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立社| 观赏石石种命名原则之我见(上)

◆ ◆ ◆


观赏
石石种命名原则之我见(上)

当前,随着观赏石事业的迅速发展,观赏石资源开发得很快,许多老祖先不认识,没见过的,想不到的石种、石头都被开发出来了。这是现代资讯技术,交通工具,机械设备发达、发展的结果,也是经济利益驱使的必然。当然也是中国地大物博,人们心胸广阔,不被传统的、教条的、规范的东西所羁绊的一种表现。

但是伴随着新石种的大量被发现、被开发,也出现了许多石种命名混乱、重复的现象,很值得研究探讨。
传统的石种是如何命名的呢?


一是以产地命名:
我们知道古代四大名石太湖石、灵璧石、英石、昆石等都是与出产地有关:太湖石出自太湖周边;灵璧石出自安徽灵璧县;英石杂产在广东英德;昆石与江苏昆山市有关;大理石出自云南大理。我们现在称谈为“兰州黄河石”的石头在宋代杜绾的《云林石谱》中就被称之为“兰州石”。

二是以典故传说命名:雨花石产自南京雨花台及六合县附近,但不叫南京石,而称为雨花石,是与一个著名传说有关:南梁的云光和尚,在南京城的一座石岗子上开讲佛经,一时感动了天神,天空中飘飘扬扬下起了五颜六色的雨。这些雨滴一落到地上,就变成了一颗颗晶莹圆润的小石子。由于这些小石子是天上落下的雨滴所化,所以人们称之为“雨花石”,而云光讲经的地方就是“雨花台”了。甘肃天水的庞公石也有相似的故事:相传宋代湖广襄阳居士庞蕴经仙人点化,云游陇上,行至清水县牛头山便在此结庐隐居,他乐善好施,扶贫济困,为当地百姓解除病痛,临终将所有财宝倾入山下河中,变成了五彩斑斓的庞公石。
三是以形态命名:石笋石因石形似笋而称之为石笋;玛瑙石据说就是因形如马脑而得名。但玛瑙是否就像马脑不得而知;墨石色黑如墨而为墨石;雪浪石黑白相间其致如雪山绵延,如浪涛起伏,而被名为雪浪石,模树石因石上纹理似树枝树丛被人称为假化石;湖南、湖北的菊花石,洛阳的牡丹石也都同理;最突出的当数摩尔石了,因其形态犹如摩尔雕塑而得名。

四是以用途命名:治铁治铜的叫矿石,治印的叫印石,治病的叫药石,刻砚的叫砚石,等等。
当前各地石种命名的情况
一是一个名称涵盖许多石种,其中最典型是黄河石和戈壁石。以黄河石为例,在兰州黄河段出产的石头都被称之为黄河石,但是在黄河河道中至少有十余个石种,一般以白底红纹的铁染石英岩为代表。而这种白底红纹的铁染石英岩在青海则被称之为湟水河石,湟水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青海黄河中不出这种石头,主要出产有鼓包的黑色石头,青海石友称之为黄河石。戈壁石也同样如此,是一个总称,又叫戈壁石、风砺石、风凌石、大漠石等,但包含有玛瑙、火山岩、玉髓、碧玉、灰质岩等。
二是一个石种有几个名称,还是以白底红纹的铁染石英岩为例,出自湟水河的叫湟水河石,出自甘肃兰州的叫黄河石,出自四川宜宾的叫长江石,出自辽宁大连的叫海卵石,出自山东长岛的叫长岛球石,虽然各地的都有些细微差异,但会让产地之外的石友一头雾水。

三是多种石头一个名称,曾在洛阳见到一种白黄底黑绿点纹形成的画面石,当时朋友介绍说这是新发现的石种叫国画石。过了两年,在洛阳又出现了一种出自嵩山由黑线条构成的画面石也叫国画石。其实在其他地方叫国画石的石种也有好多。
四是将现代地质矿物学名称引入可观赏的石种来,但目前基本只限于矿物晶体类或动植物化石类。如水晶、方解石、萤石、绿柱石、刚玉、辉钱矿等各种品体、品族以及恐龙化石、犀牛化石、三趾马化石、三叶虫化石、海棉化石等各种化石。

·END·


一门科学知识的普及

一次动手能力的提升

一件精美作品的呈现

“知了工坊”青少年地球科普课程

(0)

相关推荐

  • 【杂谈】“十一”长假,石友们石石在在大干一场!

    集宝街(黄蜡石)公众号 国庆与中秋喜相逢,假期叠加长达8天,此时此刻相信许多人都做好了出行计划,游览祖国大好河山的秀丽壮观,瞻仰名胜古迹的历史辉煌,领略各地风土人情的纯朴善良,走出家门,背起行囊,和最 ...

  • 苏立社:赏石艺术与童心

    ◆ ◆ ◆ 赏石艺术与童心 从幼年到少年,再从少年到青年.壮年.中年.老年.暮年,这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从不懂事慢慢变得懂事,变得成熟.但成熟以后却发现失去了小时候的许多快乐,不 ...

  • 苏立社:小品石组合的艺术魅力

    ◆ ◆ ◆ 小品石组合的艺术魅力 小品组合石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集寻觅.收藏.创作.欣赏于一体的赏石行为和活动,是当前赏石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表现,是组合类藏石活动的发展和延伸.赏石活动有一个由浅人深,由表 ...

  • 苏立社:爱石当求实​

    ◆ ◆ ◆ 爱石当求实 石,是千载也说不完的话题.大自然以它神奇的物质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着丰富的资源,石是这资源中最原始.最丰富.最常见的物质.从生命出现.生命培育.生命发展到生命归去,都与石有着千丝 ...

  • 苏立社:观赏石鉴赏的几个要素

    ◆ ◆ ◆ 观赏石鉴赏的几个要素 对观赏石的鉴赏,早在宋代米芾就提出"瘦.漏.皱.透"四字标准.今人又提出新的"形.质.色.纹"要求,有人说这是对传统观赏石标准 ...

  • 苏立社:居有石更安

    ◆ ◆ ◆ 居有石更安 中国人有"园无石不秀,厅无石不华,居无石不安,斋无石不雅"的说法,源于何时,未作过考证,但这句话确实是石界人经常引用的一句话.在黎氏阁杯山西首届赏石与家居文 ...

  • 苏立社:石价漫谈

    ◆ ◆ ◆ 石价漫谈 关于奇石价格的文章,真是不好写.因为这么多年,我并没有做生意的经验,不是清高,而是无能.也试着下过海,但总是被灌满肚子爬着回来.    一    现在有的石头成交价达到数百万,这 ...

  • 苏立社|“瘦漏皱透”折射的中国文人情怀

    ◆ ◆ ◆ "瘦.漏.皱.透" 折射出的中国文人情怀 灵壁石在中国有着悠久的收藏历史,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就曾令伶伦制磬,击磬乐,"以乐和正",寓教于乐,促进 ...

  • 苏立社:“接轨”还是交流

    ◆ ◆ ◆ "接轨"还是交流 笔者在<爱石当求实>一文中对中国赏石文化与国际接轨的提法谈了点看法,回头再看,有些话好像不是太准确,想就这个问题再展开谈谈. " ...

  • 苏立社:心玩是哲理的升华

    ◆ ◆ ◆ 奇石赏玩层次谈 赏石艺术作为一种大众艺术,由于参与者的人数众多,人们的艺术修养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因而也就出现了不同的玩石层次.从初步认识石头喜爱石头到迷恋石头:从采集石头收藏石头到研究石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