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元蓉)清光绪年间落户叙永,享誉川南的“白记双麻酥”
叙永文化精彩,尽在永宁古韵。敬请点击永宁古韵关注
永宁传奇双麻酥(上篇)
文/孙元蓉
永宁,川滇黔结合部重镇,多民族聚居,古夜郎国辖地。
这儿山高水长,地大物博,交通枢纽,商贸活跃。上云南、走贵州、到四川的马帮、驮队、商贩、苦力云集,由此许多中华传统美食在此争艳扎根,各展芬芳。“白记双麻酥”是其中明清“四川移民文化”产物之一,传承悠久,倍受三省边民们青睐,为中华传统糕点美食,非物质文化遗产,享誉一方。
说起“白记双麻酥”糕点,颇有来历渊源、传奇色彩。那是在清光绪年间,由于战乱和移民运动,白记曾祖白崇廷携家传技艺孤身辗转,由陕西来到四川南部边地永宁(叙永县),见此山青水秀,商贸活跃,便扎根下来,以家传“白记糕点手工技艺”在永宁的下桥街288号开饼铺制作糕点,担担叫卖维持生计。
1923年,他的儿子白海帮降生,为白崇廷艰辛的生活添上了许多笑声。可惜好景不长,1935年因交不上朝庭的壮丁费,十二岁的儿子白海帮被拉丁上前线打仗。儿子离家远行,一去不知何年回返,家里连像样的干粮也准备不了。白崇廷家平时日子就过得紧巴,除了做生意的食材,并无多余隔夜之粮。父亲只好把家里的面粉、果仁、大枣、芝麻等汇集起来,做了一个大圆饼在锅里烙烤,给儿子带上充作干粮,希望他一路平平安安,早日回返家乡与亲人团聚。
十二岁的白海帮带着父亲的愿望和这个充作干粮的圆饼离开了家乡,在艰难的岁月里他逐渐成长,千里转战,风餐露宿,到过许多地方,在兵营里当兵吃粮。他常常思念父母,思念家乡,更时时想到祖辈遗传下来的糕饼技艺和父亲给自己烙的那个充当干粮的圆饼。
艰辛的生活,苦难的命运,风云变幻的战场,白海帮在磨难中学会了坚强和吃苦,他头脑灵活,作战勇敢,很受上司赞赏。在多少次死里逃生中,他终于觅得机会,如愿以偿从军营返回了家乡,见到父亲母亲,实现了父亲期望他返乡与亲人团聚的愿望。
吃尽苦头回到家乡的白海帮,父子们见面抱头大哭,相逢恍若隔世,那悲喜交集的感慨令人嘘吁,憾人肺腑。从此白海帮承继祖业,在父亲的悉心指导下,深钻家传糕饼制作技艺,与父亲一道打理着下桥街“白记糕饼铺”营生。他潜心研制,将父辈完善成熟清宣统元年(1909年)的“白记饼子眉毛酥”作改良,把父亲送儿子离家充干粮的圆饼进一步改良,这些年父亲为思念儿子创制的“麻酥饼”再一步改进,成为现今深受广大民众欢迎的“白记双麻酥”饼。
“白记双麻酥”饼皮香酥味浓,内馅甜咸鲜香,有一股特别好吃的味道。饼皮是利用家传“油脂分层起酥”技艺,做得又脆又香;饼馅利用当地多种食材,溢香满口,吃起来不光口感好,还甜中有咸,鲜中有香,味浓淡适中,多味不腻,满口生香。圆饼的酥皮双面粘满芝麻,色香诱人,入口添香。因饼双面粘芝麻,又为白家饼铺生产,就有了“白记双麻酥”的名号。
鲜香可口的“白记双麻酥”老少皆宜,特别酥脆浓香,可满足南北方人喜甜、喜咸的口味,人人喜欢,赞不绝口,市场销路非常好。南来北往之人都喜欢买上一些,或作路上充饥,或作美味品赏,或送亲戚朋友,既实惠又便宜,人人买得起,人人吃得上,携带又方便,可充饥又饱口福,美味得享,食后还回味无穷,白家糕点生意“双麻酥”,岂有不热销火爆之理!
