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化之痛》

1)文化。

“文化”字眼并没有精准的概念,或说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既是精神财富,又有物质资产,是精神与物质的总和。

正因它是“精神深层的”,所以繁杂而纷乱,又涉及不同领域不同的诠释。也正是如此,连它自身的定义都无法精确的得以表述。

我依稀觉得,它是有地域的、是有传承的、是属民风的、是属精神价值的、是物质展现的……也是一种模糊的自我认识,其实也道不清,说不明。

“文”在甲骨文中是指人胸口交错的纹痕,本义是纹身。由身上的纹路引申为文化、文字。“化”甲骨文里左边是正立的人形,右边是脚朝上颠倒的人形,意味着不同,变化,融合。

而文化里的“文”是记载与述说,是经过人的认识或改造的。“化”是解析与融入。是一种对自然的理解,对事态的审视,最终一个区域的人群共同遵循的约定俗成,这是一种融合,更是一种传承。

1

2)之痛。

阅读余秋雨先生的《文化之痛》,是斟字酌句的读。喜欢余先生的文字,不仅是字里行间的厚重,也不单是行文笔走的学问,更是那股文字里透出的担当和使命感。

这篇文字吸引我,就是因为对“文革”的述说。那是因为教授《种子的梦》时,令我晦涩的是对“文化革命”这段历史的理解。《种子的梦》是著名女作家柯岩在文化革命后期,对那段昏暗时光的隐喻,并对美好的未来、温馨的新生充满期待,表达对祖国深深的爱恋。

可是通篇拟人与比喻,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难点。问题是对于那段过去的历史,我自己也并不甚了解。所以,询问了老同事,查找了旧资料,却无更大收获,最终选择尽量避让那段过往。暂且说这是一种对知识认知的“痛”吧。

倏地,内心里蹦跃出一个稳痛,也是关于那段历史。虽无经历过,可是孩童时,正是反思文学、伤痕文学大兴其道的时段。文革结束,人们开始反思这场轰轰烈烈的过往,感叹人性的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

那时,人们并不富裕,所有的夜间娱乐就是挤在一间不大的人家里观看着一个十四寸黑白电视所展现出来的影像。记忆中,剧情更多的就是讲述那段历史带来的创伤,是忧心的,是苦楚的,是累及的,是不愿追述的。后来,自己便不愿意去观看。或许,那抱头痛哭的场景、那隐蔽角落的忧伤……让心里不舒服,这也算是一种情感悲凉的“痛”吧。

3)痛念

《文化之痛》中余先生并不停留于对有历史的批判,而是以自己的视角来阐述对文化的理解。直率地指出文化的病穴:仪式化造假、运动化整人、随机化呼应。

造假、整人、呼应,或许是那个逝去过往的标志吧。似乎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电视剧里的描述一样,只是余先生是用文字,而那时的电视是用图像。

念叨“痛”,是为了重视,而不是逃避。“对一种文化的最简明衡量,是看它隶属的创造者群体,是否快乐,是否安全。”

这里的“安全”,是对于文化土壤的安全感。安全是所有生息的底线,处在担忧中便无法享受真正的快乐。但是余先生却愿意在无法消痛的情形下,带痛前行。

这是大爱,毕竟不懂“痛”是无忧的,而明“痛”,却无奈而行才是真的痛。相比余先生的大爱,总是不如的。

4)念“痛”。

一位领导朋友说,自己离开原先的单位,没想到现任却将自己以往的理念,全部扯下,重新换成他的。自己的,淡然无存。

原本,人去楼空、人走茶凉,正常不过的。朋友并没有必要担忧与叹息,其实,不管换成了谁,太阳依然东升西落,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但细思后,心犹惶恐。

革新是常道,新生总要替代旧存。可问题是,没有了传承,那断层的不单单是表面上看到的,将理念扯撕,把标志涂抹。更重要的是群体里对于过往文化的安全缺失。那长期汇聚而成的文化积淀,并非一朝一夕所成的,撕毁它将会产生与过往的抵触。快乐无存,怨声将起。

