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做最好的自己,才能遇见最好的别人!

苏轼曾感叹: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生这趟旅程,每个人都是匆匆过客,都在不断地经历相遇和别离。

但相识再多,最后留在身边的,只有志同道合的人。

能与什么样的人同行,取决于你是什么样的人。

你是谁,就会遇见谁

祝勇先生曾在书中写道: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会与苏东坡相遇。

此话可谓形象地总结出苏轼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事实上,仅在北宋,苏轼的受欢迎程度就已经是绝无仅有的。

与他交往的人中,上至帝王将相、公卿隐士,下至寻常百姓,贩夫走卒。

他可以和高道、高僧论道悟禅,也可以和不识字的农妇闲话家常。

正如,他在给弟弟苏辙的信中说的那样: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对于朋友,苏轼不分高低贵贱,他秉承本心去交友,只用自己最真实的样子去和朋友相识相处。

在贬居黄州时,苏轼陷入人生的最低谷,但他并未刻意掩饰自己的落魄处境,反而完全放下身段,躬耕劳作,融入寻常百姓家。

因为这种亲和力,他的东坡雪堂总是高朋满座,人来人往。

人们喜欢这位接地气的东坡先生,钦佩他的满腹学识,更为他乐观开朗的性格所吸引。

以卖酒为生的潘丙,在西市开药店的郭遘,以及热衷公益的古耕道,都先后成为苏东坡在黄州的挚友。

他们的友情曾令苏轼感动不已:“我穷交旧绝,三子独见存。从我于东坡,劳饷同一餐。”

苏轼和陈季常的莫逆之交也是建立于这一时期。

陈季常是苏轼的旧识,在苏轼贬谪到黄州以后,很多昔日友人与他中断了联系,陈季常却不同。

他折服于苏轼的人品与风范,不仅不避嫌,而且先后七次奔波千里来访,只为与其阔谈古今。

苏轼凭借独特的魅力,让与他交往的人都能发自内心地感觉到他的可爱可敬之处。

就像一颗太阳,散发光和热的同时,也在吸引着同频的事物向自己聚拢。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人生所有的遇见,都是灵魂与灵魂的吸引。

世间所有相遇,皆源于自己种下的因果。

你遇到的人,都是被你吸引而来的,你是谁,便会遇见谁。

你怎么对别人,别人就会怎么对你

《省心录》中有句名言:和以处众,宽以待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

对众人和气相处,对下属宽厚相接,对有过失的人宽恕相待,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君子。

苏轼的为人处世,极好地印证了这个道理。

对朋友,他是真正做到了诚心诚意,并且在认真经营友情的同时,从不求回报。

道教继承了我国古代神仙思想;长生不死,修真成仙,成为道教的主要思想和修炼目的,因此道教十分重视医药和养生之术。本文介绍了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人在医药学方面的成就,并从服食、辟谷、导引、行气、房中五个方面论述了道教的养生健身之术,辨析了其中的科学因素与虚妄夸诞之说。文章认为,道教在医药和养生方面有不少科学的有价值的东西以及宝贵的经验和知识,应珍视这份文化遗产,加以发掘和整理,剔除其虚妄迷信因素,发扬其科学内容。

生死问题是人生哲学上的重大问题。生必有死,虽是辨证发展的必然规律,但人的欲望总是希望延年益寿,尤其是剥削阶级的最高统治者,总是希望长期保持富贵荣华、骄奢淫逸的生活,贪婪地追求长生不死。春秋时代,齐景公就说过:“古而不死,其乐若何?”(《左传》昭公二十年)战国时,出现了一批方士,为了迎合王公贵族求长生的心理,于是编造出海上有长生不死之药的谎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齐国的方士徐福等上书说,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许多仙人都住在那里,如能到达,可以求得神仙和不死之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徐福领着数千童男童女入海求仙。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又派方士韩终等“求仙人不死之药”。(《史记·秦始皇本纪》)经过几年,花了不少的人力和物力,结果一无所获。汉武帝时,方士李少君对武帝说用丹砂可以炼出黄金,以黄金为饮器则益寿,可以见到蓬莱岛上的神仙,于是武帝派遣方士入海求安期生等仙人。齐国的方士公孙卿又对汉武帝讲黄帝乘龙上天的事,武帝听了深为羡慕说:“吾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屣耳。”(《史记·封禅书》)秦皇汉武所迫切追求的就是成仙不死。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继承了古代的神仙思想。

