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选自《“AI失业”时代生存指南》
作者:铃木贵博
抱朴财经获广东人民出版社授权,选摘该社的《“AI失业”时代生存指南》一书,愿与读者共享品读城市经济发展的乐趣。本文有删减,需阅读更多内容,还请诸君自行在下方扫码购买,以支持知识分子的脑力劳动。抱朴财经替作者、编者表示感谢,如今做出版不易,出好书不易。
未来30年间,因人工智能的推进,人类工作岗位将分阶段逐步消亡。
那样一来,人类的工作量迟早会降至现在的一半以下。现在劳动市场中可以获取较高收入的工作, 换句话说, 专业性较强的脑力劳动工作将会消失。劳动市场中,白领与蓝领的薪资将会出现倒挂现象。一整天坐在凉爽的办公室里完成案头处理业务的工作,也将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各行各业都会出现下岗。最初会从银行等金融业、运输、物流相关的行业开始,之后将会波及到几乎所有的行业。工作岗位本身出现了大规模的消失,人们也开始竞争残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岗位。竞争开始激烈化,意味着工作的回报也将大幅减少。眼下又是怎样的状况?在你工作的职场里,出现了什么变化吗?是否工作的情况一年比一年更复杂严峻,薪资却完全没有上涨?假如已经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又为什么会发生?
改革工作方式这一关键词在社会上很是热门,而其另一面也正意味着劳动环境正在日益恶化。假如不懂原因何在,即使修改了法律,劳动者们也只能处于任人摆布的状态。我们的工作为什么会一年比一年更辛苦劳碌?而我们的薪水又为什么没能得到提高?现实中越来越多的是与“AI失业”正相反的、因劳动力短缺导致的黑色劳动1现象,并日益形成社会问题。在一片要求改革工作方式的呼声中,长时间劳动与低收入群体反而在增加,人们称之为现代社会的两大病灶。其实,这样的社会问题正是与人工智能和智能手机紧密相关的。有个名词可以解释这一现象,叫作“强化装备效果”。在科幻世界里,主人公只要穿上强化装备,就可以发挥出超人的能力。而随着IT的发展,任何一名现代商务人士都能宛如穿上强化装备般完成超强度的工作。可以用我个人的例子来说明一下。我是一名55岁的经营战略顾问兼经济评论家,但目前我工作的生产力远远高于自己年轻的时候。譬如,身为一名经济评论家,一个月内我要完成16篇约3000字的连载报道。按以往的常识,这已经是专业作家的写作速度了。可是,由于我武装上了经济评论家的强化装备,趁着忙碌的经营战略顾问工作间隙,完成这些经济报道不过是我的一项副业。而那件强化装备,就是我的智能手机。各家编辑部纷纷向我邀稿,诸如“请您针对东芝问题的前景写份稿子”“请您介绍一下为什么神户制钢会发生品质不良问题”“优衣库本季的业绩将会如何?”“请您介绍一下目前势头较好的风投企业”等。关于这些题目,只知概要不知细节是无法写出来的。如果放在2005年前后,考虑到事先调查和采访所需的时间、精力,一个月能写出五篇专门报道就已是满负荷运转了。而如今,我们拥有智能手机。前一阵,我还在去往工作地点的途中接到手机上打来的电话:“希望您能介绍一下AbemaTV的商务模式。”接受了邀稿之后,我便在行驶的电车上用智能手机大致浏览了相关的报道。我对AbemaTV的模式还算了解,通过谷歌把搜索到的各类报道内容再看上30分钟,就可以充分掌握完成这篇报道所需的知识了,甚至还包括最近的新闻。也就是说,在使用智能手机浏览过一些相关报道后,这一阶段,结构图已经在我的头脑里成形:如何写出一篇对比大众熟悉的传统媒体商务模式和刚刚问世的媒体AbemaTV商务模式的报道。之后,我就在电车上通过邮件或LINE1向行业有关人士提出问题,晚上就能收到对方的回复。采访就这样轻松搞定了。在完成一篇报道的过程中,从收集材料到构思如何组织材料的环节是最为辛苦的,撰写的时间只需坐在电脑前伏案一小时左右就已足够。而有了智能手机这一强化装备在手,这前半部分的工作内容就被我在行驶中的JR2车上,利用空余时间基本上完成了。一个月16篇报道,等于要以每两天一篇的速度完成撰稿,也许有人会觉得收入也应有所增加吧,其实不然。各大媒体的稿费都在大幅下滑。在十多年前,也就是2005年左右,每个月撰写五篇专栏是我的副业。每篇3000字的网络专栏稿费为40000日元,一个月的稿费总额为20万日元。再往前十年,即1995年左右,当时没有网络,投稿都是寄给杂志社的。一篇三页左右的报道就可以得到十万日元的稿费。而完成16篇报道,显然要比一个月五篇的业绩高得多,可一个月的稿费总额基本上没有增加。如果一个月只写十篇稿的话, 收入还会明显少于之前。并且,若是像“请您报道一下河童寿司自助餐”“请您对比一下特惠智能手机与普通手机的差别”等稿件,还需要去实地采访,或是亲自买来手机卡试用,算上费用部分,报道的篇数虽有增加,支出也会随之增加。因此,尽管我整天忙着写稿,却感觉不到赚钱比以前更容易。