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事的奥秘:把拖延当作朋友

提到拖延,相信很多人恨得牙痒痒,却又无可奈何。为什么那么多人讨厌拖延呢?主要是拖延让我们想做或者理应完成的事情,迟迟没有得到行动指令,这些事情不断地积压,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让人变得焦燥、自责。
每当我们碰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我们很容易构想一个假想敌出来,然后朝它开火,把所有的责任都往它身上推,拖延也是其中的一个假想敌。正因为抱着拖延是敌人这种想法,网络上出现了各种战胜拖延症的方法,但是似乎很难有奇效,更别说彻底消灭拖延。既然它无法被消灭,我们倒不如转换一个思路,与拖延化敌为友,这在操作上并没有什么难度,因为如果你将拖延换个名字,你发现它竟然还挺受人欢迎的。
拖延的意思是延长时间,不迅速处理。如果我们给它换个名字,你能想到哪些词语呢?延迟,也有类似拖延的意思,当延迟跟满足感连在一块的时候,它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被人们推崇的概念,即延迟满足感。我在《延迟满足感,才能持续满足》一文中就提到,张一鸣就极力推崇延迟满足感:“我的成功秘诀就是延迟满足感,而且最大的延迟满足,是思维上的。”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拖延”的本性并不坏,它视乎你看待它的角度,或者说你给它起了一个什么名儿,你叫它“拖延症”,它就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你叫它“延迟满足感”,它就成了人见人爱的香饽饽。
什么是延迟满足感呢?它意味着你能为了更长远的利益,无限期拖延即时满足自己的举动。拖延在这里成了功臣,成了我们的朋友。
关于延迟满足感,不得不提起一个经典实验,即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设计的棉花糖实验,研究人员将一些棉花糖摆在桌子上,并且告诉数十名儿童,他们有三个选择:
  • 马上吃掉棉花糖。

  • 等研究人员回来时再吃,可以再得到一颗棉花糖作为奖励。

  • 按响桌子上的铃,研究人员听到铃声会马上返回。

棉花糖对小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诱惑,最终的结果很有意思:
  • 大多数孩子坚持不到三分钟就放弃了。

  • 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延迟了自己对棉花糖的欲望,他们等了差不多15分钟,然后研究人员回来兑现了奖励。

这个棉花糖实验不仅仅是看这些孩子是否能够抵住诱惑“拖延”吃掉棉花糖,更重要的是,在后续的跟踪调查中发现,那些能为偏爱的奖励坚持忍耐更长时间的小孩,通常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现,如更好的考试成绩、教育成就等等。
由此可见,如果你将拖延用在正道(延迟满足感)上,它也能发挥很好的作用。《拖拉一点也无妨》一书的作者约翰·佩里,他对待拖延的思路如出一辙,他也没有将拖延视为敌人,相反,他以“拖延”之道,还治“拖延”之身,他所提出结构化拖延法,充分利用了“拖延”的特性。他是如何做的呢?
作者认为“每位拖延人士,都会把必须要做的事情往后拖”,既然如此,结构化拖延法就正好利用这个消极特征为我们服务。这个方法最关键的地方是“拖延不等于两手一摊,什么都不做”。你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使用结构化拖延法:
  1. 列一个“优先级清单”,这个清单得这么排序,先把你必须完成的任务按照重要性、紧迫性放在最前面,接着再列出一些其它值得一做的事情。比如ABCDEFG。

  2. 通常ABC就是你一直拖延着不做的事情。人们通常为了逃避去做ABC,他们宁愿选择去做DEF。

  3. 最终虽然ABC一直拖着不做,但是你至少也做了DEF。

这个结构化拖延法的奥妙之处,在于它不再将拖延视为敌人,拖就拖吧,但是我们为了拖延ABC这三件事,我们得去做DEF这些事情,最终一计算,我们好歹完成了DEF,这也能为我们赢得成事者的美名。
这个方法听起来有点耍滑头,据说创造这个方法的约翰·佩里,凭借结构化拖延法还赢得了2011年的搞笑诺贝尔奖,但是正如作者所说,“实践结构化拖延法是需要一定程度的自我欺骗的”,我们为了完成更多的事情,不得不作出一些善意的自我欺骗,告诉自己ABC是我们最想拖延去做的事情,DEF是我们为了不用做ABC而获得的奖励性事情。
《拖拉一点也无妨》一书里,作者举了一个使用结构化拖延法的经典例子:为了不做(拖延)批改学生作业、准备教案和处理委员会的事,作者只能走出住处,跑去跟同学打乒乓球,或是去他们房间里侃大山,或者就只是坐在那边翻翻报纸,结果作者因此赢得了美誉——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位很棒的公寓指导老师。毕竟,很少有教授级的人物像作者这样愿意花时间跟本科生们打成一片。这倒让我想起“塞翁失马,焉知祸福”这个故事,虽然丢掉了X(不做X事),但是捡回Y(做成Y事)也不错。
不管是给拖延换个名字(例如延迟满足,去拖延那些当下不应该做的事情),还是结构化拖延法,它们的共同之处,就是不再将拖延视为我们的敌人,反而充分利用拖延的特性为我们做事服务,这才是我们应对拖延的最佳策略,毕竟你无法完全消灭拖延,倒不如把拖延当作朋友,这就是成事的奥秘。
(0)

