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伊绯藏明代戏曲孤本
偶阅中山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见《明代戏曲文献研究丛稿》文中提到敝藏明末孤本《新镌乐府时尚千家锦》,以及我的考证文章《孤本万曲合选初考》,荣幸之至。期待《全明戏曲》这项浩大工程早日完工,让普天下曲友案头枕边,十页百页,页页听香;千曲万曲,曲曲通幽。
《孤本万曲合选初考》一文,首发于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后经删略刊载于《中华读书报》《藏书报》《中国商报》等报刊,敝藏《万曲合选》(又名《新镌乐府时尚千家锦》)遂渐为外界所知。后经国家图书馆考察鉴定,确定国内公藏无此书,确系海内孤本。中山大学《全明戏曲》(教育部古委会重点项目)曾派专人了解情况,并辑录了书中部分内容。国家图书馆馆刊部与我多次联系交流,对《孤本万曲合选初考》一文进行了修订,最终于2012年8月发表在了国图馆刊《文津学志》第五辑上。大致内容如下:
肖伊绯藏明末孤本《万曲合选》辑选首出戏文为《英台自叹》,此出为青阳腔增出戏文,尚见于晚明刊本《时调青昆》,但内容有差异。又辑有青阳腔《葵花记·日红托梦》,此出戏文尚见于明刊本《徽池雅调》及《时调青昆》,内容也不尽相同。又辑有《彩楼记·宫花报喜》,此出戏文源自由元杂剧改编的明代传奇,而在此已明确标注“滚调”唱法,为罕见的经过改编的民间演出剧本。又辑有《学书记·清风亭遇子》,“清风亭遇子”虽于清乾隆之后以“认子”、“寻子”之名、以花部乱弹腔广为传演,但《学书记》之总名颇罕见,至今未见有全本传世。
以上种种辑选之内容,在明亡清兴之后,要么从流行的各类辑选本中消失,要么改头换面、改腔换调,衍作他用。譬如《英台自叹》,后来发展为黄梅戏单出;《葵花记》后来发展为黄梅戏《葵花井》;《彩楼记》后来改编为越剧与潮剧;《学书记》后来演变为京剧《天雷报》,其中的单出“清风亭认子”尚可窥风貌;《望云记》则只在《缀白裘续集》中选录为皮黄零出“遇妖”。《万曲合选》集中保留了这些不同声腔的剧种原始剧本内容,堪称剧种衍变史上的“活化石”,有的内容还是仅见于此书的“祖本”。正如其题名“新镌南北时尚乐府雅调万曲合选”一样,南北时尚流行的剧目均大肆搜罗,并不仅仅局限于所谓的“雅调”昆腔一系,青阳腔、弋阳腔、甚至秦腔、皮黄等皆有收录。也正因为如此,《万曲合选》存留了大量货真价实、晚明以来流行于坊间台上的演出性质的各声腔体系剧本的宝贵资料。
曾有戏曲史研究者认为,《万曲合选》的发现将是继《风月锦囊》在西班牙皇家图书馆发现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这一发现堪称中国昆腔戏曲史研究及地方曲种研究领域的“哥伦布式发现”,其绝无仅有的“孤本”内容,将改写这一研究领域的诸多原有认识并以此为基础形成新的学术成果。由此可见,无论从学术研究还是古籍版本角度审视,《万曲合选》的历史价值与研究价值都不言而喻,对《万曲合选》的深入研究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