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晖:《论语》章句教学例析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以“文化之根”为主题,选取了先秦儒、道、墨等各家各派经典论说文。《<论语>十二章》是其首篇,按照原书篇次,从《学而》《八佾》《里仁》《雍也》《泰伯》《子罕》《颜渊》《卫灵公》《阳货》等中选了十二章,包含孔子独白、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等不同形式。教读《<论语>十二章》,要充分考虑《论语》整本书的特点,做好章句解读。有了这个基础再向外延伸拓展,或指导学生读整本书以深入探究儒家思想文化,或与各学派作比较以辨析异同,都能相对从容。《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也是研究儒家思想的重要典籍。对高中生而言,《论语》的阅读难度较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第一,语言障碍多。《论语》关于礼乐制度和春秋士人生活的专有词汇多,学生不熟悉,非一字一句解释不可。如“八佾舞于庭”“射不主皮”“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立不中门,行不履阈”等,其中橘黄色字即属此类。《论语》很多常用字的语义复杂,学生知道字面意思,但放到章句中很难把握。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举了不少例子。譬如“天”字,在“天何言哉”“获罪于天,无所祷者”“天丧予,天丧予”三句话中含义显然不同。诸如“命”“仁”“君子”“小人”等几十个常用字词,都存在类似情况。《论语》虚字多,譬如“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虚字占大半。这些虚字有语法功能,对表情达意有影响,用法又与学生熟悉的唐宋古文不尽相同,也需专门讲解。

第二,《论语》章句虽短,但“微言大义”,加之年代久远,本意已经不甚了然,解读起来容易产生分歧。虽然历代学者出于己见做了解读,但至今有很多章句没能形成统一看法,如“无友不如己者”“有所不行,知和而和”“父母唯其疾之忧”等。至于根据有限的篇幅还原当时的语境,了解独白、对话或动作、神态描写的本意,更需要下大功夫。比如必修选篇《侍坐》,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曾皙究竟为何打动孔子,众说纷纭。更重要的是,《论语》往往只说结论,不做解释。譬如“巧言令色,鲜矣仁”,这是从现象到本质的判断,为什么做这种判断,需要读者揣摩其中的因果关系。再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三个分句都不难,但合在一起究竟是何关系,只能靠读者分析和推理。

第三,《论语》二十篇,各篇、各章之间联系不明显。杨伯峻说,这些篇章的排列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就是前后两章也不一定有什么关联。而且这些断片的篇章不是一个人的手笔。这种粗糙的编纂方法带来两个结果:从不利的一面来说,是难背、难记——按原书顺序背诵起来非常困难。从有利的一面说,弱规律性组合丰富了言语的潜在意蕴,给每个读者以重构的可能。我们可以把不同篇章重新组合,获得新的发现。然而如何重组,重组之后怎样探究,才能形成有价值的结论?需要读者静心思考,反复推究。

有鉴于此,教学中应该结合书下注释和工具书,把破除语言文字障碍作为首要任务,再综合各家观点合理解读思想内容,进而鼓励学生整体观察,从主题思想、表达方式、师生关系、时代启迪等不同角度分类比较,提升思维水平。有条件的,还可以适当增补其他篇章或其他典籍中的材料,帮助学生打开阅读视野。以下选取《论语》部分章节内容作为例子略加解说。学浅识陋,不当之处在所难免,还请方家指教。

1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

第一章是孔子和子贡的一段对话。本章教学重点是把握师生对话的跳跃性,理清内在的思维过程和情感态度。

在儒家思想中,贫富是检验士君子操守的试金石。孔子赞美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也曾明确表达“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又说“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这说明孔子的贫富观非常健康。他从不假装清高地拒绝财富和地位,但特别重视获得富贵的手段,如果不合理,索性就不去追求,内心也能够安乐自适。子贡提出的问题是他慎重思考后的心得。“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是针对普遍存在的“贫而谄,富而骄”而言的,否定了后者为贫富所动、缺乏操守和定力的表现,因此也得到了孔子的肯定——“可也”。但子贡所说只是修身的起步,孔子更进一步指出“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贫而乐”就是内心安乐自适,这比“无谄”要难,也正是孔子屡次表扬颜回的原因;“富而好礼”则如虎添翼,富者不仅可以借此修身,也可以影响他人。“礼”的概念,在《论语》中非常复杂,此处可以指“郁郁乎文哉”的周礼,也可理解成为孔子推崇的一般礼节和准则。至此,是这段对话的第一部分,即师生探讨不同境遇下士君子应有的人格和状态,孔子对子贡的心得做了提升、指导。

