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糖简史

起源

远古的人类以狩猎为生,肉食为主。除了偶尔采集一些蜂蜜,在水果成熟的季节吃一些浆果外,很少能够吃到甜味的食品,因此在遗传基因里,携带着对甜味的美好记忆。小孩很少有不喜欢吃糖的,这也是人类基因里遗传下来的。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制糖国家之一,《诗经》里就有与饴糖有关的记录。

西汉初年刘歆的《西京杂记》里,有“闽越王献高帝石蜜五斛”的记录,进贡石蜜(甘蔗做的固体糖),可见糖在当时是稀罕之物。

晋代稽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状》中记录了当时蔗糖的制作方法:将甘蔗榨汁后,在太阳下曝晒,蒸发掉水分,留下糖分等固体物质。

唐代遣使到印度学习制糖技术,大大提高了制糖效率,当时的土法制糖一直沿用至今,并传到日本,东南亚等国。

二十世纪初,工业制糖开始在中国出现,1949年之后真正形成了完整的制糖工业体系。

分化

20世纪中叶至21世纪初,大量的面包厂、饮料厂、饼干厂诞生并且迅速发展,这些食品加工厂,一律需要大量糖的供应,而块状的红糖,完全无法满足需求。

于是,白糖厂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大部分工厂采取了国际上普遍的硫化法脱色制糖,生产过程加入石灰澄清除杂,但是总有一部分尾料颜色无法脱除,这部分尾料,由于颜色呈现红色,被命名为“赤砂糖”。

赤砂糖投放市场以后,为了更快地被消费者接受,就借用了“红糖”这个名字,毕竟红糖在中国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早已被消费者接受。

为了顺应消费者的养生需求,有些厂家将赤砂糖回炉融化后,重新浇筑成块状红糖,并添加如红枣、玫瑰、生姜等配料,冠以古法红糖的名义,售价也比普通赤砂糖高了许多。然而,严格意义上讲,赤砂糖并不等于红糖,无论从物理性状,到营养物质、功效,都有很大差异。

复兴

近年来,人们对食材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传统天然的食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食材本身的味道,才是健康的美味。传统红糖,随着人们对品质的追求,也逐渐回到人们的视野。

传统红糖与赤砂糖相比,其优点在于没有任何化学添加,味道佳,甘蔗的各种营养成分保留得更好,古籍中关于红糖功效的记载也都是指传统红糖,如“医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记载红糖的功效:“和中助脾,缓肝气”,“补血、活血,通淤以及排恶露”。

但传统红糖也有其缺点,由于缺乏必要的除杂,融化后经常会有白色的沫子或者杯底有杂质残留,以及无法大规模量产,生产成本高企等问题。

为了解决传统红糖这一难题,和瑭说红糖的加工厂,深耕行业30年,秉承古法制糖的精髓,成功打造出国内首条传统红糖的标准化生产线,集成了陶瓷膜物理澄清除杂,低温熬糖,快蒸保香,自动浇筑等专利技术,从榨汁到出糖全由机器完成,让传统红糖从小作坊式的生产,实现了标准化制造的飞跃。

和瑭说红糖,既保留了传统红糖的营养和美味,又解决了手工作坊制作红糖的“缺点“。嚼着吃,口感细腻绵密,没有一点杂质,化水无渣,蔗香清甜,就像在喝一杯鲜榨甘蔗汁。

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延续着中国人对美好、健康向往的传统红糖,即将迎来甜蜜的复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