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奇石的转型发展
◆ ◆ ◆
论传统奇石的转型发展
在奇石界,灵璧、太湖、昆石和英石等传统奇石可谓如雷贯耳,人尽皆知。古人极推崇的“瘦、皱、透、漏”赏玩要诀,就源自这些传统奇石的基本特征。但随着时代发展和更注重“形、纹、质、色、皮、意”的新石种大量涌现,传统奇石的垄断地位被迅速打破,实现转型发展属大势所趋。
以灵璧、太湖、昆石和英石等为代表的传统奇石,曾经有过辉煌历史,以至于在相当长时期内,传统奇石的“瘦、皱、透、漏”特征都被当成奇石界通行标准。而现今时代的情况大不相同,在一些地方的新赏玩和收藏者中,传统奇石已经接近被遗忘。
首先,是传统奇石样式相对单调。我们知道,传统奇石的“瘦、皱、透、漏”特征,一直是其最吸引人们目光的亮点和决定其有无赏玩意义的关键,但这也是其最薄弱之处。由于传统奇石基本以观形为主,而形状又大同小异,不外乎是一些沟槽、凹凸和空洞,尽管每块石头的细部不同,但在整体上仍很容易让人有似曾相识感觉,除了少数能具象状物外,大多难以读出内容。而奇石最重要的还是让人们能够通过观赏获得畅想感悟,大同小异的东西很难达到这个要求。也许有人会认为,传统奇石中也有出众的纹理质色可赏,像灵璧石就有“声如青铜色碧玉”美誉,但这些说法都形成于信息闭塞的古时候,在新的纹理画面及质色石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今天,传统奇石的纹理质色最多只能算陪衬。
其次,是传统奇石质地比较松脆。传统奇石之所以能够“瘦、皱、透、漏”,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石灰岩松脆质地起决定性因素,正是质地比较松脆且易被流水溶蚀造就了其瘦骨嶙峋和多凹凸空洞特点,相应地也使这些石头特别不耐磕碰并容易用各种钻孔及研磨工具修整改造,比如在北京、上海及苏州等地一些古代园子里保留下来的传统奇石,大多数都有被打磨改型痕迹的原因就在这里。在机械电动工具和有机化学溶剂随处可见的今天,对这些松脆质地的石头进行打磨修整已经易如反掌,加之这些石头中的多数在发现时都深埋地下,表面有一层或厚或薄附着物,要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更给一些急功近利甚至利欲熏心之人动手弄脚提供了借口,反正这些石头本身就无所谓有没有皮,仅仅清除附着物还是连带着进行人工造型打磨全凭良心,而且随着一些人的技艺提高和操守缺失,造假改型早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分辨难度也更大。在无法保真的情况下,一些赏玩和收藏者选择躲避是万不得已。
第三,是传统奇石个头有些偏大。传统奇石主要由流水溶蚀而成,较少经过相互间剧烈撞击和滚动以及水、风、沙等冲刷研磨过程,个头往往较大。在古代,玩石头基本属王公贵族和文人雅士专利,这些人不仅有钱、有闲,更有大房子和大庭院,传统奇石的大个头正好适合他们用来造园子和充填大屋子,所以个头大不仅不是缺点反而是优势。但现在的情况大不相同,玩石头的人正呈几何级数增长,除去其中的个别富豪,绝大多数都在小屋子里蜗居,大个头的石头根本无处存放,可以在案头甚至书架上摆玩的小个头石头反而更能满足现阶段大多数人们需求,并因此不可避免地成为主流。传统奇石中尽管也有小个子,但真正有看点能赏玩的毕竟有限,被一些赏玩和收藏者放弃也属无奈之举。
第四,是传统奇石数量不够丰富。传统奇石被发现和赏玩的历史悠久,而发现和赏玩本身就意味着损伤消耗,比如宋徽宗在汴京(今开封)修建艮岳用的大量灵璧和太湖石被北宋军民砸碎充当了抗击金兵炮石就是现成证据。加之一些传统奇石的产出地本身就极狭小,能发现和可赏玩收藏的更少,使得传统奇石在数量上呈下降甚至枯竭之势,比如昆石从宋代起就被禁采,太湖石在原产地太湖一带早已绝迹,灵璧石也从地表寻觅改为了地下挖掘……尽管近年在一些地方发现有一些替代品,如北太湖石和类太湖石等,但替代品的品质品相往往大打折扣,沿用传统奇石老名号也有些不好让人接受。与之相对应的却是,随着时代发展和知识普及,赏玩和收藏奇石人群的不断壮大已成大趋势,这种不断增长的需求与传统奇石有限数量之间的矛盾很难调和。
