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窝料就投在浮漂后面,但用下面几个方法给鱼“指路”鱼更多

以目前的野钓资源,如果钓鱼人不借助窝料或者高频率抽饵,单靠钓饵的微弱气味诱到鱼,难度极大,所以坚持不打窝钓鱼的人越来越少,毕竟邻座钓友打窝,连竿上鱼,而你鱼口零星,这是哪个钓鱼人也无法忍受的。那么打窝作为钓鱼过程中的一个步骤,真就如一些钓友认为的,抓一把红虫颗粒抛洒就完事?本文就深挖一下,看能否找到一些打窝技巧,帮助钓友提高鱼获。

主窝在浮漂后方

我们投掷窝料,将主窝置于浮漂后面,主要从3个方面考虑:一、不管是用长竿精准打窝,还是粗式的手抛窝料,窝料从水面下落过程中逐渐分散,等到彻底落到水底,已是一片不小的面积,所以开始投放的位置稍微有些偏离,就有可能距离浮漂相当大的距离,那么窝料在后方就可以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二、鱼通过嗅觉感知气味,从周围聚集过来,主要还是从深水区游向浅水区,所以浮漂位于窝料前面,增加钓饵与鱼钩接触的几率;三、大鱼生性谨慎,对于陌生的饵料小心翼翼,常在窝子外围游弋,等到小鱼吃饱喝足准备离开之际,才向窝子靠拢,所以大鱼相当长时间在窝子附近徘徊,那么钓饵在窝料前方,加之钓饵的味型、适口性均强于窝料,自然大鱼发现钓饵的机会大大增加。

上述的投掷的窝料可直接诱鱼使用,也可作为主窝,这点有经验的钓鱼人都知道,并且一直在应用。那么如果将其作为主窝,后面的工作应该怎么开展呢?下面的几个方法,其原理一样,都是用少量窝料诱鱼至主窝,尽可能的提高诱鱼范围,区别在于方式与应用场合。

十字抛窝法:操作方式极其简单,以浮漂为中心,前后左右各投掷窝料,其中浮漂后方为主窝,量大,左右两侧及浮漂前方投掷的窝料量相对少一些。其中主要目的让徘徊在窝子外围的大鱼尽量的留在窝子,因为有食物可吞食,不至于立即走开,同时也将鱼引到主窝,起到指路的作用。

扇形打窝法:这种打窝方法应用在大水面效果极佳,以浮漂的后方50公分左右的水面为中心,在其前方水域用窝料打出类似一个扇形的水面,同样扇形区域的窝料少量,中心处窝料量大,其目的同十字抛窝法相同。

条形打窝法:这种方法适合窄水面,比如野外的小河沟。具体方法:以浮漂后50公分左右的水面为中心,抛出一条形窝料的“隔断”。这样的好处是不管鱼是从左侧游向右侧,还是从右侧游戏诱向左侧,都会碰到窝料,当然除去中心处的窝料多些,其他窝料要少一些,方便将鱼群引到主窝。

线状打窝法:以大鱼逗留的时间与水域来看,深水区占有相当的比重,但深水区意味着离岸较远,所以一些钓友直接使用海竿,但除此之外,还可以向深远的水域分段投掷窝料,逐渐靠近浮漂后方的主窝,这中方法好比给鱼搭接了一个通向主窝的梯子,由于梯子上有美食,鱼自然不愿离开。

写在后面

不管窝料如果投掷,形式如果改变,且本质都是将鱼直接或者间接诱集到主窝,提高主窝水域的鱼群密度,窝子有了鱼,笔者下面钓鱼的事情不再是问题了。

原创:野钓分享

(0)

相关推荐