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出场】| 韩晓永作品:明月升起一豆山灯明
听说老家的“水塝院子”农宿火了,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地标,相关报道和新闻时常见诸报端。这座废弃已久,已多年不见星点灯火的小学,在塝上半山腰再次出现灯火通明,人来人往,似乎重现了往日时光。
这个网红地标“水塝院子”就是原来的水塝村小学,这里也是我发蒙读书,小学毕业十年后又在这里工作过的小学。它是上世纪六十年代集体经济时期,村里组织全体村民出工出力建成的,是水塝村的中心小学,村里唯一的五年制小学,盖校舍的砖都是村里自己烧制的大黑砖,灰瓦也是自己烧制的,屋顶上木头檩条等都是各个生产队按人口比例上交的。我上世纪八十年代去读书的时候,见到的格局是三排青砖灰瓦房屋,没有院子和围墙,门口有个破旧的小池塘,池塘边是菜园和厕所。后来经过数次翻修,开始有了土操场、铁大门和红砖围墙,三重房屋也数次翻修,我最后的记忆是停留在2013年,房子已经是水泥砖混合结构,石棉瓦的房顶。
据说当年建校之初,选择这个地方是因为水塝地理环境特色,三条风光迷人的山冲,山环水绕,秀丽蜿蜒的河水顺冲而下,交汇于依山傍水的水塝。三条山冲、三条河流交汇之地为村里中心地带,村部和村里的仅有公共事业,商店,当时还叫供销社、医疗所、油榨、打米机房等分布都在这一块区域,也算是最繁华的地方。当时,因为学校北边的韩山湾方向、南边的李边湾方向都没有通公路,而且路途遥远,另一个冲的高田铺韩冲方向的村子因为大河阻隔,所以,一些大的村庄,湾里有祠堂或者其他房子的,都设置有一到二年级的复式教学点,便于就近入学。只是到了三四五年级,孩子大了,能长途跋涉,才会到中心小学这里上学。曾经有一段时间,这里还办过初中班和高中班,大多都是耕读模式,半天劳动,半天学习,这个时候,应该是这所学校的第一次高光时刻,老师学生们建设农村热火朝天,劳动学习情绪高涨,整个校园成天是人声鼎沸。文革之后,基于师资等原因,初中和高中班相继撤掉了,学校逐渐冷清下来!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家实行撤掉教学点,裁撤民办教师,实行统一并校,水塝小学合并了三条冲的几个小教学点,全村的小学生都在这里上学了,这个阶段也是出生入学高峰时期,小学校又一次迎来第二次高光时刻!学生人数达到数百人。
随着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基于生源人数逐年下降,大约从2006年开始,实施再次并校,村里大多数孩子陆续进城,到了2012年左右,基本就没有学生了,有段时间,有一位老师在此留守整理档案,后来他退休以后,就基本处于锁门空关状态,很快杂草丛生,藤蔓缠绕,就成荒芜之地。
一位在此小学毕业,在外奋斗的成功人士,我的本家三哥韩晓春先生为了回馈家乡、安放乡愁,经过考察论证,决定重新整修开发这座已经荒芜废弃的自己曾经的母校,请来专业人士在原有建筑基础上重新规划设计,打造现代民宿,让它重新焕发新春,也就是现在的“水塝院子”。很快,这里就成了我们当地旅游,美食、住宿休闲,体验农业的网红打卡地,用当下时髦的说法,这个就是非常典型的文化创意产业。
一所半山腰上的小学校的几十年风风雨雨的命运和岁月变迁,也是时代和乡村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它对于我们看待乡土中国的变迁,有着特别的个体意义。乡土社会的精神守护场所,在旧社会,主要是家族祠堂,传播族规家训,整顿家风,进行教化族人,影响湾邻。而到了新社会,乡村的精神家园,就从祠堂转到了学校。特别是在交通相对闭塞,保留着传统农耕生活方式的乡村,小学校的设置和存在,不仅仅是空间存在意义,更重要在于它是文明和精神的坐标。所谓礼失求诸野,在广袤的乡村,尽管民风淳朴,传承着善良乡俗,不过是停留在家庭的口口相传、代代相传,在系统文化学习方面,大致还是落后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学校就是诸野求礼之所在,意味着启蒙,文明和进化,懵懂的少年,从这里出发,开始自己的人生之路。小学校的存在和运转,为农耕的乡村生活添加了文明、教化的元素和底蕴,是给稳定而有序的乡村种下改变的希望,从而实现生活阶层的突破和跃升。