曾经访问过厦门的一所名校。十四年来,从起初的一把二胡、三个学生的音乐小组,到如今器乐齐全的管玄乐团。换了几任校长,依然雷打不动的继承着。终归名满华夏,其实贵在坚持与传承。

看来,这位领导朋友念的“痛”,是一种文化的流失,不尊重过往的“痛”。

是否有这样熟悉的念头——似乎单位的现在与过去不一样了?可是具体却谈不上来,无法具体的在哪一方面说明厉害关系。

也许,这正是文化流失的一个表象。

改变与革新是一定要的,但是如果没有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出新。一味“豪迈”地扯与涂的话,原有的文化内涵与文化沉淀,只能被消耗殆尽。出新便只能在艰难中挣扎,为什么不在原有的基石上,重构新的蓝图?

为什么不,事半功倍,多好?只是因为不愿意被塑造成偎依前人的臂膀成功的典范。可是一直以来,却发现都是这样的结果。

与文化同行余先生是真诚的,却又是“痛着的”。革新也必须是真诚的,要不,也会一直是痛着的。

疼痛了思过,还可以原谅。问题是疼痛了,仍意识不到痛处,那真是可悲而可叹的。

(0)

相关推荐

  • 【文字传承】和戴先生谈文字功能及文化传承

    [文字傳承] 和戴先生談 文字功能及文化傳承 戴先生    漕溪堂主 戴先生: @王-- [強]     本人以为标准当为:      只论文化传承      不讲正俗繁简 在这里,"东″只 ...

  • 贴近泥土的呼吸|泥土和泥土上的那些根

    贴近泥土的呼吸|话说桐城诗派 贴近泥土的呼吸|火之吻 贴近泥土的呼吸|盛会归来话感想 泥土和泥土上的那些根 --"贴近泥土的呼吸"品读分享会上的发言 作者:陈明华 这些天,手上老捧 ...

  • 为什么有些人要学习《易经》?不外乎这些原因。你又为何学《易》

    <易经>是我们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最古老的典籍,中华文化的源头.总纲.千百年来,推崇者众. 孔子读<易经>,韦编三绝 在<史记>记载中,知名的"韦编三绝&q ...

  • 央视《跟着书本去旅行》书本中的传承——古老的文字

    栏目介绍<跟着书本去旅行>是一档体验式文化教育节目.节目以中小学课本或经典名著为线索,在"读万卷书"的同时"行万里路",走近文化古迹.实地实景讲故事 ...

  • 读《与朱元思书》

    我们从幼儿园就开始背诵唐诗,算是跟古人开始亲近.到了初中开始学习文言文,才真正接触到古汉语.迄今我非常感激我的中学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冯更生先生,中学六年跟随老师学习,做了六年语文课代表,中学课本上的所有 ...

  • 特辑“阳阳读《古文》” 《与朱元思书》

    继"乐乐诵<道德经>""倬汉诵<大学><中庸>""小乐诵<大学>"之后,第四位小盐粒儿赵俊阳 ...

  • 颜真卿《集字与朱元思书》欣赏

    颜真卿《集字与朱元思书》欣赏

  • 与朱元思书

    吴均,南北朝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

  • 《与朱元思书》表格式导学案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____年级:八年级科目:语文课型阅读课时1主备:主讲:课题<与朱元思书>教研组长签字:教学副校长签字:一.教学目标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整体把 ...

  • 「愙斋书法」柳体大作《与朱元思书》,楷书中的极品

    柳体大作<与朱元思书>,楷书中的极品!<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骈体文. 该文既用人的感受反衬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名利之徒的藐视之情,对友 ...

  • ​【名品赏析】 吴均“与朱元思书”四条屏

    吴均"与朱元思书"四条屏 <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山水小品,是吴均写给好友朱元思(一作宋元思,字玉山,生平不详)的信中的一个片段,被视为骈文中写 ...

  • 朱元思书

    朱元思书 作品原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与朱元思书>原文 水皆缥(piǎo)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t ...

  • 【书画欣赏】 柳体大作《与朱元思书》,楷书中的极品

    砚田书院 传承文化 传播经典 159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骈体文. 该文既用人的感受反衬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名利之徒的藐视之 ...

  • 与朱元思书 诗意 赏析 朗读

    南朝梁·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