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本真实事件改编的悬疑推理类小说,细思极恐!
悬疑推理类小说一向在众多读者中大受欢迎。以推理方式解开故事谜题的小说通常都含有让人紧张刺激的凶杀、侦探情节,这一类小说最容易被读者质疑犯罪的可行性和情节的真实性。但如果现实中有对应的真实事件背书,小说的真实感简直指数性上升!更让人不寒而栗,细思极恐……
小K为大家整理了8本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悬疑推理类小说,或许基于现实的恶远比想象的更加离谱……
01 杀夫骗保案
《邮差总按两遍铃》詹姆斯·M·凯恩
1928年1月13日《纽约每日新闻》上刊登了一张大幅照片,照片上的女人坐在电椅上,等待死刑。她就是当年轰动全美的谋杀亲夫案的主角——露丝。
(Ruth Snyde临刑照片,由Tom Howard拍摄并刊登于隔日的《纽约每日新闻》)
露丝案是一个经典的“杀夫骗保”案件。
案件的主角露丝是一个20年代的美国家庭主妇,她的丈夫阿尔伯特对已逝十年有余的前女友念念不忘,不仅把她的画像挂在家里,连买条船也要用她的名字命名以示纪念。露丝在这段婚姻中还常因为没有生出丈夫想要的儿子饱受精神困扰。
露丝与丈夫的婚姻早已貌合神离,和一个卖女士胸衣的销售员发展出了婚外情。可能是为了掩盖奸情败露也可能是对丈夫早已厌恶至极,露丝说服了丈夫买了一份巨额保险,开始了她的杀夫计划。
(Ruth Snyd在法庭)
据她的情夫被捕后招供,露丝至少展开了7次谋杀计划,均未成功。一直到1927年3月20日,她和情夫终于将阿尔伯特勒死,并且将这段谋杀伪造成了入室盗窃杀人案。
一开始,这宗案件也被当做入室盗窃案来办理,但是阿尔伯特前女友的姓名首字母缩写J.G.恰好和露丝的售货员情夫一样,警察在向露丝询问从家中找到的写着J.G.字样的报纸时,露丝慌乱之中露出了马脚。
不久后这个案子就被侦破,露丝也成为了1899年以来第一个被判处死刑的美国女人,她临刑前的巨幅照片被放在了隔日的《纽约每日新闻》上,轰动全美。
詹姆斯·M·凯恩或许正因为看到这张触目惊心的照片,才以露丝的涉事案件为原型,创作出了被称为“美国出版史上第一部超级畅销书”的《邮差总敲两次门》,一跃成为美国“黑色文学/电影”的开山鼻祖。
【内容简介】
这部小说的故事原型来自于1927年发生的一桩谋杀亲夫案。三十一岁,有着“斯堪的纳维亚式冰冷眼神”的金发美女露丝伙同她的情夫,紧身胸衣推销商贾德,用吊画绳勒死了自己的丈夫艾伯特,并企图骗取她之前瞒着丈夫替他买下的个人意外保险金。性爱与谋杀,媒体的连续炒作,加上《纽约每日新闻》上刊登的一张露丝坐电椅的大幅照片,使这个案件一时轰动全美。
凯恩小说开始部分的情节设置几乎跟真实案件如出一辙,只是将人物和事件变得更典型化和戏剧化:这次的情夫叫弗兰克,一个喜欢四处流浪,年轻英俊的小混混,小说以他的视角用第一人称叙述;这次的冷美人不是金发而是黑发,她叫科拉,用弗兰克的话说,“除了身段外,她真的算不上什么绝色美人,可她神态忧郁,嘴唇向外撅得老高,我不由得想替她把外撅得嘴唇给捣进去”;科拉的丈夫尼克,一个“软绵绵,油腻腻,个头不高,头发又黑又卷”,没事喜欢吊几嗓子的希腊人,经营着一家加油站、修车铺和小餐馆合为一体的路边小店。
通过制造一场假车祸,弗兰克和科拉谋杀了尼克。但与真实的案件不同,这次科拉没有坐上电椅。不仅如此,在同保险公司经过一番曲折惊心的较量之后,他们还获取了一笔巨额保险金。但故事并没有结束,事实上,故事真正的高潮才刚刚开始:从此以后——跟童话里常用的句式正好相反——他们就过上了不幸福的生活。而且那种不幸是如此深切和令人绝望,你甚至会感觉到,他们比坐上电椅的露丝更惨。他们开始互相猜疑,互相伤害,互相折磨,直到最后“互相死亡”。
02 首富之子的离奇死亡
