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选科的迷茫困惑、博弈焦虑与应对策略
目录
一、迷茫境界:高考一入深似海,学科选择心茫然
1、学科组合选择过多的迷茫
2、高校专业要求差异的困惑
3、高中选课走班能力的挑战
二、博弈境界: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家长的现实与精明
2、重拾初心、回归本源
三、理性境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了解学生的兴趣个性特点
2、分析高校专业的学科要求
3、高中学业生涯规划与辅导
2014年,上海、浙江两个省市率先敲响了高考改革试点的钟声!
2017年,北京、天津等四个第二批试点省市启动新高考改革,并于2018年相继推出了具体的新高考改革实施方案。
2018年,广东、湖南等十多个省市也相继启动实行新高考政策,并紧锣密鼓的研究、制定和公布新高考改革实施方案。
2019年、广西、云南等全国其他几个省份也将启动新高考改革。
高考选专业、高中选学科逐步成为一代代考生及其家长们关注的焦点,并逐步经历着迷茫困惑、焦虑博弈、回归理性的心路历程。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蝶恋花》
一、迷茫境界:高考一入深似海,学科选择心茫然
1、学科组合选择过多的迷茫
根据各个省市公布的高考改革实施方案,高考录取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学科成绩(每门满分150分)和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学科成绩(6门科目自主选3门,每门满分100分)组成。这就意味着高考仍由6门科目组成,其中的3门是必选项,即语文、数学、外语,而另外3门则是选考项,考生可以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这6门中任意选择3门。
没有选择人绝望,过多选择总观望。从6门学科中选择3门有多少种可能?根据排列组合公式,一共可以有20种组合模式。
序号 |
组合 |
序号 |
组合 |
|
1 |
物理+化学+生物 |
11 |
化学+生物+历史 |
|
2 |
物理+化学+历史 |
12 |
化学+生物+政治 |
|
3 |
物理+化学+政治 |
13 |
化学+生物+地理 |
|
4 |
物理+化学+地理 |
14 |
化学+历史+政治 |
|
5 |
物理+生物+历史 |
15 |
化学+历史+地理 |
|
6 |
物理+生物+政治 |
16 |
化学+政治+地理 |
|
7 |
物理+生物+地理 |
17 |
生物+历史+政治 |
|
8 |
物理+历史+政治 |
18 |
生物+历史+地理 |
|
9 |
物理+历史+地理 |
19 |
生物+政治+地理 |
|
10 |
物理+政治+地理 |
20 |
历史+政治+地理 |
按照以往的常识惯性思维,可能有的学生和家长会认为,无论有多少种可能性,只要选择学的最好的三门学科就可以了。可事实上,这道选择题未必如此简单,等学生和家长开始初步了解了高考招生政策,你就再难以自信的认为你什么学科强就选什么了。
为什么?因为不同高校的同一专业对报考学科的要求可能不一样;因为计入高考总分数的不再是考试的原始分而是等级分;因为……
所以,尽管我对大学一往情深,却在高考选科的大风中凌乱了!
2、高校专业要求差异的困惑
在新高考背景下,对于某一省市的考生来说,国内不同高校的大学专业对学生报考学科的要求有的一样、有的不同。在各省市相继公布的6选3之后,许多高校的专业对学生的选科有一定要求:有3门要求(三选一),2门要求(二选一)和1门要求(规定必考)三种,其中1门要求最为严格,因为规定的这门要求必须考,否则就不能报考该专业。
2014年,浙江、上海两地率先成为国家首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地区。2017年,两地学生已率先采用“3+3”模式应试。目前,由于针对北京、天津等第二批试点地区的国内高校专业要求还没有公布,在此先以上海为例,来看看高校的专业要求与学生“6选3”学科的选择关系。
序号 |
组合 |
可报专业 比例 |
序号 |
组合 |
可报专业 比例 |
|
1 |
物理+化学+历史 |
99.90% |
11 |
化学+生物+历史 |
88.7% |
|
2 |
物理+化学+地理 |
99.40% |
12 |
化学+政治+历史 |
88.60% |
|
3 |
物理+生物+历史 |
99.30% |
13 |
化学+生物+政治 |
88.10% |
|
4 |
物理+政治+历史 |
99.30% |
14 |
化学+政治+地理 |
88.10% |
|
5 |
物理+历史+地理 |
99.30% |
15 |
化学+历史+地理 |
88.60% |
|
6 |
物理+生物+政治 |
99.00% |
16 |
化学+生物+地理 |
87.40% |
|
7 |
物理+生物+地理 |
99.00% |
17 |
生物+历史+地理 |
77.80% |
|
8 |
物理+政治+地理 |
99.00% |
18 |
生物+政治+地理 |
76.10% |
|
9 |
物理+化学+政治 |
98.90% |
19 |
生物+政治+历史 |
75.30% |
|
10 |
物理+化学+生物 |
97.40% |
20 |
政治+历史+地理 |
52.90% |