《抱朴子》曰:“生可惜也,死可畏也。”(《地真》)故长生不死,成为神仙是道教的主要思想,也是道教的修炼目的。为了修仙长生,首先得却病延年,而医药的作用也在治病防病,延长人的寿命,因此医药成为仙道修炼的必要手段。《抱朴子·杂应篇》说:“故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以救近祸焉”。所谓“近祸”就是指人们患的各种疾病而言。早期道教如汉末的太平道、五斗米道都是将传教与治病结合起来。由于汉末曾有几次传染病、瘟疫流行,道教徒利用廉价的中草药、“符水”给人治病,使一些人获得再生,因之“百姓信向”,教徒遍布天下。所以葛洪把“延年益寿”,,消灾治病”说成道教的业务。全真道的创始人王喆说:“药者乃山川之秀气,草木之精华。……肯精学者,活人之性命;若盲医者损人之形体,学道之人,不可不通,若不通者无以助道。不可执着,则有损于阴功;外贪财货,内费修真。”(《重阳立教十五论·论合药》)这说明学道之人必须通医术,医药有助于宗教的宣传推广,但不能执着,以医为业,甚至借医药来贪取财货。这种不道德的行为,当然有损阴功,不可能修真成仙了。

概括起来,道教所以重视医药的原因有二:其一,要想修炼成仙,必须服食炼丹,而医药则是服食炼丹的重要手段。其二,医药可以济世活人,利用医药来治病救人,接近群众,是扩大宗教宣传影响的最好方法之一。

为了修真成仙,道教有种种修炼的方术,如服食炼丹、导引行气、辟谷、存神以及房中之术等等,所以葛洪说:“知玄素之术者,则曰唯房中可以度世;明吐纳之道者,则曰唯行气可以延年;知屈申之诀者,则曰导引可以难老;知草木之方者,则曰唯药饵可以无穷。”(《抱朴子·微旨》)道教的这些修炼方术,虽以修真成仙为目的,具有虚妄迷信色彩,但其中包含着古代医药和养生的科学内容。现就这两方面分述如下。

20世纪以来,环保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瓶颈。道教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历来十分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老子想尔注》提出了“守中和之道”、“冲气以为和”、“和则相生”等理论。“中和”之气具有“调和万物”的功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长的重要基础。可以说,“道”的本性就是“中和”的,是自然和谐的,只有天地自然的和谐,才会有万物的生长和成熟。“中和之道”是道教追求和谐生命、和谐自然的重要思想资源。

从“中和之道”的和谐思想出发,道教的生态和谐理论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道教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反映了道教道法自然的生态伦理、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和合共生的生态建设。

道法自然:中和之道的生态伦理

“中和之道”体现了道教“道法自然”的和谐生态伦理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之本性是自然而然的,以“无为”为法则。道化生万物,皆自然无为而生,不受任何外物所制约。

“道生万物”的生态伦理。道教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所化生,因而“一切有形,皆含道性”。万物都按照“道”赋予它们的秉性而存在,有自然生存、发展的权利,人类没有权利去破坏它们。人类对待万物的态度应该如葛洪《抱朴子内篇》中所称的“任物自然”,即遵循客观规律,与一切外物和谐共生,以获得人与自然在整体上的和谐。

“道通万物”的生态伦理。道教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应该互相尊重、和谐共处,自然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道教还认为,道化生万物,但人是道的“中和”之气所化生的,是万物之中最有灵气和智慧的生物。因此,人居于“万物之师长”的位置,为“理万物之长”。也就是说,人负有管理和爱护万物的职责,人的行为要符合“天道”,人应该“助天生物”、“助地养形”,使自然更加完美,使自身与自然更加和谐。

“道贵中和”的生态伦理。道教从“道法自然”的整体出发,十分重视人对环境的依赖关系。道教认为,维护整个自然界的和谐与安宁,是人类本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要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要确保天地的平安。“道贵中和”,就是说人类社会与自然要维持一种和谐的平衡。《太平经》强调人类若想长久安宁,就必须使自身赖以生存的地球得到和谐安宁。为此,人类就要认识自然规律,并按照自然规律去办事,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天人合一:中和之道的生态智慧

道经称:“天地合和,万物萌芽”,“天地不和,阴阳失度”,体现了道教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道教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感应、相互影响的。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太平经》认为,太阳、太阴、中和三气和谐而化生万物,因此在自然界中,太阳、太阴、中和三气缺一不可。只有阴阳二气相互和谐产生“中和”之气,并共同生养万物,才能有自然界的太平。《太平经》还进一步指出,人是自然万物的一部分,也是自然“中和”之气所生,即是说,天、地、人同为自然界中的一部分,本身就有着共生共荣的关系,因此必须要互相尊重、和谐共处。