在当时自给自足的乡村自然经济形态下,阶层的变化或者说生活方式的改变,仅仅依靠自己刻苦努力,通过知识吸收和文化考核机制,而不需要依附家庭、出身、经济等各种约束条件,进行公平公正的相对竞争,这对于农家子弟,特别是寒门学子,自古以来,都是具有非常的意义!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去学校启蒙读书,就是农村家庭唯一公平而成本最低的快捷方式。这种格局和背景,决定了乡村格局的很长一段时间,“耕读传家,诗书继世”的乡风和传统,在乡土社会中得到历史和现实的沉淀和积累,老家的老人们经常把“爱子必定重先生”的话挂在嘴边。这些乡土朴素的认识和传统,决定了这座不起眼的小学校在乡亲们心中的神圣位置,那就是乡土社会中众人的精神家园和心灵净土。我们熟悉的传统的稳定乡村结构中熟人社会的各种情理和礼仪的狭隘纠葛,在这里却因为文明教化的功能而有着天然的独特阻隔。每日鸡犬相闻的山间,黑墙灰瓦中老师和孩子的朗朗读书声,穿梭和悠荡在田野和山林之间,给那些山民忙碌的乡村劳作、男耕女织生活图景,增添了一种独特的风景。它时刻用文化和教化,洗礼着这里的山水,熏染着乡亲们的心灵!文明乡里,教化育人,就是小学校存在的意义。午夜降临,黑漆漆的大山之间,在树影飘动之间,当一豆山灯闪在半山腰,那就是升起某个农家的希望和传播文明、教化育人的灯塔!
在改革开放一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家种田种地为生,外出务工还没有成为农村生活方式的时候,乡村很稳定,小学校也很安静,一如既往的在那里,学生走了一茬又一茬,老师退休了又来了新的。但是,矮小的院墙终将无法阻挡时代发展的大潮,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外迁,农村的人口越来越少,去乡上、去城里上学逐渐成为潮流,山间田野农作的人越来越少,学生也越来越少、老师越老越少,房子越来越空,读书声日渐熄灭,随之而来的是半山腰上的小学校的那一盏盏灯火逐渐减少,慢慢以致熄灭。这个过程和这个熄灭,貌似很漫长,其实很迅速,匆匆路过者无感,一直目睹和经历者则意味深长、五味杂陈。山上的这盏灯灭了,照亮周围也就只剩山后那一轮明月。留守在乡村的乡亲们,在日落而息、日出而作的农作生活中,山路上再也找不见孩子上学的身影,再也没有书声朗朗的拼图。而在此学习过五年的水塝的孩子们,如果回来寻找五年的小学生活记忆,只能在荒草之中的小路上去寻找儿时的记忆,茫然四顾,在内心深处,如同那废弃荒芜的校园,长满荒草。
如今小学校再现灯火通明,但已是物非人非,商业的繁华和游客们人来人往,代替了往日的老师和学生之间沉稳娴静和朗朗书声!不管如何,都是好事幸事!在曾经一段时间里,荒冢和垂老齐聚的乡村,人越来越少,鸡犬已不相闻。在这森林密布的山村,星星点缀的夜空中,能够点亮一盏灯,就多一份人的生活的气息,只有越来越多的山灯亮起,山林之间才能灯火闪烁。设想假以时日,网红的“水塝院子”,将来如果能专门腾挪出一点点空间,作一个“水塝小学校史馆”来纪念这里的所有的过往,还原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一切,记录它曾经走过的风风雨雨,留下那些曾经在此来来往往、学习生活的水塝的孩子们的儿时痕迹,甚至进一步追踪他们从这里出发后的生活,让这些土生土长,已为“过客”的水塝人,能够来重温他们曾经在这个半山腰的小学堂里,开启未来岁月的那五年宝贵的儿时时光,重走他们从懵懂到能够睁眼看人间的那条弯弯曲曲的小山路,这是人成长过程中最幸福的喜剧镜头,也是人生回首中最快乐的事情。
愿一轮明月升起,这一豆山灯常明,月光之下,星星之火,给那些归乡的旅人,可以眺望着找到他们回家的路。
本栏目主编:马枚素
作者简介: 卧书斋主,本名韩晓永,河南新县人,曾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虽误入“法”门,但未皈依深处,居低而仰望,市井寻自然,现工作生活于上海。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