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月空虚性自明 | 卓玛专栏

水月空虚性自明

卓玛

秋风乍起水月夜

白露之后,秋风袅袅地起了,水月禅寺的莲花缓缓地谢了,整个夏日,它们开得灿烂,花瓣落下的每一个刹那,菩萨都曾倾听。而今,静心池的中央,最后的三两枝红莲依然孤静地开着,风把水面吹皱,锦鲤摆着尾巴,悠闲地追逐一片莲花瓣,吐出一串串小水泡,将水的波浪推向远方。红蜻蜓,绿青蛙,水蜘蛛都弄不明白,秋天的第一缕风,最先绕过哪一枝莲。对生命缘起的追问始终伴随着人类的文明进程,是没有答案的哲学命题,一如禅寺东岸那座桥的寓意。无始劫以来,菩萨端坐于莲花台上,低眉敛首,以微笑作答。

月华始射的夜晚,寺里的桂花开始散香。秋天属金,桂花亦是金色的,9.8米的观世音菩萨像亦是金身,她头戴花冠,项饰璎珞,衣袂飘飘,足踏千瓣金莲,她从南海的珞珈山踏碧浪而来,带着梵音、潮音和海水梦幻般的气息,她是光之源,月亮是她的发簪。

圆月升起的夜晚,桂花次第开放,千朵万朵,仿佛天地间涌出无数的小金莲花,清露自菩萨的宝瓶中悄然洒落,那一刹那,青蛙和虫子停止了歌唱,风和芦苇止息了絮语,整个禅寺,花,鸟,池塘里的野鸭子,小鱼小虾,水葫芦,以及后院的菩提树叶都听到了滴露的声音,圆柔玉露流素光,天地一片水晶白,万物润泽安详,笼罩在新凉的柔光中。

水月空虚性自明

中秋,宜去禅寺赏月。水和月交相辉映,水和月光都是镜子,映照佛菩萨的万千金容。这所浮在水面上的寺院,仿佛一朵盛开的金莲花,为我们讲述传统文化中最优美的部分----禅宗的空寂和妙有。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千江映月,重重无尽,苍茫、壮阔而浩荡。月出于云翳,映出湖水的澄澈,水若污浊,自不见月。人见水中月,欢喜欲取,猴子捞月,妄执幻影为实,到头来一场伤悲,你抓不到一片月光,所谓月,即非月,是名月。水月之喻,喻万法唯识,性空如影。富贵荣华,财色名利一如水中之月,虚空之花,是烦恼无明的根本。智者超越了空和有,动和静,超越了一切虚妄之相,灵灵不昧,其心皎洁,似秋月荡荡无所住。

标月指是大乘佛法中优美的譬喻之一,愚人执着于手指而忘记了月亮本身。因此,世尊拈花,迦叶微笑,以心印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烟霞清净尘无迹

冬日,雪中的禅寺别有清趣,尤其可赏。

记得那年冬天,大雪纷飞,寺里有人生病,我和医生朋友冒雪去送药,禅寺在雪色之中格外清寂,除了雪花落下的簌簌声,真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山水画境,白塘河水在飞雪中泛着微微的蓝光,芦苇,枯草,树木,全都笼罩在无边的雪野里,四顾苍茫,天清地旷。

快过春节了,山门外挂起了斗大的红灯笼,白雪落在上面,分外耀眼,有一种吉祥清宁的喜气,若夜晚挑了这样的红灯笼去赏梅,人就直接走进了一阙宋词里。

师父煮了老白茶,他说:寺里的红梅今早都开了,正好去赏梅。踏雪寻梅,焚香煎茶,窗明几净,与僧煨芋谈禅,听雪洒竹窗声,煎茶声,雪折竹枝声,声声至清,温习古人之雅趣,实乃生平之快事。

转过曲折回廊,青砖甬道,东面数丛翠竹,在雪色掩映下,更显精神。竹林后忽见一所庭院,地上铺了一色的白砂石,原是为营造枯山水的意境,雪落在上面,宛若白马入芦花,一色浑然,白雪盛在银碗里,冷冽侘寂的禅味。数十株红梅斜斜探出木栅栏,葩吐丹砂,色如胭脂,令人想起妙玉的栊翠庵,一意孤行的妙玉,孤清的红梅花,琉璃世界,梅花骨正香严,多么美。梅香扑袂,楞楞逼人,几树梅花清味,洗去人世俗肠,红梅最宜开在禅寺,使人心骨俱冷,体气欲仙。

师父喝茶、说话、走路、微笑亦如梅月竹风,清净飘逸,淡淡的道气。

落雪那一天,他折下一支红梅,轻轻地插在青花瓷瓶里,供养诸佛,那一刻,钟声杳杳地响起来,飞过竹梢,越过梅树,和着梅花的幽香,缭绕在天地间。

又一个飘雪的日子,师父离开了寺院,有人看到菩萨眼中泪光闪烁,那些红梅只开到一半,还没等到春天,它已收拢了全部的花瓣。

后记:水月禅寺获得在新加坡举行的2015年世界建筑节全球九大宗教建筑“宗教类”最美建筑奖 。德国现代建筑启蒙大师密斯凡德罗最为著名的建筑理念是:少就是多。华严经中说:一即是多。水月禅寺的建筑风格将发源于中国的禅宗美学做了最深入彻底的诠释,将极简主义美学发挥到极致。用非宫殿式非传统的手法表现宗教元素,建筑材料大量使用了新型仿木金属格子栅栏,营造出光影变幻,似有还无,虚实相间,简约空灵的艺术空间。