子贡认为老师的指导很富有启发性,但他并没有明确地表示赞同或感谢,而是援引《诗经》做了总结。“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这句话里代词“斯”指的就是刚才整个探究过程,意思是人的思想认识也和骨头、象牙、美玉、石材一样,只有不断地精细加工,才能获得完善啊!在孔子的学生中,子贡以口才便给著称,他的回答不仅在方法论上对刚才的讨教做了总结,而且饱含学有所得之后的满足和喜悦。孔子一贯主张诗教,课文第九章(陈亢问于伯鱼)、第十章(小子何莫学夫诗)都有所体现。当孔子发现子贡善用《诗经》与自己交谈,他的喜悦也溢于言表:“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标点者在“始可与言《诗》已矣”之后加了感叹号,就是要表现孔子此刻的心情。在表扬子贡的同时,孔子也指出了表扬的原因——“告诸往而知来者”。这里“往”是指前半部分的对话,“来”是指子贡能“引类取譬”,联系到《诗经》的理解上,也就是举一反三。

2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为政》)

第二章是孔子的独白,强调了“信”的重要。“信”是儒家道德准则,孔子及孔门弟子的语录中多次提及,董仲舒也把它纳入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之中。通俗地讲,“信”就是说话算数,诚实、守信用、不欺诈。这段话里,孔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人而无信”比作“大车无輗,小车无軏”。这个比方非常恰当、形象。由于年代久远,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有必要让学生直观了解輗和軏在车辆中的作用(可查阅古代车辆结构图),才能更好理解孔子的意思。輗和軏都是衔接车辕和横木的销钉,只是一个用于大车,一个用于小车。它们体积不大,且都钉在横木里,如果松动或掉落,不仔细看是看不出的。车辆行进过程中一旦没了輗和軏的固定,马匹就拉着横木跑掉了,车子只能停下来,所以孔子才说“其何以行之哉”,这句话正与前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相对应。

3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

第三章也涉及孔子对于富贵和贫贱的看法。“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比较不好翻译。窃以为,这句话里“之”代指脱离贫贱这件事,“得之”不是要得到贫贱,而是得到脱离贫贱的机会。为了与上文高度对应,以形成比照,把“得以去之”略作“得之”。从思想内容上看,一方面孔子承认“欲富贵”和“恶贫贱”是人之常情,另一方面孔子也强调获得富贵、摆脱贫贱要用正当方法。古往今来,君子从不以牺牲人格为代价追逐富贵,也不会为摆脱贫贱而丧失原则。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他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种“有所不为”的骨气是儒家文化一脉相承的财富,值得在教学中详加阐发。那么,为何要做这样的选择呢?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孔子把这种操守纳入到“仁”的内涵中了,因此才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这里的“仁”不是抽象泛指,而是特指节操、骨气,前后文在语意上才能连成一片。最后,孔子进一步指出“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造次、颠沛是“处贫贱”的状态,盖不处富贵易,不去贫贱难,故专门加以强调。孔子周游列国,厄于陈蔡,而弦歌不辍,可为这句话的明证。

4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第四章语句简单,但理解起来有分歧,关键在于“君子”“小人”的解释。把君子理解为有道德的人,则小人指无德之人,意思就是君子懂得“义”(即道义),小人懂得“利”(即利益),这句话就成了判断君子和小人的标准,义是公心,利是私欲,懂公心为君子,行私欲为小人。如果把君子理解为当权阶级,小人则指平民。在孔子的观念里,君子在位,应该有理想人格,而平民小人只知道利害计较,也无可厚非。执政者要对症下药,满足百姓的利益。这样解释,这句话又成了基于人性假设的治国建议。宋儒朱熹、程颐、陆九渊等多做第一种解,民国以来新儒家多做第二种解,教学中不必强求一致。《里仁》篇里“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章与本章类似,可参看。

5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路》)

第五章子夏问政,孔子告诉他“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孔子的答语强调治国理政要循序渐进,追求长治久安,不能贪功心切、急躁冒进,为眼前小利所蒙蔽。这句话是儒家治国理政的方法论,不仅适用于古代,也适用于现代;不仅适用于政治领域,对各行各业都有参考价值。教学中可以分别选取古今、中外、正反两方面的案例加以阐发。

