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部很有意思的五分钟短片,名字叫《火锅》。
当初我觉得,朝九晚五的工作是人类文明的黄昏;但现在我觉得,拖延症才是人类文明的黄昏。
剧情所讲述的,是女主角在过生日时,所经历的相当兵荒马乱的一天。原本,她跟朋友们约了吃火锅,但很不幸,还得先赶一篇稿。
赶完稿,她临时大老远跑去菜市场买鱼。没想到因为出门太晚,鱼都卖光了。
她到处找锅,结果一打开柜子,一大堆筷子从头顶甩出来——
这个时候,你以为她会尖叫、会跺脚、会发飙、会不顾一切地发泄情绪。
她就是很隐忍地,很平静地,蹲下来,坐在这一堆乱七八糟的筷子中间,给朋友打电话,告诉她们,火锅今晚不吃了。无数看似不经意的小事累积在一起,然后在一个最精准的瞬间,将你濒临崩溃的情绪,彻底推下悬崖。可能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这一刻,坐在地上,面对着满地狼藉,非常狼狈、沮丧、徒劳地意识到:但谢天谢地,这部短片并没有停在这里,反而最终还是以一个非常惊喜的反转,来让女孩找回自己失去的“锅”。所以看到最后,也会突然会有种被治愈的感觉:就好像内心中一个巨大的空洞,突然间被填满了。
甚至再看到女孩脸上定格的笑容,也会忍不住跟她一起会心微笑。究竟是什么“反转”,我们就不剧透了,感兴趣的可戳↓
无论选题、切入点,还是整个叙事结构,都很日常、平淡、生活化。在这个层面上,也可以说,《火锅》具有一种日常生活的诗意。这的确是我们的生活,但又是被创作者的视角,稍微放大了一点的生活。它看起来轻盈、自由,但又非常真实。
短片一开始,就很巧妙地用不少定格动画的元素,来充分地具象化了女主角过分活跃的大脑和古灵精怪的内心世界。
而随着情节深入,定格动画被削弱,镜头更多地对准她的生活,她的家、她行走的街道。也意味着,女主角逐渐从幻想的、封闭的世界,走向开放的现实。
例如,导演应照宜提到,自己会直接让演员背着自拍杆,让她一个人独自走在上海的街头。走了十几分钟回来,就得到了下面这组看起来非常酷炫的镜头:高速运动状态的上海街头,红灯、绿灯、街边的广告牌、街角的共享单车……
但这反而赋予了这部超短片一种更为自由、灵动、并且充满日常感的镜头表达。导演应照宜也提到,自己是一个非常支持用手机创作的人。她并没有“必须使用传统器材拍摄”的那种原教旨主义,反而觉得手机拍摄是非常舒适、也更为熟悉的创作方式。也正因为用手机拍摄,她才更能捕捉到角度新奇的镜头。
应照宜在2021 vivo VISION+超短片大赛主题论坛
而在内容上,看似《火锅》讲述的都是最不起眼的琐事,但都经过了创作者的精心编排。虽然只是一个五分钟的超短片,但在创作的过程当中,无论是剧本的编辑、还是镜头的选择、还是后期创作,应照宜无时不刻都在考虑和关照自己的「表达」。她希望自己的每一帧、每一个画面,都可以让观众理解自己到底在说什么。这也充分体现出了她对于生活的思考和感知力,以及她对于「手机」作为影像工具的深刻理解和运用。
表面来看,《火锅》是“全新”的:手机拍摄、新的技术、新的生产工具、新的表达方式,来探索艺术的边界。但她的作品所表达和触碰的,仍然是最真实、最本源的生活。不经意的生活细节背后,其实都非常精准地呈现出了当代人的内心困境,所以我们才总是会有种“被戳中”的感觉。与此同时,作品也试图让我们感受到自身与世界的联系,让我们能够放下焦虑,重新变得快乐。换而言之,借由一部小小的短片,《火锅》也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生活。看到了生活并不那么美好的一面,看到了生活的“痛感”。
失望和希望,痛苦和幸福,永远都是人生中并存的两面。
之所以会关注到《火锅》,其实是因为这部短片在vivo与FIRST青年电影展合作的第二届VISION+超短片大赛中,获得了人文创作奖。桃桃淘电影也受邀参加了这次超短片大赛的首映暨颁奖礼。
不止《火锅》,我们在首映礼现场,连续观看了入围的二十三部超短片。不得不说,这是一次非常新奇的观影体验。二十三部超短片,每部五分钟,加起来正好也是一部长片的观影时长。但整个观影过程却有种「头脑大爆炸」的感觉:二十三部超短片,每一部都截然不同,让观众好像身在一个影像的“社区”,游荡在不同的奇思妙想之间。
我们看到了非常旺盛的自我表达、非常先锋的创作形式、光怪陆离的现实、万花筒一般的科技和未来……活动开始之前,许知远老师很低调地走了进来,还刚好……就坐到了我的正前方。
观影过程中,一直听到他在非常投入地大笑和鼓掌。尤其是看《火锅》的时候,第一句拖延症的台词出来,他就笑出了声。而最后在颁奖环节,宣布《火锅》得到人文创作奖时,他还小声跟朋友说了一句“(这部)确实可以”。
《火锅》在有限的五分钟时长内,展现了当代都市青年的典型生活。无法躺平的人生,好在还有友谊和家人;喋喋不休的独白,真切、幽默,加上定格动画和实景穿插,形成了创作者极强的叙事风格。回归当下,重新发现自我与附近、自我与他人的亲密关系是这个时代需要的精神,也是vivo在移动影像领域人文表达的回应。
