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16年争议不断,一本《废都》为何让贾平凹成“流氓作家”?
贾平凹无疑是当今文坛颇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大胆新锐,富有创新性和叛逆性,曾被誉为一代“鬼才作家”。
贾平凹与路遥、陈忠实一起被誉为陕西文坛的“三驾马车”。路遥和陈忠实已然驾鹤西去,只有他尚在人间,笔耕不辍且文字更为老辣。时隔多年之后,再次出版长篇小说《暂坐》,以西安为背景,讲述当代女性在大都市之下的生活。
《暂坐》被誉为《废都》的姊妹篇,是贾平凹为数不多的都市题材小说之一。相对于新书的火热,贾平凹的成名之作《废都》在出版之初可没有那么顺利,遭遇可谓冰火两重天。
《废都》问世之前,贾平凹的作品向来以“清新灵动、寓意深刻”而著称,在圈子里备受好评,因此他还被评价为“文坛最干净的人”。可是,1993年他却带着一部大胆前卫的新作——《废都》震惊了文坛,刚一出版就到了洛阳纸贵的地步。
《废都》让贾平凹撕掉了身上的标签,声名鹊起,然而小说里充斥着大量露骨的情欲描写,内容堪比“金瓶梅”,却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贾平凹也因此从大众眼中“最干净的作家”,沦落为毁誉参半的“流氓作家”。《废都》引起了巨大的争议。社会上和文化界对“废都现象”呈现出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
拥护者对这部作品评价甚高,将它奉为百年难遇的佳作。周涛曾说:它的架构与语言,继承了民族文化传统之血脉,又吸收了当代生活的情味。季羡林先生甚至预言,这部作品20年后必然大放异彩。
然而对于这本书的讨伐声更是不绝于耳,人们摇旗呐喊,痛斥作者道德败坏、沉溺于男女情事,污染了社会风气。评论家李建军表示,《废都》是令人遗憾的悲剧性事件和严重的病象;作家王朔甚至跳出来直呼:“它就是个扒厕所的。”
由于小说内容尺度过大,其中还暗含一些敏感的话题。《废都》在问世后不到半年就被禁止出版,继而失去了影视改编的机会。《废都》带来的巨大争议,以及被禁,成了一片巨大的阴霾,让贾平凹的人生跌入低谷。
就这样一部开创性的小说在大众视野中销声匿迹,却以盗版或地下的方式在夹缝中生存下来。直到16年之后的2009年,《废都》才得以再次公开出版,重见天日,贾平凹也获得了本该属于他的广泛赞誉和认可。
《废都》讲述的故事其实并不复杂,主要围绕作家庄之蝶,与四位女子唐婉儿、柳月、牛月清、景雪荫之间的爱恨纠葛展开。
庄之蝶是一个颇为清高的传统文人,身处时代的浪潮中,社会的丑陋以及传统道德的束缚,让他感到了不可名状的痛苦。但是在他随性清高的外表之下,又有着风流多情的浪子情结,以及小市民的自私与市侩。
眼见身边的好友都在利欲熏心与物质金钱的诱惑下,走向沉沦的黑暗深渊;而庄之蝶自己,也在物欲与情欲的双重裹挟下,灵台失守,活成了自己曾经厌恶的对象;最后输掉官司、声名狼藉的庄之蝶因为中风倒在了火车上,悲凄苍凉的结局,映衬了他不过是社会转型下的殉葬者。
小说中的唐婉儿,是刚一见面就把庄之蝶迷得神魂颠倒的女人。唐婉儿本是一个普通工人,生得貌美而不甘心贫困的生活,她抛下丈夫和孩子与人私奔到了西京城,却又在此之后投入庄之蝶的怀抱。唐婉儿心性上的迅速转变和移情别恋,缺乏内在的必然性。
唐婉儿对庄之蝶说:“你是作家,你需要不停地寻找什么刺激,来激活你的艺术灵感。”无异于很多历朝历代文人笔下的美女,唐婉儿成了导致祸乱的工具人。在男女的关系中,她们只是奉献自己的身体来取悦男人,作为依附于男人的附属品而存在,缺少自身的价值。
男人带给“唐婉儿们”光鲜亮丽的生活,她们则借此来满足自己强烈的虚荣心和欲望。这样的女子在思想上空空如也,在经济上更谈不上独立,当情人离她而去,“唐婉儿们”也只能一步步地走向了毁灭。
因为《废都》中充斥着很多大尺度的描写,被误读为“当代金瓶梅”,当时有人甚至把庄之蝶与西门庆混为一谈。书中大胆露骨的描写,对于当时处于压抑和传统束缚下的中国人来说,太过于前卫,让人瞠目结舌。
但是文学作品中的大尺度描写,贾平凹并不是唯一的那位。比如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英国作家劳伦斯的《查泰莱斯夫人的情人》,都是通过放纵的男女欲望来表现物欲横流之下人们精神上的极度空虚和苦闷。