进入新时期,奇石的赏玩和收藏格局发生了天翻地覆变化,传统奇石已经不再具有垄断地位,但仍然是奇石家族重要成员,目前最需要做的就是在转型中获得新发展。
首先,坦然接受失去垄断地位事实。在历史上,由于受到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传递等条件限制,使得在很长时期内,奇石赏玩和收藏都主要围绕着传统奇石转,并最终把传统奇石捧上了天。但社会始终在发展,时代终究要进步,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南方江河水石和北方沙漠戈壁石等众多新石种的迅速崛起并获得认可已经成为事实,与“瘦、皱、透、漏”不再具有普遍意义一样,传统奇石也在不经意间被请下了神坛,回归成为主要在产地和京、沪及江浙等早期流入较多地区有影响力的石种。即传统奇石独步天下垄断石界时代已成过去,要与新石种并驾齐驱局面基本形成,而且还大有被后者赶超之势,这个结果对传统奇石有些残酷,却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只能坦然承认并接受。
第二,依靠文化底蕴保持生机活力。奇石赏玩和收藏,说到底是文化现象,文化才是奇石存在与发展的核心。传统奇石由于深受古代文人雅士喜爱,加上一些王公贵族跟着附庸风雅,使之具有很深文化底蕴,并在数千年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自己独特印记,这也是传统奇石尽管有不足却还有很多坚定支持者与追随者的原因所在。这又恰恰是新石种的最大弱项,尽管新石种的质色形纹等外部特征更加出众,更能吸引人们眼球,但就是由于缺乏时间历炼和文化积淀,使他们显得富贵气十足却雅致氛围不够,就像是暴发户和土财主,光鲜亮丽难掩浅薄,奢侈张扬尽显浮躁。加之文化底蕴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积累,使得新石种缺少文化的弱项很难在短期内改变,从而决定了文化底蕴会成为传统奇石的最大财富,同样具有“瘦、皱、透、漏”特点的沙漠戈壁“玲珑石”很受新石种爱好者欢迎能充分印证这一点。但有财富也需要会挖掘和利用,对传承有序的古石和名石给予更多关注、给新石品配座题名时要融合传统元素等,都值得认真思考。总之一句话,有了文化底蕴做依靠,传统奇石完全有能力在未来发展中继续保持生机和活力。
第三,扬长避短谋求持续有效发展。传统奇石确实存在自身局限,并因此失去了垄断地位。但传统奇石也有新石种无可比拟的文化底蕴优势,并为传统奇石在石界保持重要地位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同时,传统奇石的局限性也并非全部由客观原因造成,如借清理表面附着物顺便进行改型修整等现象就纯属主观人为,完全能够避免。另外,赏玩和收藏奇石的人群规模很大,而且还呈逐年壮大趋势,俗话说“千人千面”,人群壮大本身就意味着人们的秉性、价值观不会一模一样,传统奇石和新石种也就有更多机会去找寻各自知音,为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创造条件,而不一定非要进行激烈竞争。具体说,就是要在努力克服缺点尤其是改进对新发现和新挖掘石头清理方式杜绝改型作假现象的基础上,突出特点与优势,做到扬长避短,比如在文化味浓和体量大最能装饰门面上做文章,把目标人群锁定在资金和摆玩场地均比较阔绰的富裕阶层以及有需求又有能力的单位组织,与新石种错位发展等,就很值得探讨。衷心祝愿传统奇石的未来更美好,并努力为奇石界繁荣作出新贡献。(原文载《赏石》2013年第9期)
曹文庆,网名尚文石。河南卢氏人,供职于中国石化所属第二大企业中原油田。接触石头10余年,在各地专业报刊发表奇石理论文章余数十篇。
·END·
在快乐中培养孩子的科学文化素养
↓↓ 扫码关注 ↓↓
购买3D打印底座
↓↓点击下图↓↓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