《高窗》雷蒙德·钱德勒
(爱德华·多赫尼之子Ned Doheny)
90年前的加州发生了一桩暗藏玄机的命案。
当时的美国首富石油大亨爱德华·多赫尼之子在比利弗山庄豪宅被杀,和他在同一个房间死亡的还有他当时的秘书。
当年的官方结案说法是,这位首富之子的秘书发了疯,开枪杀了自己的老板,然后畏罪自杀。
不过,因为案件主人公的身份特殊,很多人觉得这样简单的解释根本不可信,更别说这位首富之子还涉嫌一场与华盛顿政府有关的蒂波特山油田丑闻。这场“畏罪杀人”案背后似乎还有着更多的秘密和丑闻。
这件扑朔迷离、说法众多的案子,被雷蒙德·钱德勒藏进了他巅峰期代表作《高窗》之中。
内容简介:
一枚珍稀金币不见了,马洛被失主默多克太太请来寻回金币。默多克太太一开始就把矛头指向自己的儿媳妇。但默多克太太的儿子却摸到马洛的办公室,先是试探马洛知道多少,然后恐吓马洛,希望他赶紧罢手。
马洛当然没有罢手,结果出来了两枚金币、三具尸体——只要马洛见过一个关键证人,这个人立刻就被人干掉。
03林白绑架杀人案
《东方快车谋杀案》阿加莎·克里斯蒂
1932年,曾驾驶飞机横渡大西洋的飞行员林白在自家窗台上发现了一张字条,仅有20个月大的儿子被人掳走,留下了五万美元的赎金要求。
(林白绑架案寻人启事)
新闻报道称这起绑架案是“耶稣复活之后最大的新闻”,全世界的目光都被这起案件吸引,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也被惊动。
但不幸的是,当林白终于凑足赎金,最后却等来了孩子的尸体。这个20个月大的婴儿在案件发生当晚,就已经被残忍的恶徒杀害了。
案件调查途中,林白家的女佣涉嫌畏罪自杀,但警方通过追踪赎金的走向,又找到了一名叫霍普特曼的德国木工。虽然这个德国木工一直没有认罪,警方也没有确凿的证据,但在经过29次庭审,和陪审团11个小时的讨论后,他被认定为“有罪”。
霍普特曼在1935年被判处了死刑。
(林白出席霍普特曼的审判法庭)
这个虎头蛇尾的案件触动了阿加莎的创作灵感,她也通过这部作品延展了关于正义、尊严和复仇正当性的多重联想,当一个嫌疑人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被陪审团认定为有罪而判处“私刑”,他得到的惩罚是正义的吗?
内容简介:
《午夜文库:东方快车谋杀案》侦探波洛在叙利亚完成了一项委托,要搭乘辛普朗号东方快车回国。奇怪的是,似乎全世界的人都选在那一夜出行,这列铺位一向宽裕的豪华列车竟然一票难求。幸好他遇到了好友、国际客车公司的董事布克先生,这才挤上了车。
午夜过后,一场大雪迫使辛普朗号停了下来。第二天一早,大家发现少了一名乘客。一个美国人死在了他的包厢里,被刺了十二刀,可他包厢的门却是反锁的。随着调查的深入,案情却似乎更加扑朔迷离,大侦探波洛想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
04 抢劫杀人灭门案
《冷血》杜鲁门·卡波特
《冷血》是杜鲁门·卡波特的一部非虚构小说,这部小说深度追踪了一出当代美国的灭门血案。
1959年11月,《纽约时报》刊登了一条时事新闻,标题是:“一户富裕农民全家四口遇害”。
(赫布·威廉·克拉特全家福)
标题下面简略地介绍了这一家的情况:农民赫布·威廉·克拉特,全家种植小麦、养牛,他的妻子,一双十几岁的儿子和女儿,居住在堪萨斯州花园城郊的霍尔库姆镇,他们勤劳善良、与世无争,但是不知何故,一夜之间竟全被杀害。
杜鲁门在看到这个新闻之后,就决心撰写关于这起谋杀案的调查报告,在案件尚未侦破之时,到了案发当地进行大量采访。
(凶手入狱照)
随着办案出现进展,两名冷血的犯罪嫌疑人也被公之于众。
