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丨陈惠芳:与母亲一起读祭母文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十点读诗
阅读:82582
2021-02-01 10:37:19

作者丨陈惠芳

1

又是年关。

指间流失的光阴,也在背脊流失。

年味浓,年味淡。

冲出雾霾,冲出中度污染的长沙城,

穿越宁乡,抵达流沙河。

两个余小时,经历了天地的深浅。

混沌初开。霾散了,雾也散了。

澄明的阳光勾勒了故乡的轮廓。

92岁的母亲,拄着一根手杖,

在路边等我。

58岁的满崽,接力了

母亲的一头银丝。

2

母亲的身影,投放在地上,

像一团毛线。

仿佛,童年时的纺车,

又在三更半夜响起。

我扶着母亲进了堂屋。

抬头,父亲在上。

父亲以扁平的面容注视我。

那副老花眼镜,在背后山上,

陪着父亲,翻看宁静的黑暗。

满心欢喜的母亲,

泡了一杯巴酽的茶。

院子里的井水,摇一摇,总有。

3

母亲的银发从帽沿露了出来,

像弹匠弹出的棉花。

下雪天,年轻的母亲还在田里忙活,

落在青丝上的雪花,不叫雪花。

母亲纳鞋底时,

喜欢拿针头在头发里蹭一蹭。

我穿着布鞋,早已走了千里。

此刻,母亲端详着我,

摸了摸我的双鬓。

水牛犁田,也留下了这样的印痕。

那些被翻卷的泥土,

黝黑,深厚。

4

我对母亲说,照一张合影吧。

小木椅,还是父亲坐过的那张。

父亲的余温,散失在4年前的风里。

母亲说,太阳大,

照得脑壳发晕。

我看见阳光几乎爬进了堂屋。

我们坐在一个阴阳各半的扇面上,

母亲像一个淑女。

母亲看了看合影,

只说了一个字:像!

5

照了相,母亲到里屋去了,

拿出了一个长方形的布包。

包了三层。

打开一看,我惊呆了。

原来是父亲生前以儿孙的口吻,

亲笔写的祭母文。

熟悉的字体,像一枚一枚图钉,

钉在了我的眼睛里。

久违的家书,蜂拥而来。

7页,满纸酸甜苦辣。

身边的母亲,纸上的母亲,

互换,交替,重叠。

呕心沥血的母亲啊,

一生都在挑着一捆一捆稻草,

晒干,垒高。

儿孙满堂,多么像一线草垛。

6

我依偎着母亲,

一字一句读着祭母文,

穿行在父亲的回忆里。

好像生死,只是平常的远近。

父亲的叙述,有血,有泪,

有叹息,有欣慰。

清贫、压抑的年代,养不活的年代,

我居然被养活了,成了大人。

如果母亲挑着一百多斤担子,

打胎成功;

如果我睡在脚盆里三四天,奄奄一息,

停止呼吸;

如果没有老郎中偶尔路过,

用了削尖的马头肥皂,插通了气;

如果没有一点点天意,

没有寒冬里挤进来的春天。

我不是我。

我只是大雨中的一粒雨滴,

我只是大地上的一粒微尘。

4斤多重的闷生子,微不足道,

居然有超乎寻常的生命力。

58年后,还能与母亲一起读祭母文。

7

父亲喜欢睡木板床。

先是铺稻草,后是铺棉絮,都睡得安稳。

现在,父亲睡在背后山上,

睡了四年,一直要睡到亲人们围拢,

一家人再次团圆。

在坟前,我点燃了一支烟。

父亲的食指和中指是蜡黄的。

囊中羞涩。从经济、飞马、沅水、岳麓山,

父亲把所有便宜的烟抽了个遍。

最后,自制了一个卷烟的滚筒。

每一次,母亲都说:少抽一点。

父亲很听话,回复:这是最后一根。

一转背,我又递给父亲一根,父亲接了。

父子相对而笑。

坟头上的烟燃尽了。

一点点白色的灰,堆在那里,

像父亲刮掉的胡须。

8

大哥也70岁了,

一直跟母亲生活在老家。

十几岁被迫停学,种田、挑煤、修水库,

陪母亲站台挨斗,苦尽甘来。

敬一杯酒,敬一敬老黄牛。

大哥喝20度的米酒,

我喝54度的红星二锅头。

母亲望了望首尾相接的儿子,

微微地笑了。

哥俩沿着楚江,走了一个来回。

河床的格局,没变。

几十年的水,不知流到了哪里。

不写诗的大哥走在前面,

写诗的小弟走在后面。

打了赤脚,涉水而过,

诗歌的楚江,更像长篇。

9

我又要回长沙了。

母亲蹲在阶基上,

将鸡蛋一个一个,轻轻地放在小纸盒里。

一边放,一边说:这是绿鸡蛋,煮了吃营养。

母亲耳背,眼睛尖。

一个稍微破了一点缝的鸡蛋,

被母亲捡出来,放在小纸盒的最上面。

92岁的母亲啊,倒计时的母亲啊,

一遍一遍叮咛:路上小心点。

小心鸡蛋,小心风雨。

关上车门,摇下车窗,

母亲喊了一声:多回来看看啊。

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不可预测的日子,会呈现怎样的情景?

