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线设计 深化立意 |《我心中的桃花源》杜厚臻

精写作  学生佳作

我心中的桃花源
山东济南育才中学八(3)班 杜厚臻
童年时的老市场,是我的桃花源。【点明题意,引起回忆】
那时候家里还没买房,我、爸爸、妈妈都住在市场里。哥哥在老家念书,大姨看着。我才刚上幼儿园。
老市场已经很多年了。我们家是卖大料的,家门口总是很呛,因此我总喜欢往外面跑。跟小伙伴们一起玩耍,无忧无虑。在我家对面的是馨馨一家,馨馨的妈妈总是很忙,我和馨馨还有哥哥一起玩。市场里有条胡同,地上坑坑洼洼,下雨时总是积满了水。我们就一起比跳水洼,比比谁激起的水花最大,比比谁跳的最多。(童真童趣,很自然)那时候家里生意好,母亲和父亲很忙,经常连饭都顾不上吃,更别说有时间来管我了。有时候我们玩疯了,总是会弄得一身泥,也挨了母亲不少骂。
不论什么季节,最喜欢吃门口那家卖的盒装红豆雪糕,为此要跑很远。现在只记得名字里有个“仓”字,五毛一盒。小孩总喜欢一些新鲜的玩意,我也不例外。市场上有个卖本子的大爷,当然也会卖小玩具,我总会去那里买玩具,也和大爷很熟。一想买玩具,不管母亲忙不忙,就拽着母亲去,又不知道买什么,就在那挑好久,最后什么也不买。现在想想,我那时真是太不懂事了。一次母亲正忙着,我上窜下跳,撒娇耍泼,母亲就是不给我钱。我便趁着人多的时候,偷走了。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偷东西,没有任何人发现。事后我十分后悔,直到现在,我仍然无法原谅那时的自己。【生动描述“我心中的桃花源”里的故事】
五岁的时候,我终于有了新家,那是一种极大的幸福感,有了真正安定的居所。【自然过渡】
时间过得多快啊,你还没有感受到它,它就已经偷偷地溜走了,从指尖,从脚下,就像捧在手里的沙子一样,攥得越紧,它便流逝得越快。【比喻手法,表现时光流逝,形象、具体】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我也该上小学了。
那时母亲与父亲时常眉头紧锁,紧张的气氛笼罩了我们一家,我却浑然不知。好在后来,父亲到处找人帮忙,几番波折后,我终于上了小学。当然,和上幼儿园一样,放学之后仍到市场里,只是很少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了,或坐在电视机前,或捧着爸妈的手机。我那时不明白友谊的珍贵,手机对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后来再也没有像幼时那样纯粹而珍贵的友谊了。【对比中突出幼儿时“桃花源”的非同寻常的意义】
直到那年,济南到处拆,老市场也被拆了。从那时起,我的童年便结束了。
那几个月里,家里一直处于失业状态,没有经济收入,哥哥正好上高中,要不断寄钱。父亲和母亲终于有时间陪我了,可他们的眉头都深深地皱着,总是吵架,我也不是小孩子了,也开始懂得了父母的忧伤。【老市场的被拆、家境的变化也让“我”逐渐懂事】
幸运的是,我们又找到了新市场,只是那些伙伴和卖本子的大爷已经不在这里了。【呼应前文内容】我本来就有些内向,不善言谈,在学校里更是没什么朋友。家里的生意也不如以前了,好几个客户都走了,生意不太景气。【平静的语气里蕴含着些许的心酸】
童年里最喜欢的雪糕早就不卖了,跟卖雪糕的打探才知道这种雪糕因为成本太高,利润太少,被放弃了。自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跟伙伴们联系过。我曾不止一次地埋怨过那个拆老市场的人,打破了我的童年。可我早就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知道,这是必然的。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容不下像老市场这样的地方了,时代在进步。人总要学着长大,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但在我的心里,老市场仍然是我的桃花源,它承载了我太多太多美好的回忆,深藏在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也教会了我学着长大。
我怀恋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照应题目,总结深化】
(指导教师:王玲玲)
“赛作文”点评

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藏着一部属于自己的史书,记载着自己的成长历程。“童年时的老市场”,是“我心中的桃花源”,这里虽然没有“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美景,却留有小作者的吃喝玩乐、童真童趣甚至调皮撒泼的景象。文章题目“我心中的桃花源”含蓄、深情,启人深思。小作者怀着真挚的感情,运用写实的笔触,具体、生动地描述了在这里度过的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更为可贵的是,文章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我心中的桃花源”的描述上,而是进一步拓展思维的空间和深度,将“我心中的桃花源”和自己心智的成熟、家境的变化、社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借个人写社会,寓宏大于细微。既有对失去“桃花源”——老市场的遗憾,也有对社会发展进步的宽慰。

写法借鉴:多线设计,深化立意。

如果文章仅仅停留在自己童年故事的回忆方面,那文章的内容就有些单一,立意也就平平无奇了。小作者设计了多条线索,拓宽了文章的内涵,提升了文章的立意,体现了文章的构思之妙。
本文设计了三条线索。
1.老市场(“我心中的桃花源”)的变化。童年时的老市场,生意兴隆,各种玩具、小吃应有尽有。后来“济南到处拆,老市场也被拆了”,“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容不下像老市场这样的地方了,时代在进步”,对“心中桃花源”的逝去,“我”虽心有遗憾,但最终理解。这条线索,借老市场的消失,反映生活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
2.家境的变化。起初在“老市场”卖大料,“那时候家里还没买房,我、爸爸、妈妈都住在市场里”,“那时候家里生意好”,“五岁的时候,我终于有了新家”,由于济南拆迁,“老市场也被拆了”,“家里一直处于失业状态,没有经济收入”,再后来,“幸运的是,我们又找到了新市场”,家庭又有了生机。一个普通的生意人家庭随着社会起起伏伏。
3.我的成长之路。童年时期,“我”“无忧无虑”“撒娇耍泼”,上小学后,理解了家庭生意的不易,“也开始懂得了父母的忧伤”,经历了老市场的变迁,感受到了社会的发展,心智逐渐成熟起来,“人总要学着长大,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正是这多条线索,巧妙地串起了丰富的内容,让“我”对人生、对现实、对社会的思考得到了深刻的展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