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离原上草”为何课本里要删掉后四句?看了原诗,删减很高明
白居易,字乐天,唐朝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在诗坛上的地位,足以与杜甫、李白比肩。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在河南新郑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此时李唐王朝藩镇割据,连年战火,民不聊生。
白居易的祖父,当时是一个小小的县令。在他两岁时,祖父和祖母相继去世。白居易的父亲,被授予彭城县令的官职,后升迁为徐州别驾。为了躲避战乱,举家迁居到宿州符离居住,白居易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光。
白居易自幼聪颖好学,读书十分刻苦,因此诗词上的功底十分深厚,天才过人。唐德宗贞元三年,公元788年,十六岁的白居易离开家乡,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唐朝时期,科举考试还未十分完善,风气相对自由,而且有考察诗作。
在当时,流行一种自我推广的方式——行卷。就是考生在科举正是举行前的两三个月,可以把自己从前满意的作品,送给当时在文坛和诗坛上有名望的人看,请求他们指点迷津的同时,也让他们向主考官推荐自己。
白居易当时,找到的推荐人是著名的诗人顾况。顾况是进士出身,在朝廷中享有一定的声誉。如果能够得到他的赏识,白居易的仕途之路无疑会变得很顺利。顾况看到白居易的名字,打趣他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
长安作为唐朝的都城,在当时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城市。但是长安地处关中,地少人稠,所需的粮食都是通过大运河从江浙地区运来。长安的米比其他地区更贵,倒也是事实。当时的文人学士,如果自己没有本事,在长安立足还真不容易。
但是当顾况读到白居易的一首诗时,却立刻改口道:“你有这样的才华,在长安混口饭吃还是很容易的!”白居易确实很有才华,在顾况的推荐下白居易很快声名鹊起、名满京城;而白居易也没有辜负顾况的赏识,不久之后就科考及第。
白居易的成名之作,我们都很熟悉,因为每个人上小学的时候都背诵过: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相信很多人读到这里,都会不自觉地想起很多小学时候的启蒙诗歌。比如李白的《静夜思》、孟浩然的《春晓》、骆宾王的《咏鹅》等等。这些诗歌,成了无数人诗词启蒙的深刻记忆,如同刻在骨子里。
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小学课本中的这首《草》并非白居易的原诗,而是在原版基础上“腰斩”过的“删减版”。“离离原上草”只是前半首,白居易的原诗是五言八句的律诗《赋得古原草送别》,后面还有四句: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应试习作。按照唐朝的科考规定,凡是限定题材的诗作,在诗题的前面都要加上“赋得”两个字,表示这是考试的文体,和我们今天的命题作文类似。不仅如此,命题诗还需要咏物言志,立意高远,起承转合,对仗工整,方正得体。
因为种种限制和束缚,命题诗一般很少有佳作。这与我们今天的高考作文是一样的道理,虽然有那么多满分作文,但是放到现实语境之下,往往空洞无物,不知所云。但是白居易的这首应试之作,读来却浑然天成、意境高远,构思巧妙,结构严谨却全无雕琢打磨的痕迹,难怪顾况读到此诗,拍案叫好。
赏析一下这首诗,翻译成今天的大白话:
古原上长满青草,年年岁岁枯萎了又重新茂盛起来。
原野上的大火无法将它烧尽,春风一吹又遍地绿意。
远处的春草侵占了古道,在阳光下延续到荒城边上。
我又在这里送别友人远去,萋萋芳草尽是离别之情。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首联写景的同时,揭示了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就像这野草一般,充满了荣衰的轮回。离离有“萋萋”之义,形容青草茂盛,化用了《楚辞》中《招隐士》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这一句,为全诗打下基调,隐含着送别之意。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颔联则是表意,眼前的春草让人联想到,秋天到来之后的一场野火,将这蔓延的春色烧为白地。但是来年春风一吹,在化为焦土的地方都会长出青草,大地又将重新焕发生机。
诗人着重描写了古原上绿草丰茂的景致,进而用“枯”、“荣”展示了野草岁岁循环,生生不息的自然规律,体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颈联有回到了眼前的景致,一切景语皆情语,和前两句不同的是这一句写的景致充满了一种悲伤凄凉的氛围。远处芳草漫过的古道,已经很少有人走过了;阳光下的野草一直蔓延到荒城边上。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尾联则是完全抒情,前面所有的铺垫,都在这里得到了爆发。再一次送别友人,眼前所见的一切都充满了离别之情。
诗人的感情悄然发生了转折。野草侵的是“荒城”,接的是“古道”,这两个地点的引入无疑让诗句蒙上了一层荒凉之感。因此全诗的最后两句,诗人的情感经过一系列铺陈、酝酿,一下子迸发了。
如今重读这首词,我们不仅是吟咏,还要重新体会诗人的用意和心境。在一番赏析之后,我们会发现小学课本中学习的前四句,只是全诗的铺垫,而后面的四句才是诗歌的“灵魂”所在。但是为什么在小学课本中,删掉了后面四句呢?
简单分析一下,主要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不是所有的唐诗都能拦腰“斩断”,很多格律诗都是浑然一体,如果删除了后半部分,诗歌就不再完整。但是《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在删除了后半部分之后,依然能够自成一体,从格律诗一变而为五言绝句,起承转合,对仗工整。
其次,在删除后四句之后,“离离原上草”反而在消除了离别之意后,获得了另一种意境 。《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后半部分,写的是诗人的离愁别绪,但是单看前半段,则变成了一首揭示万物生长、自然循环的一首哲理诗,格调反而更加高远。
其三,则是出于小学生识字水平的现实考虑。“离离原上草”的前四句,汉字结构都很简单,便于小学生认读理解。但是原诗的后半部分,则有“翠”、“荒”、“城”、“萋”等结构比较复杂,而字义又难以理解的生词,对小学生而言是提高了认读的门槛。小学诗词教学,是以兴趣启蒙为主,不宜太过高深复杂。
看似对《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的简单删减,其实改动之后的“离离原上草”反而变得更加高明。相对而言,小学课本上的删减相对成功,大家觉得呢?
END.
我是博书君,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账号:博书。看完文章,记得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