6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

第六章记录了孔子和子路的一段对话,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解读。孔子在陈地受困,粮食吃尽了,弟子、从人饿得身体虚弱,不能起身,这是对话的发生背景。子路一贯鲁莽、耿直,于是他面带愠色(不高兴的脸色)去见孔子,问:“君子也有'穷’(困厄)的时候吗?”显然,子路有情绪,但这种情绪是对世道不公的愤慨,还是对老师领导无方的责备,单从这段话无法判断。《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从这里可以看出,至少司马迁认为子路的脾气是对孔子发的,他当时对孔子主张的那一套有点动摇了。基于这种认识,孔子的答语有两层意味,一是回应子路的问题:君子当然有“穷”的时候,不过困厄中仍能坚守(固穷)。另一方面也含蓄地批评了子路“愠见”和“质问”的做法,即所谓“穷斯滥矣”。教学中可以适当补充《孔子世家》《孔子家语》的内容,帮助学生还原情境,加深理解。

7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

第七章中“君子”“小人”当指道德上的,理解这句话的关键在“求”字上。杨伯峻认为应该翻译成“要求”,即君子要求自己,小人要求别人,这只能算意译,下面我们做进一步的分析。可以确定,“诸”是兼词,即“君子求之于己,小人求之于人”,至于“之”指代什么,当视语境而定。遗憾的是,这句话的语境没有其他史料记载,《论语》中更是空白,只能推测出大致几种情况(括号内为语境):(1)(当出现问题的时候)君子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小人从别人身上找原因。(2)(当遇到困难或要达成某种目标的时候),君子依靠自己,小人依靠别人,与“求人不如求己”相近。(3)(在修身立德方面)君子要求自己做到,小人要求别人做到。杨伯峻笼统地把“求”解释为“要求”,是用模糊语言翻译模糊语言,也算一种智慧。但对高中生来讲,建议结合语境具体阐发,以上三种解释仅供参考。

8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第八章在《论语》中属于特例。我们都知道孔子讲究“中道”“中庸”,他的很多观点都是辩证的,甚至是变化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当子贡问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践行时,孔子却给出了明确答案: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是推己及人的意思,即《礼记》所谓“絜矩之道”: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恕和忠是孔子仁爱思想的一体两面。《里仁》篇载孔子与曾参对话: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何谓“忠”?《雍也》篇载孔子和子贡的另一次对话: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可见,“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积极进取的道德,不是谁都能做到,故本章之中,孔子言“恕”而不言“忠”。

9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 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 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 闻《礼》,又闻君子远其子也。”(《季氏》)

第九章篇幅较长,情节性也较强。陈亢好学,问孔鲤是否从他父亲孔子哪里得到特别的教诲,孔鲤说没有,但有两件生活小事让他有所获。一是孔子关于学诗的教导,一是孔子关于学礼的教导。陈亢听后深受启发。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这一章主要的观察视角有三。一是孔子对孔鲤的教育内容。“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诗》《礼》位列六经,是孔门的教材,孔子对孔鲤强调了二者的重要意义。二是孔子对孔鲤的教育方式,即陈亢概括的“君子远其子也”。他并没有给自己的儿子“开小灶”,只是在生活闲暇中偶加指点。而孔鲤“趋而过庭”“退而学《诗》”“退而学《礼》”,也侧面说明了孔子教导有方。三是陈亢的好学、善学。陈亢小孔子40岁,小孔鲤约20岁。他主动向孔鲤请教,并且见猎心喜,善于总结,这都是值得学习的。教学中宜鼓励学生用不同视角分析课文,并与自身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理解其中的道理。

10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 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第十章是孔子对弟子的教诲,指出了学《诗》的益处。兴、观、群、怨讲的是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兴,孔安国注为“引譬连类”,朱熹注为“感发意志”,是说诗歌能够激发人们的广泛联想,调动内在情感。观,郑玄注为“观风俗之盛衰”,朱熹注为“考见得失”,是说诗歌可以帮助读者认识风俗盛衰和政治得失。群,孔安国注为“群居相切磋”,朱熹注为“和而不流”,是说诗可以帮助人们沟通感情,切磋砥砺,提高修养,课文第一章就可以看作是“群”的表现。怨,孔安国注为“怨刺上政”,是说诗可以批评指责为政之失,抒发对苛政的怨愤和讥刺之情。“兴观群怨”以“兴”为首,互相结合,关系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所谓“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至于“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只是附带的知识教育罢了。教学中可以联系《论语》和《诗经》的有关篇目相互印证。

来源|北师大人文课,已获得作者授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