卓玛,江苏省作协会员,徐州市十佳潜力青年作家。喜昆曲,好美器,爱花成癖。布衣素食,于雨花深雪里,扫花烹茶,煮字待客,坐听云里梵音。作品散见于《雨花》《延河》《阳光》《散文选刊》《安徽文学》《时代文学》《海外文摘》《青海湖》等报刊杂志。

中国文坛精英盘点之90后专辑

(0)

相关推荐

  • 冬日何事?孤山寻梅,煮酒烹茶

    常闻西子湖畔,孤山寻梅,银装素裹,煞是好看.可上次缘逢杭州,恰是夏日,艳阳高灼,西湖碧波,一派落霞与白鹭齐飞,莲叶并芙蕖相照之景,距离冬日还隔着两季,实在是一心不敢两用.游玩三日,便于深夜离开杭州.此 ...

  • 空山谁擫江城笛 ——采庵张建白先生117周年冥诞纪念专辑

    空山谁擫江城笛 采庵张建白先生117周年冥诞纪念专辑  引言 先师采庵张公建白先生性喜梅花,每多吟咏.岭南梅花以萝岗香雪海最负盛名,先生曾多次前往寻探,赏玩流连,留下佳章不少.庚子腊月,恰值梅开,一众 ...

  • 辞旧迎新诗词专辑||香心一枝寄,破雪为君开。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 诗摘词选投稿邮箱 mm0127m@163.com 辞旧岁 贺新年 绝句辑录 开年记语 作者/朱万采 大河历淌万千年,不息奔腾矢向前. 偶或浮云遮望眼,横流越罢见蓝天. 祝福 ...

  • 踏雪寻梅,梅在春深处

    ------------------------ 阅读更多游记图文,请点击上面蓝色字"阳光户外"添加关注. -------------------------- 踏雪寻梅,梅在春深 ...

  •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飞雪漫天,百花凋残,繁华落尽后,白雪遮住了远山. 春花的妩媚留在了记忆的深处,偶尔在心里面反刍. 秋月挂在了西山的枝丫,静静地守候着几枚红红的柿子. 冬雪飘舞着洁白的手帕,手舞足蹈地来到了梅溪.梅林. ...

  • 曾经共舞 | 卓玛专栏

    曾经共舞 卓玛 十年就这样过去了,他点燃一根烟,看着对面的她,感叹着. 十年,蔷薇花开了十次,落了十次,月亮圆了多少次又缺了多少次?他认识她竟然已经有十年?看着对面的她,他不禁疑惑起来. 她的样子虽没 ...

  • 海棠依旧 | 卓玛专栏

    海棠依旧 卓玛 我曾经将海棠误以为是樱花,直到遇见真正的樱花,我才知,海棠之美实非樱花可比. <红楼梦>里写到西天灵河岸边的仙草异卉,令人目眩神移,又写到大观园里佳木葱茏.奇花烂漫,却独在 ...

  • 菊花的禅定 | 卓玛专栏

    菊花的禅定 卓玛 "九花者,菊花也.每届重阳,富贵之家以九花数百盆,架庋广厦中,前轩后轾,忘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积者曰九花塔.有青莲子.青河莲.朱瓣香莲.玉楼春晓.宝刹浮屠.泥金万点. ...

  • 佛光照下邳 | 卓玛专栏

    佛光照下邳 卓玛 东汉初平四年,公元193年的某个秋天,夜阑人静,霜寒微微,下邳城南,浮屠寺的钟声悠悠响了108下,渺远而沉顿,古下邳的子民们从梦中醒来,打了个呵欠,复又沉沉睡去.泗水.沂水安详地绕过 ...

  • 自锄明月种梅花 | 卓玛专栏

    自锄明月种梅花 卓玛 吾乡著名学者陈传席先生如此评价扬州八怪:"商业的局限,导致了扬州八怪的画格调不高,扬州八怪的画迎合了小市民的文化口味--扬州画家屈服买主.商人,商人要什么画,就画什么画 ...

  • 人闲桂花落 | 卓玛专栏

    人闲桂花落 卓玛 真的,桂花树的样子真的不算美,无松柏之苍劲,无杨柳之婀娜,无桃李之娇艳,桂树形如憨厚耿直的农妇,媚眼都不会抛,到了秋天,开出的花朵如同村姑,朴素无华.细小玲珑,簇拥在枝桠里,千朵万朵 ...

  • 合欢 | 卓玛专栏

    合欢 卓玛 合欢是吉祥的花,朝开暮合,和合欢喜. 合欢花开起来的样子,如同碧色底子上用绯红织就的一天云锦,世间的富贵荣华,赏心乐事多如此景. 江南人喜欢讨口彩,喜欢好意头,以此暂时忘记和忽略现实生活中 ...

  • 一个人的小团圆 | 卓玛专栏

    一个人的小团圆 卓玛 前几天偶然看到蔡澜访谈,老蔡谈到女人与吃食,有很多开放言论,毫不讳言的反对一夫一妻制,又说他喜欢年轻的女孩子,言自己有许多女友,但一个阶段只有一个,而且相当投入,唯一的原则是不让 ...

  • 香残燕子楼 | 卓玛专栏

    香残燕子楼 卓玛 早春,云龙山下,燕子楼旁皆是杏花,杏花与燕子互为知己,杏花开得柔嫩粉白,缭乱缤纷,染香了燕子的羽翼. 她仿佛燕子楼中飞出的燕子,在杏花树下起舞,满头花影,衣袂翩翩,瓌姿艳逸,惊动一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