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分享】他的经典诗句和音乐一起最配
Percy Bysshe Shelley
伯希·雪莱
1792.8.4— 1822.7.8
英国浪漫主义民主诗人、作家,第一位社会主义诗人。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抒情诗人之一,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 ,与乔治·戈登·拜伦并称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双子星座”。他充满热情地预言了在制度压迫下的人类,有朝一日能实现光辉的未来。他的诗便是他的生命。他的生命便是一首绝妙的好诗。
今天
让我们一起回顾雪莱代表作中
最美的诗句
#01
《西风颂》
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
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
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
西风呵,如果冬天已经来临
春天还会远吗?
Percy Bysshe Shelley
Piano Sonata No. 17 in D Minor, Op. 31, No. 2 The Tempest: III. Allegretto Sylvia Cápová - Beethoven Piano Sonatas Nos. 15 'Pastorale', 16 & 17 'Tempest'
《云》
仿佛是穿过我落下去的一片片天空
都嵌上这些星星和月亮
我用燃烧的缎带缠裹太阳的宝座
用珠光束腰环抱月亮
Percy Bysshe Shelley
德彪西在音乐会说道,创作《夜曲》中第一首《云》的目的是捕捉“随着云层缓慢而忧郁的行进,天空的不变外观,以略带白色的灰色溶解结束”。细丝般的弦乐,在空气中飘荡,漫无目的;忧伤的管乐以不同的节拍断断续续地反复演奏,背景一片模糊,不知何去何从;音乐浮动着,没有明确的和声目标;而节拍相互抵消的结果,似乎抽离了此曲的时间架构,就像傍晚时,天上的云在纹丝不动之中消失,最后融入黑夜。
初听《云》是轻盈而闪亮的,但在音乐上却有很多变化。木管乐器引入了开场主题,然后在整个作品中发展和变化。并且一定要聆听出现在长笛和竖琴中的华丽第二主题,并与独奏小提琴/中提琴二重奏交替。开场主题代表了在天空中移动时不断变化的云彩,平行三和弦不断改变音调, 但随后保持C 大调和弦,法国号轻轻插入,是一束阳光透过云层窥视。
Nocturnes - Nuages New York Philharmonic Symphony Orchestra - The Greatest Composers Of The 19th Century - Claude Debussy
《致云雀》
你从地面升腾
高飞又高飞
像一朵火云
扶摇直上青冥
在歌声中翱翔,在翱翔中歌吟
Percy Bysshe Shelley
The Seasons, Op. 37a: 3. March (The Song of the Lark) (第三首 三月 - 云雀之歌) Georgi Cherkin;Grigor Palikarov;Classic FM Orchestra - Tchaikovsky - Beethoven: Selected Works (Orchestrations for piano and orchestra)
《致月光》
天上灿烂的游女,爱娇的姑娘
只有你一个才许任意把模样变化
才许永远受人崇拜向往
Percy Bysshe Shelley
Suite Bergamasque, L. 75: III. Clair de lune (贝加摩组曲,作品75 - 第3首 月光) Khatia Buniatishvili;Claude Debussy - Motherland
《两个精灵:一则寓言》
我看到了光,我听到了声响
我将在暴风雨的黑暗海洋上行驶
我内心镇静,光明环顾四方
黑夜又如日丽中天
Percy Bysshe Shelley
A.Bazzini. The Dance Of The Goblins Nikolai Erdenko - Gypsy Violin
《爱情的玫瑰》
它欣欣地开放
但地上的奴隶将花瓣揉碎
它才盛开,霎时就凋亡
Percy Bysshe Shelley
柯萨科夫的这首《夜莺与玫瑰》主要是用借物喻人的手法进行表述了一种不可能实现的错爱,使人们在勾勒的画面中展开无尽的想象,使该作品极具凄美忧伤的艺术感染力。写了一位诗人向心爱的姑娘唱歌,但姑娘不予理会。可叹“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因此歌声中充满着忧郁和悲伤。
前奏这段委婉忧郁的旋律如泣如诉地将听众带进了迷人的东方世界,紧接着是一段无伴奏的近似宣叙的述说。全曲前两部分与最后一部分在歌词上有所不同,最后一部分仅仅是“啊”的哼唱烘托了气氛,使得作曲家要渲染的哀婉凄美的意境更为突出。
因此,柯萨科夫在乐曲的展开上进行了节奏、速度、调性、和声织体等音乐要素上的变化。全曲的调性布局为关系大小调的调性交替。由于小调暗淡的色彩富于表现哀伤、浪漫的情感基调,烘托出作品本身哀婉、凄美的意境,柯萨科夫在此曲的创作上,前奏和主题都是在#f小调上展开的,给人一种无穷的想象力。
The Nightingale and the Rose, Op. 2, No. 2 (科萨科夫:夜莺与玫瑰,作品2,第2号) Malcolm Martineau;Elena Kelessidi - A Russian Romance
《 一朵凋谢了的紫罗兰》
花朵儿的芳香已经散尽
它像你的吻,曾经向我吐馨
花朵儿的彩色已经暗淡
只有你在时,它才鲜妍!
Percy Bysshe Shelley
莫扎特《紫罗兰》歌词中首先描述了紫罗兰对爱情的渴望。歌词中写道:草原上一朵紫罗兰,低头开放无人欣赏,是可爱的紫罗兰。这是一种典型以大衬小的表现手法,用草原的辽阔来衬托出紫罗兰的渺小与特殊。
虽然这首乐曲幅相对短小,但是在旋律上充满了跌宕起伏的戏剧性情感。旋律调性发展为G大调一d小调一G大调,作品通过鲜明的调性对比展现戏剧性特征,使歌曲旋律部分的情绪得以充分表达。
音乐起始于明快的G大调上,进入演唱部分的旋律与之前的前奏一样,装饰音和附点处理烘托出紫罗兰优雅、纯洁的特征。乐句的音程从开始不断上升再到逐级下降,展现了紫罗兰默默无闻又略带羞涩的性格特征。
Das Veilchen(Mozart) Lucid Beausonge - De Mozart a Bernstein
《孤独者》
任周围的人们闹腾
你却漠不关心;冷落、孤寂
像一朵花在荒凉的沙漠里
不愿向着微风吐馨?
Percy Bysshe Shelley
塔尔加的这首《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完成于1919年夏天,彼时他已迈入花甲之年,经历了一次手术,其挚爱的妻子也在重病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失去了许多亲人朋友,伦敦到处残破不堪。埃尔加正如雪莱这首诗的标题一样孤独,众多的人生经验、感慨,奠定了这首协奏曲的悲剧基调。
然而这首曲子并未如作曲家预想的那样收获听众的认可,今天的声名鹊起得益于英国大提琴家杜普蕾。杜普蕾是演奏此曲的权威,她在1965年发行的《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堪称此曲的王牌录音,被认为是出现录音以来不区分演奏家和作品最完美的录音。
曲中第一乐章开头的朗诵调(Recitative),以 9/8 拍子的八分音符为动机主题来缓和; 第二乐章开始是像花奏般,独奏的和弦拨奏,再进入生气蓬勃的十六分音符。第三乐章优美的旋律让听众情绪激昂而沉醉其中。
杜普蕾演奏《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诗人在读者心中,生命与灵魂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