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新形势下,静脉产业发展的四个问题和六个建议

产业规模成倍增长

近年来,伴随着循环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静脉产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产业规模实现了量级增长。近几年我国静脉产业园的投资规模变化情况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静脉产业园投资规模由2012年的55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698亿元,增长约12.7倍,年平均增长率达45.7%。

表1 静脉产业园投资规模列表

数据来源:根据观研天下《2019年中国静脉产业园行业分析报告-行业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预测》和前瞻产业研究院相关报告材料数据整理。

此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的项目模式也对静脉产业规模的增长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根据财政部PPP中心官网发布的信息,截至2020年1月底,已通过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并进入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管理库的静脉产业园PPP项目有24个,累计项目总投资额约156亿元,平均每个项目投资额约为6.5亿元。其中,湖南省岳阳市静脉产业园PPP项目为当前管理库中投资规模最大的静脉产业园项目,规划用地面积为3105亩,项目总投资额达30.31亿元。

静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技术发展相对落后

与英美日德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静脉产业理论研究和产业实践均起步较晚。废弃物的完全资源化和再利用涵盖了众多专业技术和流程工艺,涉及到物质利用、节能降耗、生态环保等诸多领域,由于历史发展原因,我国没有相关领域深厚的研究积淀和先进的工艺技术做支撑,比如垃圾焚烧发电早期主要依靠引进和学习日本、德国、丹麦等国的设备和技术。虽然近年来,随着我国整体科研水平的迅猛发展和产业领域的不断实践,理论基础和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但与一些技术积累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发达国家相比,还需要进一步积累和提高。技术发展的相对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静脉产业的发展。

设施协同有待优化

总体来看,当前我国各地与静脉产业发展相关的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布局不尽合理,地理空间分布相对碎片化,设施间的分散布局和各自独立运营导致废水废渣废气等无法协同处置,资源利用效率低、存在安全隐患和二次污染风险。此外,现有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多是停留在单元节点或局部领域,大量的科技研发和工程实践表明,采取单元节点或局部环节的单一技术,难以整合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的全产业链条。分散布局不利于固体废物处置形成上下游有效关联,不利于形成现代化、协同化的城市固体废物管理和运营模式,亟待通过强化静脉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和项目合理布局,提升处置设施的集聚化和协同化水平,从而促进静脉产业发展。

园区建设参差不齐

尽管我国静脉产业园区数量众多,但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观念、技术、资金支持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园区建设水平参差不齐,产业特色和耦合效应并不明显。多数园区未能充分实现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以及污染物质的近零排放。有的园区以城市原有的生活垃圾填埋场为基础进行静脉产业园改造建设,导致园区仍以废弃物末端处置为主,产业带动能力不足;有的园区以资源回收利用为主进行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和城市矿产开发活动,鉴于当前的技术水平和有价资源的回收利用难易程度,造成了部分附加值高的废弃物得以回收利用而附加值较低或回收难度较大的废弃物继续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资源循环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部分地方政府领导受到传统观念的思维惯性影响,一味地追求经济快速增长而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以及资源能源的合理利用,资源循环意识淡薄,缺乏长远发展眼光,在具体工作中没有充分理解和领悟科学发展观和新发展理念的深刻内涵,对循环经济和静脉产业的科学规划和壮大发展观念上没有足够的重视,行动上没有合理的谋划。面对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和资源能源约束的瓶颈,传统的发展观念和方式需要转变。此外,虽然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整体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取得一定成效,但针对固体废物资源化再利用的宣传仍然相对较少,公众对于静脉产业的认识和理解还处于知之甚少的阶段,参与和支持静脉产业发展的意愿还不够强烈,资源循环利用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静脉产业面临的新形势及园区建设发展新趋势

面临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

我国经济发展发生了重要变化,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同时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消费也逐步向中高端提质升级。经济持续增长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大,对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大力发展静脉产业,深入实践循环经济,已经成为破解资源能源约束、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前锋利器。静脉产业作为资源再生利用的过程,既可以有效减少生产生活产生的废弃物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又可以低成本替代补充部分生产资料,从而为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破除资源能源约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与实践路径。

同时,我国社会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人们的可支配收入逐渐增多、生活方式不断改变以及消费需求向中高端升级,因此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还将不断增大。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变革,还会导致固体废物的产生方式和组分构成发生新的变化,比如大量快递包装废弃物的产生等。此外,当前我国城市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建设布局分散,土地利用碎片化,各设施之间缺乏有效协同,水气能渣的循环代谢易造成二次污染,固废综合利用率低,新建设施选址困难,“邻避效应”十分明显,这些已成为许多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大力发展静脉产业,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低碳发展社会的有益探索与实践,通过源头分类、资源回收、循环利用、妥善处置,可有效防止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大气、水体等环境介质,实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编辑:王媛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