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跟着父亲去卖猪

跟着父亲去卖猪

最近我在整理书架时,无意翻阅到作家贾平凹先生的《卖猪记》一文,再次阅读后,思绪万千。贾平凹跟父亲卖猪的经历,竟然和我跟着父亲卖猪的经历如同一辙;不同的是他们的猪没卖掉,而我们的猪卖掉了。现在回想那段经历,至今记忆犹新,难以忘怀,真让人伤心到流泪的地步。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实行大集体,吃大锅饭,家乡的农民生活非常拮据,手中可以支配的现金很少。一年的主要收入要靠生产队年底决算后分红,家庭劳动力多的分红多一些,劳动力少的分红就相对少一些。为了增加收入,很多家庭把养猪、养鸡作为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当时有这样一句流行的话:“养猪卖钱,养鸡换盐。”养猪虽然收入高,但成本高、周期长。记得,当时养一头猪少则十个月,多则一年多才能出栏(达到收购站的收购标准)。因为那时没有饲料添加剂,主要靠谷物麸皮、草及野菜喂养。当时卖猪,毛重一斤几毛钱,一头猪只能换几张“大团结”(那时人民币面值只有10元,图案是工农商学兵,故称“大团结”),但它是一个家庭一笔可观的收入。养鸡收入低,但成本也低,母鸡下的蛋,可以到供销社设在村上的分销店随时换取针头线脑、油盐酱醋等。那时猪在农民家里的地位比较高,是一棵“摇钱树”。既然是“摇钱树”,在饲养上就精心有加,而且有主妇“掌勺”饲养,一家人都盼望养的猪,能早日出栏换点钱。

到了卖猪的那天,就像过年过节一样,我们一家人是忙前忙后。母亲早早起来给猪“改善生活”,从一家人的口粮里“挪用”几斤粮食,放到灶上煮成半熟的程度,掺上少量的草料,让猪美餐一顿,这样既可以增加猪的体重,多卖些钱,又觉得能让自己心里好受一些。毕竟饲养了很长时间,有点舍不得,让猪出栏的这顿吃饱、吃好。

记得有一次,父亲让我跟他一起去卖猪,这也是我第一次去卖猪。那天正好是星期天,天气非常好,晴空万里。天不亮一家人就起床,给猪送行,母亲忙前忙后给猪“改善生活”。猪喂饱后,父亲让我跟着去卖猪。我听到去卖猪,非常高兴。我想,终于有机会到公社的所在地,可以见见世面,卖了猪,父亲还可以给我买我喜欢的东西和好吃的。

没想到,去卖猪是一件苦差事。我们家离公社收购站有二十多里路,没有交通工具,只能徒步赶着去,所以我们早早就出发。猪一直圈养着,第一次出远门还有点不适应,不愿意走。父亲用绳子把它拴住,让我在前面牵着,他在后面用鞭子赶。二十里路程,我们花了很长时间才到。

到了收购站,卖猪的人已经排了长长的队,轮到我们时,已接近中午。收购站工作人员,用脚踢了踢我们的猪说:“你们的猪喂的太饱,太压秤,靠靠,必须等到下午再过秤。”父亲和我只好等在收购站的南墙根下,啃着干饼子、喝着凉水。看着猪一泡尿、一坨粪的拉,我们非常心疼,它这是“拉金尿银”,撒的尿、拉的粪,都是钱啊!

终于熬到了下午,收购站的工作人员才让我们把猪赶过去过秤。秤过完后,工作人员又说,我们的猪瘦,只能算三等,这样要少卖好几块钱。父亲跟工作人员解释,他们根本不听。一位工作人员还态度极恶劣地说:“这是按肥瘦标准算的等级,你们爱卖不卖,不卖就走人,让其他人的猪过秤。”一位卖猪的好心人,把父亲拉到一边小声的劝说,不要和他们辩论了。大概意思是:官家渡口,气死霸王。父亲才忍气吞声地接过收购条,到财务办去结账。

结账后,父亲看我嘴干巴巴的,就带我到供销社的商店,问我需要什么?或想吃啥?我看到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尤其是最爱吃的点心、糖果,暗暗地流口水。但我清楚由于让收购站的工作人员刁难了一下,猪卖的钱不多,父亲的心情也不好,再加上家庭困难,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我就果断的告诉父亲,啥都不需要,也不想吃啥。父亲虽然听到我嘴上说,不要任何东西。但也从我的眼神里,捕捉到我需要啥。他拿出了两元钱买了些水果糖,为了犒劳我跟着他来卖猪,给了我4颗,我半推半就地接下了糖,马上扯开包装纸,给父亲一个,可父亲坚决不要,只说胃酸不能吃糖。其实我懂父亲的心思,不是不能吃,而是舍不得吃啊!我也只吃了一个,把其它的留给了弟妹们。因为,他们也在等着我们回去,想吃好吃哩!