这两位年轻罪犯的动机竟然是抢劫!他们通过一个赫布·威廉·克拉特家的帮工得知这个农民家庭十分富有,家里藏有上万美金,两人一拍即合决定抢劫这个“富裕”的家庭。但是犯罪当天,他们并没有在克拉特家中找到巨额现金,最后杀了四口人,找到了几十美金,仓皇而逃。
杜鲁门在《冷血》中融入了大量真实的对话记录,缩短读者与作品中记录的事实,客观分析社会、家庭、环境对青年凶犯的生活、思想、感情的影响。
它之所以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兴趣以及评论家的关注,除了揭示的骇人听闻的犯罪事实以及运用新的文学样式外,还在于它是一部发人深思的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作品。
内容简介:
堪萨斯州,霍尔科姆村。几声枪响,良善温和、广受尊敬的克拉特一家惨遭灭门。凶手异常凶残狡猾:被害人均被击中面部,电话线被割断,子弹壳也消失不见……一时间,案件震惊了整个美国。
卡波特立即赶到当地,开始了长达六年的访谈和调查,对象包括死者亲友、邻居、当地警察,以及两名犯罪嫌疑人。案件逐渐得以还原,两名凶手从这起谋杀案中得到的只有几十美元、一副望远镜和一个收音机。是什么让他们走上这条冷血之路?当作家试图打开凶手的内心时,他自己也经历了一次自省之旅……
05 纵火杀女案
《魔鬼与福尔摩斯:关于谋杀、疯狂与执念的故事》戴维·格兰
1991年12月23日,美国德州的发生了一场大火,烧毁了卡梅隆·托德·威灵汉姆的家,他的三个亲生女儿也在此次火灾中丧生。
当地警方在调查中发现火灾现场有一些可疑的“液体燃料”,立刻判定这可能不仅仅是一场可怕的“意外”。
虽然威灵汉姆的妻子拒不承认,但警方从邻居、亲友口中得知,他很可能对妻子和孩子们有过身体虐待。检方声称:此次纵火案是威灵汉姆第三次尝试杀掉他的孩子,前两次都在妻子怀孕时对她进行攻击,希望孩子流产。此外,检方还拿出了火灾现场被人为堵死逃生通道的证据。
(卡梅隆·托德·威灵汉姆入狱照)
威灵汉姆于1992年被指控谋杀,面对用认罪换取终身监禁(避免死刑)的惩罚,他依然拒不认罪。多次上诉无果后,威灵汉姆在2004年被执行了注射死刑,他在死前一直坚称自己是无辜的。
后续对此事的争论一直很多,《纽约客》王牌记者戴维·格兰以此案为原型创作了《火焰审判》收录在这本《魔鬼与福尔摩斯:关于谋杀、疯狂与执念的故事》中,试图告诉我们:真相永远比虚构更离奇。
内容介绍:
与夏洛克·福尔摩斯的探案故事不同,本书中所有的故事都是真实的。无论是探查英国福尔摩斯研究专家的离奇死亡、父亲谋杀三个亲生女儿的德州纵火案,还是追踪如变色龙般擅长伪装的奇异罪犯、在小说中写下真实犯罪过程的波兰后现代作家,抑或是刻画建造纽约地下绵延千里的水管网络的三代“沙猪”、四十六岁仍不肯离开棒球场的前“史上最伟大的偷垒手”……戴维·格兰都证明了自己是当代最有天赋的记者与故事讲述者之一。格兰带领着读者穿行在神秘地下城与海中央监狱,见识了最为传奇的英雄与恶棍,以及他们各自的执念与疯狂,试图告诉我们:真相永远比虚构更离奇。
06 拉美魔幻凶杀案
《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加西亚·马尔克斯
1951年,著名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一个朋友在全镇人面前惨遭杀害。
1981年,经过30年的调查和思考,马尔克斯终于找到这出悲剧的关键。
(年轻的马尔克斯)
此时的马尔克斯,为抗议独裁统治,已经进行了5年文学罢工。然而,为了完成这一作品,他打破誓言,将他所知的真相记录下来。这是一个可预料的谋杀案,所有人都在阻止,却又没有人能够阻止。这个发生在加西亚·马尔克斯挚友身上真实的故事,比“罗生门”更匪夷所思,这一悲剧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真相?