上述表格清楚的表明,20种不同选择报考高校的专业比例差异很大。如果选择排在最前面的“物理+化学+历史”组合,可以报考99.9%的大学专业;如果选择最后的“政治+历史+地理”组合,那么只能报考52.9%的大学专业。
学生和家长们刚接触这份表格时,头都不由得会大上一圈,心更慌了。比如一个原来自我定位文科的学生,一旦按以往一样选择“政治+历史+地理”这个纯文科组合,就意味着有近一半的高校专业无法报考。
3、高中选课走班能力的挑战
“6选3“一共20种学科组合可能性,能否按照每种组合建立班级配备教师进行授课,这对绝大多数高中学校是个巨大的挑战,就要看高中校的开课情况与综合实力。
新高考下,选课走班既是趋势,也是必然,但是这对学校教师的数量和质量要求非常高。根据过去几年试点省市的实际经验,不管是重点校还是普通校,开齐20种组合选课的情况很少。
这种情况下,最有可能的做法就是先让学生拟报志愿,看看报名比较多的组合课程是哪几类,学校就会开设什么。但这种方式也会面临不可回避的问题,那就是自己学校的老师是否够用,能否支撑起学生的选择。比如学生们选择物理学科比较多,但学校物理老师数量上不够,或者他们教学水平存在差异,这时把好老师分配在哪个组合的班级,不仅是家长也是学校关心纠结的问题。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二、博弈境界: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家长的现实与精明
2017年,在浙江招生的1400余所高校,总共针对2.3万多个专业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选课学科中,物理是受大多数高校与专业青睐的,受欢迎程度排名第一。而且根据统计,如果学生选考了物理,则有91%的高校专业不受报考限制。但是真正考试时,选考物理的学生比例却排在了倒数第二位。作为曾经高考中非常重要,而且新高考之初最受高校欢迎的学科,物理竟遭受这样的冷遇,这着实让很多人感到惊讶。
对这一现象的众多分析中,有一点是明显的,这就是迷茫焦虑的家长们,在缺乏其他考生报告专业大数据情况下,私自猜测假设后给孩子定的策略。因为选考的三门学科计入总成绩的不是传统的卷面原始分数,而是类似整个省考生成绩正态分布下的等级分值,根据在全省考生中的成绩排位,相对应等级得出计入高考的总成绩。很多家长认为物理这门学科需要很强的综合能力,自己孩子与其付出很多却很难得到理想分数,不如选择转战其它学科。
在当时看来,无论怎么看都是现实的、精明的一种选择策略,但事后结果别的不多说,单纯就针对自己的孩子来说,既丧失了很多本该有的机会,也遇到了新的更激烈的竞争。
新高考形势下,对于家长的要求非常高,“精明”真的不是所有家长想做就能做到的,因为整个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看起来更像一场博弈。
2、重拾初心、回归本源
上述浙江高考的现实问题与历史教训,折射出了当时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学生与家长的迷茫困惑与博弈焦虑。这不是偶然的,而是一种必然;也不是历史的,而是还会发生,在其他新一届考生与家长身上。
对于升入高中刚接触高考新政策的学生来说,开始必然是迷茫的,家长们也是如此。在面对众多不确定情况下,多数家长只能依靠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经验,怀着一种‘田忌赛马’的博弈心态,更关注哪个学科对孩子的高考有帮助,孩子以后是否能在这个学科上拿到更理想的等级分数。其实家长们这样的心态万万不可取,当所有人都无法掌握全省市学生报考学科大数据的条件下,家长们怎么可能算得准?!
既然如此,还得回归到本次高考改革的初衷上来。“这一轮高考改革的目的就是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个性特点来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
北京市考试院相关负责人在解读新高考实施方案时说,今后北京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会分为合格性和等级性两张卷,合格性考察科目是必修模块,等级性考试是必修加选修模块,而未来新高中课程设置中,会调整必修部分学分和选修科目的档次,让学生依据自身特长选择参加不同类型的课程。同时,高校招生时,会为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的科目要求,所以考生与其选学校,不如选择专业。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建议说,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理想、专业兴趣和发展规划,选择合适的专业。
因此,我们还是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取向和性格特点出发确定大学专业方向,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学习什么、从事什么,以此奠定一生长远发展的基石。基于这一基础核心,综合考虑高校专业要求、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等各方面因素,进行微调和细化,制定务实有效的高中三年学业规划、应对策略以及实施方案。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