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这则书论圣经,基本上就掌握了笔法的全部秘密
书法入门后的提升之路上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对笔法进一步的理解,这些散落于各朝各代的书论之中的笔法之解,其中误读乱解层出不穷,并非一家一言所能厘清概念。于大部分人而言,你的入门之师也很难在你精进的道路上指明方向,给你更多帮助。
在这这种「险象环生」的情况下如何才能「逃生」,不致于结束自己的学书之路就显得尤为重要。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直面这些概念,建立自己对书法的认知体系,像褚遂良的「印印泥」,陆彦远的「锥画沙」和颜真卿的「屋漏痕」一样。
先从一个故事说起
予传授笔法,得之于老舅彦远曰:吾昔日学书,虽功深,奈何迹不至殊妙。后问于褚河南,曰:用笔当须如印印泥。思而不悟,后于江岛,遇见沙平地静,令人意悦欲书。乃偶以利锋画而书之,其劲险之状,明利媚好。自兹乃悟用笔如锥画沙,使其藏锋,画乃沉着。当其用笔,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功成之极矣。真草用笔,悉如画沙,点画净媚,则其道至矣。如此则其迹可久,自然齐于古人。但思此理,以专想功用,故其点画不得妄动。子其书绅。
书道圣经
关于「书道圣经」的种种误读
解锥画沙之意先要解「沙」,关于「沙」的释义,我比较认同周汝昌先生所言,此处的「沙」是江岛之上的细泥土,并非我们现代人所认知的「干沙粒」,而沈尹默先生所解读的锤画沙正是基于「干沙粒」这个概念,所以一错到底,完全没有认识到锥画沙的本质意义。
锤画沙本义在于用坚硬的东西在细泥土上画道儿,这看似和书法无法风牛马不相及,其实是陆彦远借画沙之喻形象化了书法的挥运之力,这种力并非是使笔头运行的「顺力」,而是阻挡笔头运行的「逆力」,从现代物理学上来理解就是反作用力,但书法艺术所研究的并不是物体间的力学关系,但这种近似物体之间的力学关联,底层逻辑和点画之间的呼应关联、运行节奏正是书法美学的核心之处,所谓「无往不收,无垂不缩」正是从哲学层面对这种力学关系的解读和认知。
从书法的认知层面屋漏痕并没有超出锥画沙,但其包含的书法的审美要素更多,比喻也更为形象。屋漏痕之妙在于用一个意象囊括了书法的挥运之力和表现之力,「漏」之根本在于外力所挡后的势变之力,这种势变之力同于书法中的挥运之力,而势变之力所带来的结果是「痕」,即屋漏痕。从锥画沙到屋漏痕是书法技术的进一步觉醒,是对书法挥运之力中逆势所带来的表现力更进一步的认知。用传统书论的观点来说便是:形势具备。
03.藏锋
藏锋二字也是笔法中被误解至深的一个词汇。当代著名书法家王义军老师在《非「藏锋」》一文中勘误人们对藏锋的误解,虽然跳出了传统意义上对藏锋的误解,但又跳入了另一个误区,如他所言古代书论中藏锋的本意为中锋,实则不然。
中锋和侧锋是书写过程的技术,是书写速度的要求,是书体风格的追求。但藏锋是书写结果的表现,是点画「沉着」的判断标准。中锋和藏锋,前者是过程,是技术,后者是结果,是对技术正确与否,好坏与否的判断标准。所以陆彦远说用笔如锥画沙,使其藏锋,画乃沉着。
我们现在所谈的书法更多是艺术层面的书法,而书法艺术性的觉醒并非是现代才有的,是伴随着书法隶变、草变同时诞生的。既然是书法艺术,审美便是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从古至今书法所建立的审美标准都在「笔力」之上,关于笔力是另一话题,只言片语很难讲清楚,但笔力的两种从属之力:挥运之力和表现之力正是我们前文中讲述的核心话题。
读到这里如果你还是没有认知到笔法的概念,那么你可以记住两个力,即挥运之力和表现之力,前者是书写过程,重点在于「逆」,后者是书写结果,重点在于「沉着」。书论中大部分的概念和规律都是对这两种力的比喻和所用技术描述,剩下的一小部分都在论述这二力的合力: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