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和不读书看到的世界不同
总会随身带一本书,在排队时,等待时,拿出来看看。把零散的时间积累起来,也能把一本书看完。最低的阅读量每天保持50页,一周大约一本,一年就是50本。
有人会问,读书的意义是什么?这要看怎么衡量。如果和金钱挂钩,当下不会有任何意义,读书不一定能带来财富,但是不读书,拥有了财富也一定能留住。
读书最大的意义,就是让生活有意义,让人活得明白,让人拥有智慧。通过表面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有了深度思考的能力,而不会人云亦云。
当你博览群书后,你会发现虽然语言表述不同,但底层的意思都是相通的。佛家把吃饭就是吃饭,刷碗就是刷碗称为正念;在心理学称为当下或者临在。把不能改变的事情,儒家,佛教要你放下,心理学要你臣服。
在《反脆弱》里,让你懂得看似脆弱的事物又具有反脆弱性,在不确定性收益,比如银行职员和出租车司机,你觉得那个更稳定;在《稀缺》里,人类容易被稀缺的东西占据大脑,像穷人和富人的差异是因为思维上差异,导致财富的差异。
对于富人越富,穷人越穷我们称为马太效应,如果你了解马太效应的故事就能更清楚的理解富人为什么越来越富,穷人为什么越来越穷。
“马太效应”源于圣经中《新约.马太福音》中第25节的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国王要去远方,临走前叫来自己的三个仆人,根据他们的才干分别给予他们五千,两千跟一千的资金。拿到五千的,把钱拿去做买卖,又赚了五千,拿到两千的也另外赚了两千,而拿到一千的,却把钱埋在地里,只是守着一千。
等到国王回来后,那个领五千的,把本金加赚到的五千给了国王,国王说,你又善良又忠心,把这本金加上你赚的都拿走吧;对于拿两千的,国王也是这样对待。那个给国王一千的说,我知道你是个严厉的人,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收割,所以我把钱埋在地下守着它。国王很生气,骂他懒惰,然后没收他的一千,又给了那个一万的仆人。
凡是多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多益善。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这就是马太效应的来源。
从书中去增加看世界的角度,如果不读书会被单一角度限制,形成“管窥”,也就不会用另外视角看世界。这也是产生争执的原因。
杨绛先生把读书比作串门,可以不用提前通知,就可以去坐坐和作者进行思维上的碰撞,从而生成自己的智慧。
不读书,你也不会了解情绪为什么会失控,所以更谈不上改变。每次对着亲近的人发一顿脾气,然后后悔,下次再犯。
对于那些优秀的人,在天赋和刻意练习之间,你认为那个更重要?如果你把成功认为是天赋,那就是给自己的不努力找借口,其根源是惰性。实际上是就算有天赋,也是要经过了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刻意练习。
所以读书与不读书,看到的世界也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