《废都》自然也是如此,但是书中男女在情感和欲望的本能宣泄下,却不幸坠入了深渊。作家的本意,是借此来唤醒人们堕落的灵魂,唤醒失去了精神自愈功能的苍凉古都。
贾平凹创作《废都》有一个更为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特殊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1993年,改革开放初期,南方经济的蓬勃发展让文坛集体失声。在巨大的经济利益诱惑下,大批文人和知识分子纷纷涌入时代浪潮,或下海经商,或投机取巧,再也无法安坐在书桌前耕耘那一方净土。
这种现状让贾平凹感到痛心疾首,他曾激愤地说道:“社会发展到今日,物质主义的致愚和腐蚀,需要文学的反抗。”于是在这样的使命和决心之下,这部讨论了生命本体层面的《废都》问世了。
多年后,当被杨澜问到当年创作《废都》时的心路历程时,贾平凹依旧不无感慨道:“我希望从这部作品中寻找到精神上的出口,没想到写完以后更痛苦了。”
原来贾平凹在创作《废都》的短短几年间,生活里的各种不幸接踵而至,几乎要将他压垮。在创作后记中,贾平凹这样倾诉道:
“这些年里,灾难接踵而至,先是我患乙肝不愈,度过了变相囚牢似的一年多医院生活,再是母亲染病动手术,再是父亲得癌症又亡故。再是一场官司没完没了地纠缠我……”
通过这段自述我们不难看出,命运中接二连三的不幸使他的精神处于一种崩溃状态。这样的精神状态,却又促使他萌发了强烈的写作欲望,渴望通过写作找到精神上的出口。
沉重的苦难和痛苦往往造就出伟大的作家。贾平凹将生命中的不幸都化作了60万字的小说,他也将一把辛酸泪洒在了《废都》的残垣断壁之上。然而令他更加没想到的是《废都》问世后,铺天盖地的流言蜚语几乎要将他淹没,他的人生也因这部《废都》,蒙上了一层巨大的阴影。
细细读完《废都》这部小说,你会发现自己仿佛是在读一个时代的兴衰——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西哲伏尔泰说:“雪崩之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小说中的其他人物,无论男女,其实都像庄之蝶与唐婉儿一样,禁锢在时代之下的命运中,无理地挣扎着。
然而正是这一群挣扎着的男女,构成了那样的社会。社会的悲剧投射成无数个体的悲哀,庄之蝶就是悲哀之中的一种。
小说开篇那荒诞离奇的西京轶事,故事中捡破烂老头的警世歌谣,以及“庄之蝶”三个字来源于庄子的著作……种种见微知著的细节,一定程度上,贾平凹在《废都》的创作上致敬了一把《红楼梦》。他有自己的勃勃野心,希望《废都》能成为不朽的作品;然而作品问世却被众人误读成了《金瓶梅》。
书中大量的过界描写,让长期禁锢于传统枷锁的普罗大众深感不适,也让向来保守的文坛掀起了一片批评讨伐之声。《废都》甚至因此尘封了16年之久,这对贾平凹本人而言,也是一种无言的打击。
墙内开花墙外香。《废都》的翻译本在日本出版后,获得热捧,一度引来一大批日本学者专程来到西安进行考察。1997年,《废都》斩获了法国三大主流文学奖之一的“法国费米娜外国文学奖。”这座分量十足的奖杯,也让国内文坛重新审视了这部小说的文学价值和其中的深远意义。
《废都》的成功之处不在于文辞的华美,而在于它反映了当时市井生活的细节和风气,展现了时代变迁之下物欲横流的背后,人心的浮躁、空虚和苦闷,深刻揭示了人性本身沉溺于物欲的原罪,引发了一部分人在精神上的反思和觉醒。
大浪淘沙,只要是优秀的作品,就经得起读者的检验和岁月的沉淀。《废都》讲述的是个体生命的不幸,也是时代变革的激荡。
二十多年过去了,还没有出现一部小说能像《废都》那样将社会描绘得如此真实。甚至我们今天读这本书,也同样能在其中领略到同样的人性和致命的诱惑,以及在知晓故事结局后顿然生出的一丝悲凉和感同身受。
读书,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高贵之举。在此推荐大家一读贾平凹的这本《废都》,以阅读的方式,领悟别样人生,遇见更好的自己。感兴趣的书友们点击以上链接即可购买。
END.
在阅读中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更多名人轶事,文学解读,欢迎关注我的账号@晓读夜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