工作的量与十年前相比不止翻倍,收入却几乎没有增加。这里讲了我个人的例子,你的工作中,是否也出现了同样的变化呢?我询问了一圈周围的人,很多人回答,自己所在的职场里也是同样的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就在于武装着强化装备进行工作的人不止你我,还有周围的每一个人。在我以经济评论家的身份撰稿时,发生的情况是这样的:眼下,一方面,媒体领域里报道的数量数不胜数,经济报道的撰稿人也在增加,而另一方面,一则报道的寿命却极为短暂。网络媒体上的报道,阅读时间基本都集中在刚刚发布后,寿命最多也就是十几个小时。早前,DeNA等IT企业开创了一种名为“信息搜集媒体”的新媒体,一时间形成了社会问题,即所谓的“WELQ1问题”。对这一问题还有印象的朋友,可以回想一下它们的商务模式。它们的信息搜集媒体主要通过把网上的报道内容总结整理成一些所谓的“概括报道”来获取极高的页面浏览量,并以此谋取暴利。这种做法完全不顾文章的质量,即使撰稿人并非专家,也能写出看似专业的报道来。而这种水准的撰稿人,能从DeNA获得的稿费为3000日元。尽管这些文章从专家角度看,堪称粗制滥造,但因这样的稿费也有人肯接受,就间接导致了真正的专业撰稿人的稿费行情跟着下滑。结果,不知从何时起,连我们这些专业人士也开始像那些3000日元的报道一样,以“能吸引多少页面浏览量”来决定稿费的标准了。也正因为如此,我的经济评论家工作尽管一年比一年辛苦忙碌,生产力也在不断提高,收入却几乎不见涨。想必你已经发现,这一现象并不只是发生在我个人身上。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我无从得知,但你的工作应该确定无疑也会受到这一强化装备效果的影响波及。接下来要讲的事情,相信在大企业里供职的人多少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我们可以虚构一下,假设你是一名任职于大企业的员工,但薪资水准一直没有多少上涨,你的头衔是组长或项目负责人之类的管理职位。那么,你就有机会参加一些内容相对复杂的经营会议。会议的议题要么是“欧盟各个业务针对《巴黎协定》的对应方针”,要么是“向基于新技术的新型蓄电池转型”,简而言之,都是些“针对细节、内容不知所云的会议”。在以往,一小时的会议中,大概有40分钟是熟悉议题内容的起草者讲解的时间,剩下的20分钟则是参会的干部、部长、科长提问的时间。接着,会议结束时,会告知各位“这一议题先带回去,事务局会通知下次进行什么样的讨论”。议题到此为止,会议也结束了。可是,如今却完全不同了。假设你对会议议题完全不知所云,也可以在桌子底下快速地移动手指,通过谷歌搜索出那些不懂的名词含义。所谓《巴黎协定》,是指围绕气候变化,即温室气体排放, 于2015年通过的世界性框架协议。假设你是在现场,在此刻,才知道这一点的,只要浏览过几则经济报道,你就可以知道,美国已宣布脱离该协议,世界主要国家都在认真考虑如何应对《巴黎协定》;欧盟对于温室气体排放的要求极为严格,中国的首都北京也因担心出现雾霾天气,正在不断关闭火电厂,以实现《巴黎协定》的减排目标。只要花两三分钟,你就可以对这些信息做到大致的把握。全世界有数十万亿日元的投资金额正在启动,其目标是二氧化碳减排。尽管这件事你才刚刚得知,但你也可以在滑动五分钟手机之后,彻底明白“这场会议要讨论的是,我公司在世界各地都有工厂,负责欧洲工厂的部门为使业务继续下去,必须重新研究产品的原材料和制造方法,以遵守《巴黎协定》,从而得以在欧洲市场上立足”。假设会上有管理层发言说:“可是,我们业务部具体应该实行什么级别的应对,各位有何想法?国内销售部是否觉得与自己无关呢?”这个时候,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目光都将集中到你的脸上。等你回过神来,才发现会上国内销售部的出席人员只有你一个。放在十年前, 若是一名没能力的科长, 典型的回答会是:“抱歉了,我还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不过,今天终于懂了。今后一定好好研究一下。”可是现在,你拥有智能手机这件强化装备。实际上,你为了这一刻,一早已经在桌子底下飞速地移动手指,用智能手机搜个不停。所以,此刻从你口中出来的发言,会是走进会议室前自己完全意想不到的内容。你会信心满满地说出这样一番话来:“比方说,我们从中国进口的那些用于国内销售的产品包装里的泡沫棉,按照欧盟标准就不合乎规定了。所以,包括海外承包在内的产品包装材料,必须彻底换成不会排放CO2的碳中和材料。”这番言论都是你刚刚快速准备好的,你需要通过一脸的自信来宣告自己身为组长的经验老到。可是,为什么你要把自己扮成如此能干的员工呢?原因正在于,不止是你,参加会议的其他部门的所有员工都在拼命地滑动着手机呢。所有的员工都武装上了强化装备,严肃而认真地开展着这场商务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