川滇黔结合部地区人都以吃上“白记双麻酥”而感到舒心,外来永宁做生意人也以吃上“白记双麻酥”而兴奋,特别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永宁人更是户户家家都吃“白记双麻酥”,走亲访友也都送“白记双麻酥”,下桥街白家糕饼铺门庭若市,酥饼走俏,据说还有“一饼难求”的许多传奇故事。这些都是上辈老人们的回忆,并非夸张。
“白记双麻酥”寄托着白氏几辈人的智慧与深情,寄托着白氏先祖手工制作传统糕点的技艺。“白记双麻酥”在岁月的风霜中熠熠生辉,鲜香了过往悠久的历史岁月,鲜香了过往坎坎坡坡的风雨,她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提高,在人生岁月的创造中不断完善,有父亲的期待和愿望,有儿子的思家恋家的情结。多味的“白记双麻酥”,永宁地方特产“白记双麻酥”,闪亮乌蒙,闪亮永宁,留下佳话,留下美名。
在那些漫长过去的岁月中,古城永宁一直是川滇黔三省物资集散地,商贸热闹繁华,又是川盐运销云贵四大口岸之一的“永岸”,水陆码头上船来车往,牛拉马驮,四面商客人潮如涌来至永宁,“永宁河上千帆至,船夫号子响云天”。永宁河畔乡乡镇镇,九湾十八拐,九九八十一滩,驿站如麻林立,马帮、背夫、挑脚子的喊嚷和歌声响彻乌蒙深山,踩碎山野连绵的孤寂,只留下一串串马铃声儿的脆响,就知道又有马帮驮队到来,又有贩夫走卒到来。
明状元杨升庵赞誉“黔蜀分疆笫一关”的永宁,“鸡鸣三省”美誉的永宁,道出了她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道出了世人对她的认识和看法。这个川南边陲的重镇,南来北往客商云集此地,贩盐、贩铅、贩丝绸、贩货物,为了歇脚和贸易方便,在城内和近郊建立了十二家会馆和近五十座庙宇。有陕西会馆、广东会馆、江西会馆、福建会馆、贵州会馆、湖广会馆、黄州会馆、浙江公所、秦晋公所、清真寺、文昌宫等许多会馆。还有关岳庙、县城隍庙、府城隍庙、府文庙、县文庙、文昌庙、火神庙、西阳殿、三霄殿、巧圣宫、二圣宫、观音阁、斗姆阁、铁观山、钟山寺、小玉皇观、药王庙、灶神庙、土地庙等众多庙宇。有的建筑规模浩大,气势如虹;有的建筑精雕细刻,雅致精秀。这些建筑各具风韵,各具特色,与千年永宁明清古街、川南建筑风情风物相辉相映,构成沧桑风雨永宁跳动的魂,闪亮乌蒙深山小镇中,成就永宁各种风情风物,中华各种特色美味小吃。“白记双麻酥”这个中华美味传统糕点,也因之兴盛永宁,闪靓永宁。
这些常年行走川滇黔地区的商贩、苦力们,还有来永宁朝山进香的客人们,在小城中过了一批又一批,小城天天迎来送往一批又一批客人,那马帮驮队把永宁挤得人浮于市,车堵人喧。由于人太多,自然形成永宁吃饭、住宿餐饮业发达,上辈人流传有一句顺口溜这样说:“永宁街长栈房多,小食美味起椤椤”。这就是永宁商贸带来的美食人气,故而永宁餐饮业百花齐放,南北菜品齐聚,盐马古道美食美味数不胜数。有南方人喜吃的椒麻味,有北方人喜吃的面食甜点;有川菜的鲜香麻辣,有北菜的大气恢宏;还有江南菜的秀雅极致,沿海各菜的风韵神情。
“四川移民文化”带来永宁扎根落户的“白记双麻酥”由此声名大噪,“白家糕饼铺”倍受民众商客青睐,永宁餐饮市场美食美味闪烁,名动一方。“白记双麻酥”不光成为盐马道上的干粮美食,还成为永宁户户家家喜食的特色食品,闪亮在川滇黔结合部地区,闪亮在川滇黔结合部户户家家,闪亮在永宁二十九个民族人心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