内容简介:
“凶手千方百计找人阻止自己行凶,得到的却是所有人的漠视、旁观。”所谓宿命:每个人都在阻止,每个人都没能阻止。
二十一岁的贵族青年圣地亚哥.纳萨尔在一个清晨,于众目睽睽下被残忍杀害,镇子里的几乎所有人都预先知道了凶手的杀人计划,除了他自己,而当他终于知晓这一消息时,茫然中,等待他的却是宰猪的屠刀。
这是发生在加西亚·马尔克斯挚友身上真实的故事,却比“罗生门”更匪夷所思,这一悲剧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真相。直到经过30年的调查和思考,马尔克斯才终于找到这出悲剧的关键。他写下了这部触目惊心的悲剧——《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次年,马尔克斯荣膺诺贝尔文学奖。
07 投毒勒索案
《诡计博物馆》大山诚一郎
1984年3月,日本一个自称为“怪人二十一面相”的勒索集团,接连向日本著名的糖果制造商进行恐吓敲诈,声称他们在超市中投放了掺有剧毒的糖果。不到半年该公司的营业损失已超过四千万美元。
这起投毒事件直接威胁到众多日本民众的正常生活,日本警方也高度重视这起案件,立刻发出警报,进行全国性的警戒行动,并出动大批警察寻找有毒糖果。
(犯罪嫌疑人照片)
警方利用防盗摄像机在一家超级市场拍到一张可疑男子的照片。这名男子三十岁左右,装扮特殊、行动慌张,走到一个货架附近东张西望,摸来摸去,后来就在这个货架上发现有掺毒的森永糖果。
这起案件虽然损失重大,警方也尽可能得开展侦破打击,但至今“怪人二十一面相”从来未被抓捕归案过。背后的真相也是扑朔迷离,成为日本历史上一起有名有姓的疑案。
大山诚一郎把这个真实案件化入小说《诡计博物馆》中,重塑这段未解的悬案。
内容简介:
有一座特殊的博物馆,专门收集无人能解的离奇悬案。
有一对奇怪的搭档,发誓破解瞒天过海的杀人诡计。
1号悬案:一亿日元面包赎金事件
面包里的骇人钢针,消失在废弃别墅的社长,无人认领的巨额赎金。
动用警力两万余人,嫌犯至今下落不明。
2号悬案:复仇日记事件
诡异坠楼的女学生,疯狂复仇的昔日恋人。
一本日记堪称铁证,却在数十年后重现端倪。
3号悬案:交换杀人事件
参与交换杀人的凶手之一突然毙命,共犯仍藏匿于茫茫人海。
想要结案,就得发现连结两人之间那条看不见的线……
4号悬案:世田谷区灭门事件
汽油和大火,氰化钾和红茶,还有三具面目全非的尸体。
嫌疑人本是传言中的神秘男人,直到疑点突然指向当年年仅5岁的女孩。
5号悬案:河畔第二次杀人事件
同样的弃尸地点、同样的凶器、同样位置的血迹、同样年龄的被害人!
数十年前的骇人惨案重现,是有人恶意模仿,还是凶手再次挑衅?
08 宝山7.14杀人碎尸案
《骑士的献祭》那多
2011年7月14日,上海警方接到一个声音颤抖的报警电话:在长江西路和长临路附近的路口有一个黑色塑料袋,里面似乎装着一些破碎的肢体。
警方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接二连三发现了十袋尸块,这些残肢被严重破坏,面部、指纹均无法识别,震惊沪上的“宝山7.14杀人碎尸案”就此展开。
(上海宝山警方成立专案组全力侦破一女性被碎尸案 发布:2011-07-15 16:55:55 来源:新民网)
这个案件影响巨大,给民众造成不可磨灭的心理阴影,在警方的侦察下最终锁定了死者的身份,和犯罪嫌疑人——死者前夫。
这桩惨案似乎随着真凶伏法,正义伸张早已结束。不过悬疑小说家那多的一位警察朋友在多年后和他重提埋藏在卷宗里的隐秘,让他五年都无法释怀,最终以这个杀妻案为原型写出了《骑士的献祭》。
内容介绍:
小区河道里陆续发现了装有尸块的蛇皮袋,经鉴定,死者被分尸,作案人手段残忍,具备较强的反侦察能力,专案组一时陷入困局。警察老冯沿着蛇皮袋的线索一路追踪,赶到了案犯的居住地,而后者却似乎刚刚逃走。
蹊跷的是,在同事、邻居及女儿的叙述中,案犯似乎是个 “老好人”,怎么也不像灭绝人性的碎尸犯……
拒不配合的女儿、若隐若现的“第五口人”、“吸血老鼠”传闻、频频发生的失火案……
随着案情逐渐明朗,一出尘封多年的家庭悲剧浮出水面。原来,死者是案犯的前妻。对他,她背叛,伤害,离开,她曾有凌霄之志,却在险恶世道中摔得身心俱碎;对她,他一次次伸出手,想拉她从泥泞中拔出腿来,却复与其深陷其中。
有强烈的爱,才会有强烈的恨,但是善叫他去解脱一个人。世情的荒原中有一道闷雷贴着地面黯然远去,一位父亲走到了决死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