求合理利用地方特色显示优势、树立个性、彰显活力。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科研定位时,必须以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出发点与立足点,扎根行业与区域选题,使科研活动来源于地方,服务于地方,收益于地方,并通过对研究成果的应用推广,使之转化为政府政策和现实生产力,以此保障和推进高职院校人文社科研究水平的持续提升。
我们期待有越来越多这样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