人总是要面对现实的,而且人终究能够面对现实。事情虽已经过去四十几年了,但似水流年的往事,依然铭记在心。笔下只剩残缺的回忆,和不愿回首的年景。旧事重提,不是忆苦思甜,而是抛开一切,向前再向前!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张志荣,1957年出生,1976年12月服役青海某部,1991年7月转业回原籍,长期从事政工、党务工作。退休赋闲,喜爱笔耕,以码字为快乐,偏爱散文,近百篇散文见与《中国工商报》《青海日报》《甘肃经济日报(副刊)》《工商时讯(甘肃)》及《冬歌文苑》《世界经典文学荟萃》《青藏线老兵之家》等网络平台。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0)

相关推荐

  • 堂弟的辉煌(散文)

    堂弟的辉煌(散文) 飞翔 堂弟与我同年出生,他比我读书晚一年,读完高一就辍学回家学习泥瓦匠手艺. 他有4个姐姐,在家里是老幺.小时候参加劳动迟,读书期间没有捞鱼摸虾,算是享福的一个孩子.独苗从小得到的 ...

  • 【小小说】唐风/借钱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借钱 唐风   进入腊月,祖母盘算着缴猪的事情了.   姑姑的嫁妆,我的学费,全家一年的花销,全指望这头猪了.生猪收购的标准是一百三十斤,俺家这 ...

  • 【“春节的味道”散文有奖征文】回家过年/苏得平

    这几天打开朋友圈,满眼里都是些朋友们返家的消息.再看看街上的行人车流,明显稀疏,在南方这冷冷的空气中我竟闻到了一丝年的味道.一想到回家"过年",我的心就立马不淡定不了,以至于这几天 ...

  • 贵州小伙打工12年,收入抵不上母亲和儿子一场大病,日子越过越穷

    在贵州省纳雍县羊场乡偏僻的半山腰上,有一间破旧不堪的瓦房,这里就是吴贇的老家.老屋四面漏风,每逢下雨都会漏雨.当年吴贇一家外出打工挣钱,就是为了挣钱回来修缮这栋老屋.在山里生活太艰苦,为了改变贫穷的生 ...

  • 马腾驰//《我画过的那头猪》

    --憨态可掬的萌萌猪 --马腾驰先生手书 我 画 过 的 那 头 猪(散文) ·马腾驰 儿时,在老家大张寨,家家户户都是养猪的.老家人养猪,不是为了杀猪吃肉,是要给县生猪收购站交的.每家每年,都要给县 ...

  • 【“春节的味道”散文有奖征文】舌尖上的年味/胡世军

    有钱没钱杀猪过年 在老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钱没钱杀猪过年"可见杀猪过年是何等让人兴奋.向往.温暖.幸福的事情.这个年过得好不好,关键就得看你家是否杀猪.猪的大小.数量都直接影响 ...

  • 我和父亲去卖猪

    我和父亲去卖猪

  • 跟着父亲去打鱼-郑州日报数字报

    ♣ 周振国 儿时快乐时光之一,便是跟着父亲去打鱼.如今半个世纪过去,往事如烟,也如昨. 江南水多,鱼也多,家里来客了,或农闲了,父亲便背上渔网带上我去撒两网.父亲那时才三十几岁,走起路来精神抖擞,网坠 ...

  • 跟着母亲去卖菜

    跟着母亲去卖菜 我读小学的时候,家里经济条件还是很困难的.孩子多.挣钱的活道少,是当时很多农村家庭的真实写照.作为家里最大的孩子,虽然成绩每次都是班里的前几名,可是又因了家庭困难,让我在自卑与自负间不 ...

  • 我跟父亲去卖杏

    我跟父亲去卖杏 五点的时光 我的老家在鲁西南. 一到秋天,那满山的柿子树,果实累累,火红一片,衬着秋天的枫叶,煞是好看.甚至把枝条都压得很弯很弯. 柿子全身都是宝,到了霜降的时候,人们把柿子摘下来,压 ...

  • 朱 芳丨读着《卖米》,忆起和父亲去卖羊的日子……

    郑 重 提 示 企鹅号.百家号.美篇.博客.QQ空间.简书等网络媒体发过的文章,不要再投稿给新媒体<行参菩提>.如果愿意继续投稿新媒体<行参菩提>,请先删除,后投稿. 最近有篇 ...

  • 卖不完的月饼返厂,难道真的拿去喂猪了吗?

    中秋过后,去超市看看,发现原来摆得满满的月饼早已不见踪影.卖不完的月饼返厂,难道真的拿去喂猪了吗?说实话,没听过哪一家销毁过期的月饼?你听说过吗? 过中秋图的是家庭团圆,月饼也成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 ...

  • 跟着父亲上坟(散文)

      跟着父亲上坟(散文) 飞翔 我长到成人,还没有流行清明祭祖.父亲带着我上坟是1982年,那一年集体土地分到了农户,缅怀老人,清明祭祖开始在我地露头. 祖父母,曾祖父母的坟地在东山脚下.石碑用水泥到 ...

  • 个头大的4元/斤,个头小的拿去喂猪,12万斤还没卖,果农慌了

    导读:个头大的4元/斤,个头小的拿去喂猪,12万斤还没卖,果农慌了 近日经常看到有人说苹果烂市了,然而笔者在本地商超水果售卖区域看到的却与网络上所说的不同,苹果价格依旧很坚挺,红富士苹果5.5元/斤. ...

  • 从6元跌到5毛,收购商也不来,有人拿去喂猪,有人摆摊低价卖

    导读:从6元跌到5毛,收购商也不来,有人拿去喂猪,有人摆摊低价卖 今天在街上闲逛,路边卖荔枝的比昨天又多了很多.随便问了一下,有人卖3元一斤,有人卖10元3斤,还有人直接叫价2元一斤.一个比一个卖得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