实际上,今年已经是vivo第二次携手FIRST影展发起VISION+超短片大赛。
如果你和我们一样关注超短片领域的话,可能去年就注意到了它:这是国内的首个超短片大赛,也是vivo VISION+影像计划下的一次重要文化实践。相较于第一届更集中于电影叙事侧的评审阵容,今年,FIRST和vivo邀请到了学者戴锦华、艺术家曹斐和演员黄轩加入,为大赛注入多元的专业视角。
来到现场观影和颁奖的,还有FIRST青年电影展荣誉主席谢飞、FIRST青年电影展创始人宋文、李子为、导演郑大圣、演员张钧甯等。张钧甯和vivo品牌公关总监一起出现在台上颁奖的时候,台下的观众们都发出了惊喜的欢呼。
有种强烈的感受是,我们所有人,都正在这次活动里,见证「未来」。据说担任评委的黄轩,在看完这些入围作品后,曾经“三观非常颠覆”地表示:原来电影还可以这样拍?而在超短片单元的主题论坛上,许知远老师对此给出了一种更浪漫的解读:我们好像又来到了印刷术刚刚出现的那个时代。
论坛嘉宾 作家许知远
年轻的创作者们,正在找到一种全新的语言,来重新进行一种自我表达。我们也能够从这些超短片中,感受到一种新时代的、不可逆的创作趋势。
2021 vivo VISION+超短片大赛论坛现场
但归根结底,只要是电影,只要是创作,就一定要找到自己的表达。所以,在最初听说“超短片”这个概念的时候,其实我是带着问题来——获得年度超短片的《如果可以》,是一部非常写实的作品。导演刘宽将镜头对准了一位在酒仙桥打拼的快递员,用几组真实而质朴的手机跟拍,呈现了一位普通劳动者忙碌的生活。在这样一个选题背后,所展现的是创作者相当严肃的社会关怀。
论坛嘉宾 2021 vivo VISION+超短片大赛获奖者 刘宽之所以会将镜头对准快递员,正是因为目前对于这个群体的描述和报道,大多还停留在数据和表面。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借由这部作品,她希望能真正让我们看到一个鲜活的、真实的一个人,希望能通过片子,让大家感受到快递员的「时间感」。再透过这种时间感,最真切地去触碰他的生活、他的情感、他的人生状态。
而获得评审团大奖的《让我们相爱吧》,却恰好相反,是一部个性鲜明的超现实主义作品。作品融合了动画与伪纪录形式,利用家庭监控器作为媒介,以近乎黑白的低画质和监控的全景俯视机位,重新审视着镜头的权利。正如曹斐老师在论坛上所说的:只要有形成影像的工具,就可以成为媒介本身。任何能拍摄、能记录的工具,其实都是可以成为一个另类的,或者别样的观看世界的角度。也不仅是获奖作品,在这一届VISION+超短片大赛的二十三部入围作品里,我们所看到的选题,就包括但不限于:科技、环保、人工智能、疫情、隔离、家暴、电子游戏、网络考古、家庭影像、网红直播……
正如vivo影像产品总监李卓所提到的,在这届超短片大赛中,他看到的创作形式,正变得愈发多样。或者可以说,在这样一个移动影像和智能影像的时代,本身也就存在着无限可能性。
论坛嘉宾 vivo影像产品总监李卓
每一部作品所指向的都是当代,是我们息息相关的生活;正如曹斐老师所说,手机这种设备,让镜头转向了“我”。而作为创作者也要有这种自觉,去思考、关照更大的议题。这就是一种人文性。
2021 vivo VISION+超短片大赛评审及此次论坛嘉宾 艺术家曹斐
归根结底,所有的创作都具备同样的本源:去表达一个主题,并与观众实现一种共鸣。而很多时候,这种共鸣就来自于生活,来自于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关注当下,回归日常。在生活里,寻找创作的真正答案。
随着手机拍摄变得更便捷、更灵活、更高清,我们的确比此前任何一个时代,都能够“看”得更清楚,都能够离生活更“近”。
但随着短视频和流媒体的发展,我们同样也离生活更“远”了。当你沉浸于一个小小的手机屏幕,沉浸于眼花缭乱的数字世界里,也就远离了自己的真实生活,甚至于会对真实的生活,产生出一种“钝感”。这样来看,技术其实指向两种可能性,它既可以让我们离真实生活更远,也能让我们离生活更近。
因此,vivo VISION+影像计划里,有一句主张是我非常喜欢的——因为,当我们拿起手机,打开摄像头,我们也就重新拥有了自我思考和自我表达的话语权。当我们愿意去观察生活、记录生活,我们也就重新找到了对于日常生活的热情。
换而言之,在这样一个移动影像空前发展的时代,技术所制造的便利,正是为了帮助我们重新培养对于生活的一种敏锐和感知力。它让我们能更主动地与真实世界产生更多连接,也让我们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打开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