相关推荐

  • 延迟满足感与钝感力

    20世纪60年代末,斯坦福心理学家沃特.米歇尔做了一个"棉花糖实验",让一群4岁的孩子做出选择,是现在吃一份棉花糖,还是15分钟后吃两份. 实验人员让每个孩子单独待在房间里,屋子里 ...

  • 加油,坚持本身也是一种修炼

    坚持最初需要一个理由 记得当初开始练字的时候,不是为了写好字,仅仅是为了追求一种心静的状态. 几年前我有个习惯,每天都会早半小时到公司,这半小时我用来做什么呢? 我用来刷剧.每天刷剧半小时,网上热播剧 ...

  • 延迟满足感,人生的赢家

    ▲吃健康食物,还是吃垃圾食品? 什么是延迟满足感? 很多时候,你明明有作业.有重要任务要做,但偏偏先去做轻松的事情,把重要事情推到后面,结果要么拖延不能完成,要么加班熬夜才完成. 你是不是这样的人?说 ...

  • 鲲读《道德经》| 贰

    晚上好欢迎和鲲一起读<道德经> 开设本系列,是想聚集一批同好,一起来学习中国经典,让我们能在有限的时间里静下心提升自己,从中受益,鲲就充当一个领读者的角色(预计花6-7个月的时间更新完). ...

  • 三类买点精讲

    一.三买的模式 1.在离开第一个上涨中枢之后,第一次空头反拉不进入中枢的点,是买入时第三有利的位置,称之为第三类买点,图中紫色圈标示处为第三类买点. 2.在第一类买点形成后快速上涨脱离最后一个下跌中枢 ...

  • 《把时间当作朋友》时间不够用,学会这三点,提高做事的效率

    文 /铃兰 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相信大家一定有过和我同样的感受,时间不够用.特别是要既要上班还要照顾家庭的小伙伴,忙于上班和管理家庭的吃喝拉撒,还要管理孩子的学习,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 去年我报了镜姐的 ...

  • 《把时间当作朋友》:正确认识学习,才能学会学习

    什么是时间? 高尔基:"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 曾国藩说:"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 ...

  • 随心周六 | 李笑来《把时间当作朋友》:运用心智获得解放

    今日豆瓣评分8.4分,7097人评价 内容简介 xxxxxxxxx 为什么你总是觉得"没有时间了"? 最节省时间的方式是学习,为什么你"砍柴"而不肯" ...

  • 我们都被骗了,哪有什么时间管理术啊!《把时间当作朋友》分析透了!

    一 有人说:人生有三大错觉,有人敲门,手机响了,ta爱我.我觉得该再加上一种:此书已读过,我已学会. 刚刚略读完一本书,当时感觉收获满满,然后就把这本书放进了书橱里,我读过这本书了,里面的内容我知道了 ...

  • 《把时间当作朋友》上-人生要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自己

    <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不是时间管理的书箱,尽管书中的内容也包括任务管理等与常见"时间管理技巧"相关的内容,但是本书主张时间不可管理.一切都靠积累. 本书主张一个人必 ...

  • 《把时间当作朋友》下-人生要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自己

    本文承接上一篇<把时间当作朋友>上-人生要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自己. <把时间当作朋友>,作者李笑来.本书的下半部分,着重从思考.交流.应用.累积等几方面,进一步阐述了我们要管 ...

  • 成功的秘密:把概率当作朋友

    开放报名:写作训练营.发圈训练营(VIP 1对1学徒制).创业合伙人计划(合作制). 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每月名额仅:3人/营. 咨询预约请添加绿豆老师微信 lvdoux . 佛家有一句话"因 ...

  • 《把时间当作朋友》即刻满足是人性弱点,无法认识自我有三个原因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 想走捷径的人,最终都走了弯路. 上个世界八十年代,在深圳蛇口树立一个巨大的招牌,上面有两句口号.不过大家对其中一句非常熟悉,这就是"时间就是金钱".不过后 ...

  • 把金钱当作朋友

    柳树(Pollard Willow) 文森特·威廉·梵高1882 一个人穷,是因为他怕有钱. 很多人无法理解,天底下没有那么傻的人吧,一个正常人怎么会怕有钱呢?应该人人都渴望有钱才对. 但实际上,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