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掀开那段尘封的历史
掀开那段尘封的历史
——重温乌山儒将李亚伟的革命事迹
张睿妍||福建
抖落岁月的尘埃,风轻轻解开历史的纽扣,许多革命志士的英雄事迹再次展现在我们面前。
暑假,一次乌山之旅,老师以讲述红色革命故事的方式,把我们带进了那段惊心动魄的烽火岁月。原来,在自己的家乡也有这样机智勇敢的革命志士,他们曾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之前的印象里,我总以为游击队和红军的故事只存在于电视的镜头里,只出现在历史的书页中,离我们很遥远,没想到他们竟就在我们的身边。
老师口中的故事丰富而有趣,生动而逼真。其中,乌山儒将李亚伟的事迹深深地印入了我的脑海。李亚伟出身贫苦,父亲早逝,母亲为了供他上学,省吃俭用,李亚伟也十分诚实懂事,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成绩优异。然而,终因家中贫困,上了三年学就辍学当起了挑工,用他稚嫩的肩膀挑起全家的生活重担。长大后,李亚伟并没有放弃继续求学的梦想,常常主动挤时间到学校听课,聆听革命故事,后来又加入了革命队伍。
在闽南革命根据地,在艰难曲折的乌山革命斗争中,面对前来清剿的国民党军队,李亚伟总是身先士卒,奋勇阻击。有一次,在掩护部队转移的过程中,战斗异常激烈,李亚伟所带的队伍英勇奋战,打得很出色,还击毙了敌人的一个副团长。后来,无奈寡不敌众,一起战斗的几位同志们都负伤了,并且陆续牺牲在前沿阵地,只剩李亚伟一人。为了继续拖住敌人,确保部队安全转移,他收集了战友们留下的弹药,并利用衣服和帽子做了几个假人,以水沟作掩护,东发一弹,西打一枪,让敌人捉摸不透虚实。一直等到天黑之后,部队成功转移了,李亚伟才悄悄撤出阵地。
李亚伟不是闽南本地人,语言不通,对当地的山势地形也不是十分熟悉,在战斗到最后一个人的情势下仍坚守阵地,又历经千辛万苦才回到了部队,可谓是一位孤胆英雄。李亚伟的战斗事迹,曾一度被传为佳话,也受到了上级组织的表彰,如今听来,依然让我激动不已。
为了新中国的建立,多少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不懈奋斗。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和牺牲,才有了伟大新中国的诞生,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我的家乡,还有许多像李亚伟同志一样的革命志士,他们的事迹值得世代传颂,他们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新中国成立后,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历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已从解放初期的积贫积弱,百废待兴,逐渐蜕变成为繁荣、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我默默地在想,做为祖国建设的新一代接班人,我们更应当饮水思源,牢记历史,不忘初心,逐梦前行。
2020.10.27
指导老师:蔡泗明
指导老师点评:
一、在和平建设年代,重温红色革命故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睿妍同学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学子,能够选取发生在家乡的革命历史题材,追寻他们的足迹,谈感想,谈体会,尤为珍贵。
图片/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张睿妍,女,2008年出生,福建云霄人,现就读于云霄实验小学。爱好朗诵和小提琴,喜欢阅读和写作。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何爱红 孔秋莉
主编:石 瑛 赵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