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汤显祖的“贵生”辨
汤显祖的“贵生”辨
——闲云潭影之九
杨宇||广东
天地郭为贵,乾坤只此生。海波终日鼓,谁悉贵生情?
这是汤显祖离开徐闻之后不久,写的《徐闻留别贵生书院》一诗。
汤显祖出生于明嘉靖29年,江西临川文昌里的一个书香世家,字义仍,自号清远道人,晚年又号茧翁。他天资聪慧,勤奋好学,5岁读家塾,12岁能诗,13岁从徐良傅学古文诗词,14岁补了县诸生,21岁中举人,34岁中进士走上仕途,次年以七品官到南京任太常寺博士。
汤显祖在南京时,一边以诗文、词曲与友人切磋唱和,一边研究学问。
明万历19年(1591),发生了一桩因天体星象引发的学术争论。据说当时朝廷的天文学家观察到的星体,比欧洲的同行所见到的超出了400多颗。封建迷信的天人感应说由此把学术引入迷途,将不常见的这种星象看作是上天的警告。皇帝先颁下敕令要求群臣修德反省,两天之后又下令六科十三道的言官:“天垂星示,群奸不道。汝等职司言责,何无一喙之忠以免辱旷之罪?至于长奸酿乱,而旁观避祸,无斥奸去逆之忠,职任何在?本都该拿问重治,姑且从轻,各罚俸一年。”
这一消息通过邸报迅速传到南京。汤显祖由于目睹官场种种腐败行为早已存愤于心,读到此一上谕之后大为振奋,将皇上的这种例行官样文章看作是对臣民发愤图治的号召,便草拟了一道《论辅臣科臣疏》上奏北京,疏中直言当时言官之所以噤若寒蝉不敢作声,是由于首辅申时行和科臣杨文举、胡汝宁等人的窃盗威柄、贪赃枉法。疏文同时对万历登基20年来的政治作了有力抨击,指出皇帝自即位以来,“前十年之政,张居正刚而有欲,以群私人嚣然坏之;后十年之政,时行柔而有欲,又以群私人靡然坏之”。此道疏文一出,汤显祖声名鹊起,但也让皇帝龙颜大怒。加上执政申时行被汤显祖在疏中点名批判,由此赌气不上朝办事。万历皇帝先是下诏切责汤显祖,后再下诏劝慰申时行敦促他照常上朝办事,并指斥汤显祖“假借国事,攻击元辅”。随后不久一道圣旨,把汤显祖放逐到雷州半岛南端的徐闻县任“添注典史”。
“典史”一职,最初由元代设置,明清两朝沿置,为县尹的属官,职责是掌管和收发公文。而“添注典史”,则是明朝体制内不具实职的闲置小吏,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养起来”或者“挂起来”的体制内干部,连收发公文这等小事也用不着干的。
汤显祖不仅不以权势是从,也是一个有主见、有特识,决不随波逐流的学者。他有古代优秀文化思想的深厚积蕴,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接受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反理学、反传统、反专制思想的影响,政治上、文学上有一种离经叛道精神,品格上不愿与专制的统治者同流合污。当时雷州半岛南端的徐闻,自然条件与社会环境非常恶劣,可说是偏隅南疆的荒蛮之地。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徐闻人,有一种让外人看来“性悍喜斗、轻生敢斗”的性格,也导致了当地教育落后,人文凋蔽。汤显祖虽然初来乍到,但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也就希望徐闻人有机会通过接受文化教育,重视人的生命价值,改变其“轻生好斗”的陋习。因此,他居住的公寓既是住所,又用作教堂,“自为说训诸弟子”,一时间慕名前来求教者络绎不绝,把寓所挤得满满的。于是,汤显祖与徐闻知县熊敏商量,决定捐出官府发给他的“劳饷”,同时在众好友的支持下创办了一座书院,名叫“贵生书院”。
明代中后期,由于各种学派争相通过办书院讲学来弘扬学说,其中不少学派抨击程朱理学,怀疑封建教条,反对束缚个性,影响了封建帝王的统治基础,因此办学堂兴书院屡遭申禁。汤显祖能办贵生书院,对他来说是身居闲职的有所作为,对徐闻人来说则是值得众生欣畅之事。
因此,汤显祖对“贵生书院”是积极投入且雄心勃勃准备一展抱负的,徐闻人也都是翘首以待满怀期盼的。
只是没有想到风云突变。汤显祖贬谪徐闻不到一年时间,喜怒无常的皇帝又是一道圣旨,于明万历20年(公元1592年)春,将他调离徐闻,让他赴任浙江遂昌知县。
汤显祖毕竟是封建士大夫,骨子里有着不可淡忘的仕途和官场情结,同时也想有机会在任上有所革新、有所创立。于是他匆匆离开徐闻,北上前往遂昌赴任。他在遂昌一任5年,政绩斐然,却因压制豪强、触怒权贵而招致上司的非议和地方势力的反对,便在万历26年(1598)愤而弃官归里。
汤显祖弃职家居期间,一方面希望有“起报知遇”之日,一方面又心存“朝廷有威风之臣,郡邑无饿虎之吏,吟咏升平,每年添一卷诗足矣”之望。只是不如所愿,便逐渐打消仕进之念,转而设帐讲学和潜心戏剧及诗词创作,写出的“临川四梦”享誉天下,成为中国古代继关汉卿之后,又一位伟大戏剧家,后人称他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就这样,少了一名封建时代的官吏,多了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中国古代戏剧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位文坛巨匠。
话说回来,由于汤显祖在徐闻的时间实在过于短暂,留下的只是他的才学和名望,以及徐闻人感念之中精研不辍的诸多课题。
其中,让人们反复叨唠的,是何谓“贵生”?