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智慧。道教认为,人与自然是共生共存的,自然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所谓“天地不和,阴阳错谬,灾及万民”,就是说自然生态失衡将直接影响到人类世界的生存。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智慧几乎贯穿在道教思想的各个方面,如在自身修炼方面,道教所强调的是自身的和谐,追求的则是与道合真、长生久视。再如,历代道教徒都能自觉绿化造林,美化道教建筑的周边环境,道观内外的苍松翠柏、绿树成荫,正是道教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具体体现。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智慧。现代环境科学告诉我们:大自然具有一定的整体相关性,即自然宇宙间没有孤立发生的现象,一切都处在相反相成、相生相克、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中。人与自然也是整体关联的,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就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道教并不反对“人化”的自然,但是主张人改造自然应受道德的约束,应对环境采取保护措施,以谦下的精神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既然人与天地万物共存于同一个地球之中,又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共同体,那么人作为万物之灵,就有责任和义务协调、关照人与宇宙、天地、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

和合共生:中和之道的生态建设

人类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人类在享有对自然的权利的同时,应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去年召开的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发表的“2010年贵阳共识”明确提出,“绿色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是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重要内容”。

道教从“中和之道”的思想出发,进一步阐述了人与自然“和合共生”的生态伦理。《太平经》指出,人和自然万物的生命都有存在的权利,这就是“天地之大德”。“和合共生”就是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个基本准则,也是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当今的中国道教界,正在积极阐发和弘扬道教的生态智慧,践行着“和合共生”的中和之道,以全面推进自然生态环境的建设。

积极倡导生态保护,着力推进生态道观建设。道教崇尚自然,历来就十分注重对环境的保护。早在1993年中国道教协会召开的全国道教界爱国爱教先进表彰会上,就积极鼓励全国道教徒“植树造林、美化环境”,并对“植树护林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1995年,中国道教协会参加了在英国召开的世界宗教与环境保护会议,发表了《中国道教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宣言》,并正式加入了世界宗教与环境保护联合会。此后,我国道教界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了全面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道观的建设工程,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倡导植树造林,建立中国道教生态林建设基地。中国道教协会于2003年初向全国道教界发出倡议,计划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建立“中国道教生态林建设基地”。目前,“基地”已基本完成了植树造林任务,对民勤县的防沙治沙工作起到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是提出“生态道观”理念,举办道教宫观生态保护论坛。生态道观就是强调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以实现道教所追求的人间仙境。2006年,第一次中国道教生态保护教育工作间(中国道教宫观生态保护论坛前身)召开,通过的《秦岭宣言》提出了致力于营建环境友好型道教宫观的奋斗目标。2007年,第二次中国道教生态保护教育工作间举行,提出了7项具体任务,如将宫观的土地使用和管理纳入区域生态保护规划之中等。2008年,第三次中国道教宫观生态保护论坛召开,“生态道观”项目得到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关注,也得到了世界宗教与环境保护基金会的支持。论坛发布了《生态道观茅山宣言》,要求各地道观“建立健全生态保护和宣传教育的规章制度,大幅度提升住观道众的生态环保意识,最大限度地采用节能技术和材料,形成与周边自然环境和社区人群相协调的良性生态圈”。这使营建生态道观的活动走向更为广阔的空间,为道教参与环境保护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

积极开展环保规划,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09年,中国道教协会形成了《中国道教界保护环境的8年规划(2010-2017)纲要意见》,向各地省(市)级道教协会下发。《纲要意见》要求各地方道协、宫观进行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将宫观的生态保护纳入创建和谐宫观的目标中,为建设生态道观、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新的贡献。《纲要意见》的主要内容包括:开展生态环保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在资源使用中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如合理规划建筑设施,倡导文明敬香,最大限度地保护道教宫观周边的水资源等;把环保意识和行动落实到生活起居中,如倡导道教节俭的生活方式,提倡符合环保要求的养生健身方式等;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和途径宣传环保,如倡议在所有道教节日和大型宗教活动中,都要突出生态保护宣传内容等。

积极宣传环保理念,着力推进生态和谐建设。在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笔者认为必须要注重“三个保护”的真正落实。即是说,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同时,要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在强调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要注重对生态文明的保护;在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要注重对自然生态和谐的保护。

