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宁德时代造车利好亿纬锂能 唉原本这篇是在前几天亿纬大跌时打算写的,但是因为思考人生(懒癌犯了...
唉原本这篇是在前几天亿纬大跌时打算写的,但是因为思考人生(懒癌犯了)拖延了点时间,股价又上来了。我还是比较喜欢跌的时候写东西,一来给大家安慰和鼓气,二来没有所谓的高位吹票嫌疑。所以趁着还没新高,赶紧来写一下,不然可能来不及了……
前阵子长安宁德华为高调宣布将一起打造高端新能源车品牌,当时的第一反应:长安重大利好,顺便利好亿纬。当然,都是从长期看。昨天长安大跌,很是开心,情绪退潮之后,才是吾辈布局之时。
至于是不是利好宁德,其实就比较复杂了。
这一年不断有人问我,宁德还能不能买?我的回答很统一:“闭着眼睛买。”
底层逻辑也很简单,宁德已经大到几乎可以代表锂电新能源的存在了。
也就是说,新能源市场发展=宁德发展。而新能源对于传统能源的替代,渗透率的提升,无论是从大气环保、经济成本、摆脱石油依赖、提升能源效率、政策支持等任何方面,都是无可争议的必然趋势。所以宁德会充分受益行业发展带来的市场红利。
尽管如此,宁德时代,我依然一股未买。
因为在我眼里,亿纬的投资价值,远高于宁德。
这里要说明一点,“投资价值”永远是动态的,是一整个体系的评估,和公司本身的强弱大小,并不完全成正相关。就好比小鹏我19块建仓的时候,是坚定的多头,结果意外涨到 了70块后,我成了更加坚定的空头(已经平仓)。小鹏真要值500亿美元,还有很多关要过。
亿纬的强大,我以前的号写过《亿纬锂能的底层逻辑》,今天我们再来简单说说宁德,的问题。
1、宁德最大的问题,同样是太大了。
1)大到忌惮
要不是有比亚迪和LG的存在,宁德在国内动力电池领域已接近垄断。它已经大到几乎任何新能源车品牌都绕不开的存在。
一个乙方,行业地位和话语权远超甲方的存在。
你们下游不管怎么竞争,谁输谁赢,最终都要用我的电池。当然,前提是我愿意给你用。
你们上游,我是最大客户,也是最有钱的,表现好的,我还可以投资你。
通常在衡量一家公司的风险大小时,常要看其前几大供应商和客户的集中度占比,占比太高则视为风险大。那对不起,新能源电池上下游几乎所有公司,因为宁德,风险都大了一些。
忌惮怎么办?培养二供,引入竞争。
那培养谁呢?我们盘一盘。
比亚迪?哎呀,基本都是自供,且死磕磷酸铁锂。
LG?不好意思,人家也是巨头,且傍上特斯拉了,且且特斯拉一家都供不过来了。
国轩高科?哦,被大众吃了,且技术不过关,管理层也不太靠谱。君不见大众吃了它这么久,居然自己新出的电动车都没用国轩的,啊,大众ID4还是用的宁德时代。
那么还有谁,没有被任何巨头吃掉,安全性高,质量靠谱,研发强大,还有高端大牌作为背书的?还有谁?
亿纬锂能,舍我其谁。
2)还想更大
巨无霸也想高速发展,怎么办?
疯狂扩产能、扩张业务版图(泛电力泛能源)、上下游投资,对,宁德都干了,蚂蚁金服都投了。哦,不是蚂蚁金服投资宁德,是宁德投资蚂蚁金服。
但这次不一样,这一次,我宁德要自己参与做汽车品牌了。对,在一堆客户中间,将要有一个亲儿子。
这意味着,最核心的供应商,自己参战了,成为了竞争对手。
这意味着,作为下游汽车品牌商,二供甚至三供都势在必行且,迫在眉睫。
当然,宁德参与造车尚有不确定性,具体合作模式还未公开,如果是合资公司,从投资角度,华为占股越高越好,宁德其实占股越低越好。如果不是合资公司,那就是个噱头,大家散了。
汽车动力电池领域,亿纬现在只有奔驰宝马现代小鹏。BBA中的BB都来了,BB就是活招牌啊。所以最令人期待的,恰恰是它刚占领了高点,客户,还没真正开始拓展呢。
规模上,宁德还可以翻倍,但是市占率,宁德是不可能翻倍的。
亿纬可能,翻三倍五倍都可能。我并不是跟着行业发展而发展,我的发展速度,将显著高于行业发展速度。
2、宁德的赌性
1)性能还是安全?
前几天看了刘工的访谈,有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我全文摘抄:
“安全可靠应该是动力电池的自然属性,是有优先性和不可平衡性,不跟电池能量和续航里程这样的技术指标放在一起找平衡点。”
在这个行业,把安全性提到高于一切的位置的,的老板,真正有几个?
早期的特斯拉,蔚来,最近的威马,宁德力推的811,烧了多少?
2)疯狂的产能
亿纬是典型的研发很激进,扩张很克制的企业。基本都是以销定产。这里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动力电池技术路线众多,包括还有多个性能出色但尚未商业化的新技术。也就是说,这个行业尚处于发展初期,诸侯纷争,军阀割据。技术路线终究会决出一个优胜方,这个优胜并非产能决定的。而一旦产能扩张过快,技术路线一旦被否定或超越,付出的代价可能是致命的。
宁德是产能最大的,大到比其他加起来都大。但胜利属于谁,尚未可知。
最近固态电池又号称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性能秒杀目前所有锂电池。如果确实如此,一旦大规模商用,市场翻天覆地变革,产能越大,摔得越重。
船大难调头。自己革自己的命往往是最难的。
尽管从目前来看,扩产的保守,限制了亿纬,但我看到了四个字:基业长青。
说到这里,也还是只说了四个轮子的动力电池领域。至于两个轮子的,没有轮子的细分市场,更是亿纬擅长的蓝海战略,牢牢占据明星客户并保持领先。
至于至于什么锂原电池消费电子电子烟什么的,目前来看,都是送的。对,亿纬的估值,应该很多人都明白是低估的,但是有多低估?以后有空再稍微展开说一下“估值”这门玄学。
最后简单补充一下亿纬:
1、亿纬的48V,其实是重大利好。
1)亿纬不止有电池能力,已经上升到了系统集成能力。
2)亿纬48V对传统混动有质的飞跃,一上来就是全球宝马。
3)不要以为混动只是过渡,如果过渡需要10年,这10年的市场你不要?理想虽然故事不性感,但是市场很认可,一上来就稳坐新能源SUV第一名。新能源目前加起来依然只是个位数占比,90%以上的市场正在寻求中间方案,这个市场有多大?
对,又是亿纬所擅长的差异化竞争,在红海中寻找或者创造蓝海。看起来是细分,实际又潜能无限。
2、给SKI的债转股
1)本质上,这是两家最强的二线龙头抱团战一线。
2)人家借大把大把的钱给你,并且给了笑出猪叫的2%的利息,还要给技术,带客户,你以为是做慈善么?最好的合作当然是双方共赢的,谁也不占谁的小便宜。
有点格局,着眼未来。
3)这是从无到有的有了三元软包电池技术、产线、客户乃至名声,将来还会一起拓展更多的客户更大的市场。双方相互进行股权层面的合作,强强联合互为战投。
1+1>2。
4)人家入股的不是亿纬锂能,不是亿纬动力,只是亿纬集能,是亿纬多路线的其中一条。
进可攻,退可守。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