据汤显祖给广东巡按汪云阳信中所说,“弟为雷州徐闻尉,制府司道诸公计为一室以居弟,则贵生书院是也。其地人不知礼义,弟故以贵生名之。”
他话简单明了,只是后人多生附议。而我,亦不满足一些人的附议,对“贵生”一说自有辨折。
有人将汤显祖的“其地人不知礼义”,附会为“士子多有轻生”,简单理解为汤显祖之所以倡导“贵生”,是深感徐闻民风好斗,不懂礼仪,办贵生书院欲教士民知书识礼,认识天地人为贵,人要贵生命之体,不能自贱轻生。
据我辨析,汤显祖的“贵生”之意,不止于人要“贵生命之体”。他在寄给刘应秋《贵生书院说》一文附信中说:“孟子恐人止于形色自视其身。乃言此形色即是天性,所宜宝而奉之”。这话的意思是说形色是天性,但不要退回形色即是生,如此诚不足贵,也是孟子所担心的。而是要由形色之肉身,体悟并上达所寄寓之天性。不过,形色不存,天性也就不可求,因此要“宜宝而奉之” ……从这层意义上进一步理解,汤显祖实际是想通过“贵生书院”讲学,宣扬个人要珍惜自身生命,进而“知此则思生生者谁”。这就是他知道生生所指方向的“贵生”学说,同时也是他所说的“仁孝之人,事天如亲,事亲如天”。他同时又说:“故大人之学,起于知生。知生则知自贵,又知天下之生皆当贵重也。”
将以上联系起来,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汤显祖的“贵生”,不止于普通之民要“贵生命之体,不能自贱轻生”,而是寄期望于当政者,尤其是最高统治者的皇上,要贵天下之苍生,体恤天下之黎民百姓。
以上辨析是有依据的。不说别的,就让我们考究书院之名“贵生”的由来吧!“贵生”二字,应是取自《吕氏春秋仲春纪第二》中的第二篇《贵生》。原文开始是:“圣人深虑天下,莫贵於生。夫耳目鼻口,生之役也。耳虽欲声,目虽欲色,鼻虽欲芬香,口虽欲滋味,害於生则止。在四官者不欲,利於生者则弗为。由此观之,耳目鼻口不得擅行,必有所制。譬之若官职,不得擅为,必有所制。此贵生之术也” ……接着后面引出“尧以天下让於子州支父”、“越人三世杀其君”、“鲁君闻颜阖得道之人也”等典故,最后总结说:“故曰:道之真,以持身;其绪馀,以为国家;其土苴,以治天下。由此观之,帝王之功” ……以上虽是文言文,但不难理解其意从“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讲起,列举“皆以珍爱生命以贵生为中心”的诸多典故,讲出了“道之真以持身”的大道理,而后又引出全生、亏生、迫生与死的关系,明确提出“迫生不如死”的观点,最后寄希望以“贵生”治天下的帝王之功……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1962年,徐闻贵生书院又一度凤凰花开,田汉皆夫人赴海南路过徐闻,曾经专程前来拜谒贵生书院,即兴赋诗一首,其中有“百代徐闻感义仍”之句。不过我实话实说,汤显祖离开徐闻的时候贵生书院尚未建成,建成后至今的贵生书院和他没有太多的关联,关联的只是他的初心、书院的名字,以及让后人众说纷纭的“贵生”之情……
图片/网络
作家简介
杨宇,男,广东省徐闻县人,1968年下乡龙塘公社插队务农,1978年回城工作,大专毕业,中共党员,政工师。著有《梦美家园》《风起云飞》《风花云月》《风正云帆》《兰香》《人生如海》等6部长篇小说,在《湛江日报》《南方日报》《海南日报》《文汇报》《中国交通报》《中国民航报》《神州》《青年文学家》《散文百家》《牡丹》《唐山文学》《文学少年》《艺术大观》等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发表诗歌、散文共计400多万字,获多个奖项。现为 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珠海市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 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监制:陈俊泽
编审:孟芹玲 何爱红 孔秋莉
主编:石 瑛 孙 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