在现代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笔者认为要坚持实现“四个观念”的根本转变。即是说,要实现自然观念的根本转变,懂得尊重和保护自然;要实现价值观念的根本转变,用人类社会应有的道德伦理去约束无限消费的欲望;要实现伦理观念的根本转变,把伦理的指向扩大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爱护环境;要实现生产观念的根本转变,人类应在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博爱万物的前提下利用自然,使人类与自然万物在高度和谐统一中相互转换物质和能量,最终实现人类与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

在自然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方面,笔者认为要坚持“四项措施”的全面实施。即是说,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社会法制建设,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强社会责任意识和个人自觉意识。

综上所述,道教的“中和之道”倡导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中和之道的生态和谐理论,强调人与自然和合共生的生存之道,要求人类社会始终要遵循“道法自然”的生态伦理,遵循“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道教的这种生态文明思想,正是人类社会必须要大力提倡和加以推广的。特别是对于现代生态和谐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

人与人之间都是相互的,他的真诚在经历过漫长的时日后,总会被看见、被回馈。

在苏轼的众多好友中,“苏黄”之交当值得一提。

“乌台诗案”发生后,苏轼沦为阶下囚,黄庭坚挺身而出,上书高喊“苏子瞻无罪”,还不时给苏轼写信,抚慰寂寥之情。

苏轼缘何值得黄庭坚如此相待?

早在苏东坡名满天下时,黄庭坚还只是名不见经传的书生,苏轼却不吝于对其才华的赏识,赋诗赞曰:“超轶绝尘,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

此后又多次在宴席上诵读其诗作,鼓励黄庭坚继续创作。

他回复黄庭坚的信,大意是:

“收到你的信很开心,你太过谦恭,似对我很畏惧,这又何必呢?我很想跟你交朋友。

最近家人生病,回信晚了,你别介意啊。”

正是这份真诚,彻底打动了黄庭坚。

苏轼交朋友的大智慧之处在于,不仅有诚意,更懂得“君子相交,当和而不同”之理。

能够尊重他人的所思所想,即使发生了误解和矛盾,也能坦然视之。

正如他和章惇之间的故事。

苏轼与章惇本是年少好友,可惜随着政见的不同,关系变得日渐疏远。

而且,由于章惇心气太高,在相处过程中,也越来越容不下苏轼的才华。

后来将苏轼贬到岭南的,正是昔日好友章惇。

直到章惇失势,其子章援怕苏轼会借机报复,写信探苏轼口风,结果得到的回复却很平淡:“但以往者,更说何益。”

过去的事情,还有什么可说的必要呢?

可见苏轼的心胸与气度。

正如有句话所言:你怎么对我,是你的因果;我怎么对你,是我的修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同样,想别人如何对你,自己就先如何去做。

人生因缘相遇,以诚致远。

善待生命中的每一个人,永远是赢得真心、积累福报的最佳方式。

做最好的自己才能遇见最好的别人

苏轼虽然是一个标准的乐天派,但对于现实,他一直都有着理性而清晰的认知。

体现人际交往中,便是对自我价值的重视。

你会发现,他很少刻意去勉强与任何人的关系,而是更多把时间精力用在不断地提升自己上。

从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到医理酿酒、烹饪美食,再到炼丹养生、为政治水,苏轼几乎是无所不通,而且每个领域都有精深所得。

他做任何事,都着抱着求索钻究的态度,这样一个全才,哪怕不用主动,身上耀眼的光环也足以引得世人的无限仰慕与敬重。

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苏轼傲然写下诗句:“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当一个人能把自己做到最好,就会拥有应对人生最大的底气。

当然在人际交往中,苏轼也遇到过很多挫折,特别在仕途方面。

但他深知,单靠人情世故维系出来的关系,都不长久。

要想让人心服口服,唯有能力和品德。

再来说说王安石与苏东坡之间亦敌亦友的奇妙关系。

相识之初,王安石对于年轻气盛的苏轼一度很不以为然,并一纸令下将他贬至黄州。

身为一国宰相,他的看法,对苏轼后来的仕途影响不可谓不大。

可即便如此,苏轼也从未去巴结讨好王安石,而是凭借不断努力,最终让对方看到并认可了自己的才华,日后才有两人晚年修好的佳话。

任何时候,丰富自己,都远胜于取悦他人。

你有价值了,你的社交才有价值。

人与人之间,不可强求,只能靠共性和吸引。

站在同一高度,有一致的三观,共同的志向,是经营好所有关系的前提。

彼此惺惺相惜,方能并肩同行。

听过这样一句话:你遇见的事都是因你而生,遇见的人都是为你而来。

想遇见最好的别人,就要先学会做最好的自己。

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只有你变得更好了,才能与期待中的美好不期而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