那一叠祭母文,在我的眼前晃动。

我祈愿,还能跟母亲一起

读到最后一页。

2021年1月31日

[责编:刘瀚潞]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0)

相关推荐

  • 父母已老,时间都去哪儿了

    l 父亲的香烟 打开烟盒掏出一根点上,动作潇洒 而父亲,猝不及防地迎面而来 唇齿微微抖了一抖,崭新的烟 慌慌张张地,跌落在地 其实,六十几岁的老头真没有什么 好怕的,白发与皱纹日益增多 老年斑占领了愈 ...

  • 【四季散语】侯月兰︱说酒

    说  酒 文/侯月兰 说起酒,父亲一生烟酒不沾,而母亲却喜烟酒一生.据母亲说她爱上烟,是在她十二三岁的年龄.那时祖父爱打小牌,常常下不了桌子,待想抽烟时,便把个带烟窝的长杆烟袋递给母亲说:" ...

  • 乡村纪事:难忘我家那头老水牛

    文:渠慎涛 图:来自网络 倚窗而立,窗外云淡风轻  万籁俱寂,点起一颗烟,一缕青烟袅袅直上,满室生香,看着茶几上放着的牛气冲天紫砂壶和五牛主人杯,思绪飞回到三十多年前,想起家中有牛的那段时光. 俗话说 ...

  • 阴影

    那条狗装腔作势又来我家,父亲显然很害怕他,恭敬地把他唤进屋里,连忙拿出家中的那把古藤椅让他坐.这把古藤椅是奶奶留下的,父亲很喜欢它,一向把它珍藏在自己的房间里,从来不让其他人坐,今天却例外,因为毕竟来 ...

  • 李冲 || 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们念书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quo ...

  • 【小说林】特别推荐:豹子沟

    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席卷了整个大地.起初,大片的雪花像鹅毛一般,铺天盖地地撒向大地,远处近处白茫茫的,分不清楚哪里是山,哪里是树.可是门口的那颗歪脖子梨树,竟然一改旧时的容颜,一身素白,似乎也妖娆了许多 ...

  • 散文||故乡恋(外一篇)

    故乡恋 今日大寒,不寒.出门就见暖阳耀耀,一年中难得几次喜欢太阳.阳光下,敞开心口深吸了几口气,放松之余,也终感到了那丝丝惬意. 再过几天就要过年了.每逢佳节倍思亲,没能衣锦还乡的,早不属于故乡又没能 ...

  • 创作谈丨陈惠芳:新诗歌时代,诗人的喜与忧

    诗人与诗歌.纸与笔.电脑与手机. 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组合都是客观的存在,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只是远与近的事. 诗人与诗歌,数千年.纸与笔,数百年.电脑与手机,数十年. 不知不觉,我们进入了新诗歌时代 ...

  • 品读丨陈惠芳《长沙诗歌地图》:中国诗坛第一部“城市街巷志”

    (<长沙诗歌地图>,湖南文艺出版社2020年10月版) 文/姜红伟 当湖南著名诗人陈惠芳最新出版的诗集<长沙诗歌地图>从湘江之滨飞抵大兴安岭,飞抵我的手中时,我被震撼了.不仅仅 ...

  • 陈惠芳 长沙诗歌地图(392):一人巷 历史背景

    长诗歌地图(392):一人巷(2019-04-26 19:10:37) 转载▼标签:都市乡土之三百九十二一人巷陈惠芳一人巷陈惠芳人山人海顺着有序的路,无序地走一个一个,从人群中剥离一个人,拖着自己的影 ...

  • 周福如丨陈志芳老师

    陈志芳老师 作者:周福如 到石港作客,进门碰到50年未见的陈老师,喜出望外. 那年我在南通县跃进小学附中上学时,陈老师是负责人,她召集老师们为我改稿子,参加公社巡回讲用.那笑容一直烙在我心里. 刚坐在 ...

  • 湘水颂(长诗)_湖南陈惠芳_新浪博客

    湘水颂 陈惠芳 溯源 注视你,滔滔不绝的语言 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打湿了我 沿着你的肋骨,我疾步而行 我满眼都是春夏秋冬 一个句号渲染成浩大奔腾 一根线条串起来千古时空 我久久地停留在那一点 湿湿的圆点, ...

  • 陈惠芳:班级管理“运算律”

    我曾读过魏书生的班级管理经验.他认为虽然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学生,但不能把学生当作没有思想.没有情感.被动的受管理者,而应该把他们当作有思想.有意志.有情感的主动发展的个体.尊重他们的意愿,尊重他们的人格 ...

  • 陈惠芳:“互联网+”时代,微诗大有可为

    [作者简介]陈惠芳:中国著名诗人.中国新乡土诗派领军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理事.1963年1月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县.毕业于湘潭大学中文系.现为<湖南日报>科教卫新闻部主任. 感 ...

  • 陈惠芳短诗选

    陈惠芳短诗选 ★长沙的雪★ 年初的那场大雪好像还在下 很厚,很白,很抒情 湘江在流淌,雪水已经成为小说的一部分 冰凉的面孔不是雪,冰凉的手掌也不是雪 漫天飞舞,是风筝,是浮云 唯有雪白的飘落,点亮迷离 ...

  • 一指也要定夺你/陈惠芳新作选

    陈惠芳新作选 ★红  掌★ 摩拳擦掌这么多年 本来想练就一家独门的铁砂掌 没想到成了一指禅功 天意如此 便认准了一个方向 那个人就是你 掌风刮不倒你 一指也要定夺你 摊开的手掌,红得过分 有些喧宾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